07.05 說好的暫時呢?都兩個月了為何貓眼“退改簽”功能依然沒有開通?

因《後來的我們》“退票門”事件的衝擊,淘票票和貓眼宣佈暫時關閉“退改簽”服務。時至今日,對於《後來》事件的真相也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與此同時,艾維電影發現,貓眼平臺的“退改簽”功能依然沒有開通;淘票票方面,僅少部分影院完全恢復了退改簽業務,而大部分影院只保留了其中的“改簽”功能,或者還有不少影院乾脆繼續選擇關閉這一功能。

說好的暫時呢?都兩個月了為何貓眼“退改簽”功能依然沒有開通?

說好的暫時呢?都兩個月了為何貓眼“退改簽”功能依然沒有開通?

也就是說,電影票的“退改簽”業務並沒有全線恢復。

為此,不少網友憤憤的表示道:“說好的暫時呢?現在都兩個月了!難道就因為這個“懸案”,電影票“退改簽”功能真的要面臨歇菜了嗎?”

說好的暫時呢?都兩個月了為何貓眼“退改簽”功能依然沒有開通?

其實,網友袒露的這些心聲,也是艾維電影近期一直在思考的。

恢復“退改簽”就這麼難?

據相關人士介紹,電影票的“退改簽”功能是雙向的,影院和票務平臺各有一個“退改簽”端口。也就是說,退改簽業務的恢復,僅僅由票務平臺單方面操作是無法實現的,影院方也需要在本系統重新打開退改簽服務對票務平臺的開關,否則用戶並不能真正獲得相應的服務。

所以,“退改簽”功能的恢復不僅是在app上的體現,更多的還是票務平臺和影院售票系統的打通。但是,由於各種利益糾葛,並非所有票務平臺和影院都樂於接受“退改簽”功能,這一點我們也很清楚,因為即便是在《後來的我們》之前,“退改簽”功能也是沒有全線推行的。

某影院經理向艾維電影透露:“嚴格說來,電影票實行“退改簽”是從2016年才開始的,只不過,各票務平臺的規則不盡相同,比如退改簽需提前多少時間、退改簽的次數限制等。而在此之前,電影票一直遵循“不退不換”的行規,而這也成為了許多觀眾心中的痛點。不瞞你們說,在“退改簽”業務還未出現時,影院80%的投訴來自於觀眾對退票、改簽的需求。後來隨著影院退改簽業務的開放,因為電影票而引發的投訴明顯下降。說得通俗些,現在網購都規定“7天無理由退貨”,或者說無質量問題都支持退貨,而電影也是一種商品,自然也要給觀眾“反悔”的餘地。所以,實行“退改簽”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說好的暫時呢?都兩個月了為何貓眼“退改簽”功能依然沒有開通?

既然電影票“退改簽”是必然趨勢,為何2年多了,還是有影院堅持奉行不退不換?

一家從未開通過“退改簽”功能的影院負責人透露:“一旦退換票,空出來的票如果不能及時售出,影院的上座率和排片都會受到影響。甚者,出現像《後來的我們》這樣大範圍的退票情況,讓影院白白受牽連。而且,開通退改簽業務還要專人負責與電商平臺協商、溝通等,耗時耗力。影院未見得能獲得多大的好處!”

據艾維電影瞭解到,正是基於以上擔憂,仍有不少影院拒絕開通“退改簽”業務。而受《後來的我們》事件的衝擊,不少影院對於“退改簽”仍然心存芥蒂。

說好的暫時呢?都兩個月了為何貓眼“退改簽”功能依然沒有開通?

“漏洞”是關閉“退改簽”的理由?

依然以《後來的我們》為例,由於非正常退票,票務平臺關閉“退改簽”業務似乎是一種應急的解決之策。但是,這種暫時性的辦法卻拖延至今,保不齊有些影院乾脆長期屏蔽“退改簽”功能。這不是行業人士,也不是觀眾所樂於看到的結果。

在艾維電影看來,因為某些所謂的不規範操作就徹底放棄“退改簽”服務,這等於也是扼殺了有真正退票需求的觀眾的權利。因為個別現象而否認整體,這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且不說這樣做,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也違背了相關的行業行規。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影院計算機售票軟件系統技術規範》的第三部分第4條規定,“售票軟件應具有退票功能,並建立相應退票記錄”。

再換個角度想,在當下影院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形下,所有人都在大談特談消費體驗的重要性,而電影票的可退改簽服務即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金額大小是另外一件事,但是於觀眾而言,通暢的“退改簽”服務也是觀影體驗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既然影院和電商如今都有這麼一個功能,就應該本著尊重消費者,為消費者服務的態度,努力查找漏洞,進一步完善退票機制,而不是一關了之,一關數月。

其實解決電影票的退改簽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借鑑機票、火車票等其他行業的遊戲規則,來協商製作出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包括統一退改簽時間,明確各方需承擔的風險金額。

既要兼顧好觀眾、影院、電商等各方的利益,又要儘可能完善相關技術,避免人為利用干擾市場秩序的亂象。此外,我們也期待有關部門不再採取“鴕鳥政策”!

正如前文觀眾所呼籲的:電影的退改簽功能應該恢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