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家爆高中學歷 華大回應稱不排斥文憑較弱的人才

針對被質疑是“偽科學”,華大集團CEO稱有研發投入和核心技術,從未以學歷取人。

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家爆高中學歷 華大回應稱不排斥文憑較弱的人才

昨日,華大基因組織媒體開放日。華大集團C E O徐訊等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受訪者供圖

創立19年的華大集團近期紛爭不斷。5月23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出席貴陽數博會時,關於“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要求員工活到100歲”等言論迅速惹來爭議,儘管華大基因方面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稱,汪建言論“系基於高度重視員工及其下一代健康狀況下,表達出來的美好願景”,但華大基因股價的波動卻是不爭的事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中旬,一封署名為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昌健”)的舉報信,讓華大基因陷入“舉報門”的泥潭之中。舉報信稱,華大基因以“偽高科技”的名頭,“涉嫌賄賂官員,套騙土地資源和政府財政補貼”。此後,華大基因迅速予以回覆,緊急澄清。但圍繞“舉報門”事件,坊間議論紛紛。是“基因騙局”還是“生物騰訊”?坊間對於華大集團的評價趨於兩極化。昨日,華大基因組織媒體開放日。華大集團C E O徐訊等針對外界質疑,一一進行回應。

“圈地門”之爭

回應:參與蘇州生命健康小鎮整體規劃,並未進行房地產投資

位於大鵬新區的深圳國家基因庫,有著許多獨具象徵性的符號:古銅色的猛獁象雕塑對應華大集團“復活猛獁象”的願景,梯田式的建築結構對應植物基因……與這裡的靜謐相比,坊間對於華大集團“科學”與“偽科學”的爭論甚囂塵上。

南京昌健的舉報信中,頻頻提及華大“偽科學”。天眼查數據顯示,南京昌健註冊於2015年12月29日,註冊資本100萬元。法人和持股70%的大股東周佳系王德明的妻子,王德明在這家公司擔任監事。

舉報信指出,“華大基因以基因高科技(偽)、建國家基因庫分庫等為幌子和名目,套騙土地資源和政府財政補貼。套騙國有資產土地面積極其巨大,每一個城市幾乎都是以千畝為單位,套騙財政補貼金額極其巨大,以億為單位。”

南都記者注意到,南京昌健的舉報信認為,位於蘇州的白馬澗的生命健康小鎮是舉報的重點,這也被外界質疑為華大集團在外地進行“跑馬圈地”活動。

對於上述舉報,華大集團CEO徐訊在昨日組織媒體開放日時表示,華大集團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確實參投了蘇州高新生命健康小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其他參投公司包括蘇州白馬澗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江蘇蘇南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蘇州高新產業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徐訊表示,華大加入此次四方合作,是因為華大在生命健康領域的影響力和科技能力,“我們始終堅持我們的發展路徑,華大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參與蘇州生命健康小鎮整體規劃、產業部分項目運營管理及提供相關科研支撐,並未參與小鎮的產業載體建設或商業地塊開發,也沒有計劃在小鎮進行房地產投資。”

徐訊介紹,根據該項目規劃,“生命健康小鎮”將依託華大科技平臺,在3.96平方公里範圍內形成“一園一區二院三中心”的產業佈局,並形成具有複合型功能定位的生命科學研發聚集區、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生命大數據庫等五大產業模塊,打造世界級基因科技研發與應用示範基地、精準診斷治療服務目的地及精準醫療產業生態高地。

在可見的媒體報道中,王德明並未能拿出華大方面在蘇州健康小鎮圈地的相關依據。

回應:該中心未曾真正建立,南京昌健未經華大基因及國家基因庫授權就打著中心名義開展活動

對於舉報信內容,南京昌健公司王德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南京昌健與華大方面前期就雙方合作談了小半年,主要是探討商業模式、雙方的規劃、思路和經營等問題,以及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以下簡稱“江蘇運營中心”)的規劃和分工。在合作中,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出技術方案,南京昌健負責市場經營和市場開拓,“技術人員、細胞製備和存儲靠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王德明表示,雙方正式簽約是2016年3月29日,然後合同由深圳那邊蓋章後再寄過來。其提供了一份發表在國家基因庫官網的名為《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成立4月起正式接收樣本》的截圖,用於證明江蘇運營中心成立的情況。

南都記者在網絡上檢索發現,中國新聞網曾在2016年4月21日發佈了一篇名為《國家基因庫細胞存儲業務覆蓋江蘇》的文章,文章中稱:“近日,國家基因庫細胞存儲業務已覆蓋江蘇,4月起已正式接收樣本。據悉,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聯合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江蘇運營中心。”王德明認為,這是國家基因庫同意組建江蘇運營中心的證明。

對此,華大集團C E O徐訊表示,2016年4月4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現更名為“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簡稱“研究院”)與南京昌健簽署了《國家基因庫技術服務合同》,由研究院向南京昌健提供技術服務。在簽署合同後,研究院與南京昌健就籌建建立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擬稱)展開討論和籌備建設。

其介紹,2016年4月17日,華大方面就籌建江蘇運營中心發過新聞稿,但事實上江蘇運營中心在籌備過程中遇到種種實際困難,未曾真正建立。“但是,南京昌健一直以‘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的名義開展市場活動、發表相關言論,甚至舉報競爭對手,所有品牌使用均未經華大及國家基因庫同意和授權,嚴重損害了國家基因庫的聲譽,擾亂了國家基因庫的運營秩序,並對公眾造成誤導。”

解約風波致雙方互訴

回應:已經於鹽田區法院立案,起訴南京昌健侵犯名譽權

雙方由此產生分歧。徐訊稱,2017年5月18日,研究院向南京昌健發送《侵權告知函》,要求其停止使用國家基因庫名義的一切行為。2018年1月,鑑於南京昌健僅完成17例細胞存儲樣本,佔全年300例目標的5 .7%,屬於根本違約行為,研究院發送《解約通知》,正式與其解除《國家基因庫技術服務合同》。“解約之後,南京昌健及其實際控制人王德明發郵件給華大集團各大領導,威脅要通過媒體打擊報復華大集團。其後,南京昌健依然以國家基因庫的名義,對合法合規的臍帶血採集發表不恰當的言論並向國家、省級衛計部門提交各類舉報材料。”

王德明則向媒體透露,2017年12月的時候,華大基因方面發了郵件,讓合作伙伴努力把業務量提起來,大力推廣。其對媒體提供的一封郵件截圖顯示,“將定於2018年1月上旬對華大細胞儲存代理商在2017年度的業務開展及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全面的考核,並對2017年的業務實際開展情況進行評估處理。希望大家支持與配合,更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結合各自的實際目標情況把業務指標提上去。”

其表示,在收到這封郵件後,南京昌健譽嘉加大力度推廣,“我們在一個月之內馬上提高了1000%的業務量。”

一個月後的2018年1月,南京昌健譽嘉送往深圳的一個樣本被拒收,“之前沒有任何的徵兆”。王德明說,在1月16日他收到一份華大基因方面郵寄過來的快遞,文件內容是華大基因要解除與南京昌健譽嘉的合作。“不止我們一家,在相近的時間內,華大基因和全國8個省市的全部合作伙伴解約。”王德明對解約十分不理解。

據媒體報道,王德明說他有與華大基因溝通過,“明確表態不同意華大基因方面單方面取消合作。”此後,他和華大基因方面多位人員進行了5個月的溝通,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南都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下旬華大方面曾發佈聲明稱,“我院從未以任何形式授權南京昌健譽嘉以‘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的名義開展市場活動、發表相關言論,亦從未以任何形式授予該公司員工王德明‘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主任’之身份,南京昌健譽嘉及王德明的所有行為、言論均不代表國家基因庫的立場、觀點。”

而王德明對媒體表示,上述聲明發出後,對南京昌健譽嘉影響很大,合作醫院的領導約談他們,客戶也給他們很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決定起訴華大基因方面。“我記得當時是2018年的5月30日,我們非常著急,臨時找律師,用48個小時把證據羅列出來,修改好起訴書。5月31日左右提交到法院。6月1日法院受理。”他說。

與此同時,華大方面也採取了相關措施。徐訊表示,目前華大集團採取緊急的法律行動,已經於深圳市鹽田區法院立案,起訴南京昌健侵犯名譽權。

創始人言論惹爭議 華大被質疑“偽科學”

回應:有研發投入和核心技術,科研人員人數比例保持50%以上

事實上,在華大與南京昌健產生糾紛之前,前者就曾在資本市場引發過爭議。時間回到去年7月14日,在華大基因敲鐘上市當天,頗為特立獨行的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建為自己做了一塊墓碑,寫著汪建(1954-2074),意指汪建將通過華大基因的努力讓人類壽命延長到120歲。事實上,在外界看來,汪建時常將“100+”的壽命數字提在嘴邊。

今年5月28日的貴陽數博會論壇上,汪建面對臺下觀眾曾表示,“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要求員工活到100歲”,此番言論隨即引發爭議,也讓不少人士質疑華大的“偽科學”。5月30日,截至收盤華大基因股價報137.13元,跌幅達到6%。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華大基因也遭到深交所的問詢。儘管華大基因在面對問詢時公告稱,汪建先生本次發言所提及的“公司所有員工必須活到100歲”,是基於科學界對平均壽命的預測,對員工提出相關願景。本次事件中公司董事長汪建先生的表述不包含公司未公開的重大信息,亦不存在誇大宣傳與誤導性陳述。但南都記者注意到,此番言論之後,華大基因的股價發生了波動。

在汪建當日言論發出後,關於華大“偽科學”的爭論也頻頻出現在網絡上。結合6月中旬的舉報信內容,舉報信稱,汪建說讓所有員工活過100歲,不允許員工得腫瘤,但華大基因細胞高管剛剛死於腫瘤。

對此,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表示,近期確有一名高管罹患腫瘤死亡,但該名高管來華大集團僅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並未進行相關的體格檢查等事宜,“出於對家屬的尊重,這個情況我們並沒有在澄清公告中發佈。”

而舉報信中另一個“佐證”偽科學的說辭,是關於“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家只需要高中學歷”的說法,徐訊昨日表示,華大各種學歷的員工都有,“我們有高中畢業的員工,也有將近90歲仍然奮鬥在科研一線的老教授。華大的特點是,我們從來不會用學歷和資歷作為員工的唯一評價標準,給一個人項目,從來都是問你是不是有創意、是不是有熱情、是不是有能力去做科研。”

其表示,為什麼華大沒有穿西裝打領帶的員工,因為這是沿著別人的路走,在華大更像是學校一樣的象牙塔,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學術討論非常激烈,甚至“赤膊上陣”。“我們研究院現在沒有首席科學家這個職稱,這個高中學歷的員工是一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徐訊解釋說,華大作為領先性的科研機構,無法用常規評價來束縛大家的發展,所以這也是華大人才戰略的特殊之處。“華大研究院這邊的博士生、碩士生是我們的主力,經過了嚴格的科學訓練,他們的效率更高,但是我們也從來不排斥文憑方面較弱的人才。”

南都記者注意到,坊間對於華大集團“偽科學”的爭論主要歸結於華大科研投入、核心技術等。對此說法,徐訊亦在昨日表示,從華大成立開始,主要的核心投入就在研發。到目前為止,華大科研人員人數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華大既有基礎型科研,比如生物多樣性、生命起源等;也做疾病、農業應用等下游應用的研究;同時還涉及到核心工具的研發。對華大集團而言,整個集團的主要關注重心一直都是科研。

而據朱巖梅介紹,華大集團2015年至2017年研發投入約25億元,發表論文1055篇,專利累計申請量為2182件,專利累計授權量為647件。對於外界的質疑,朱巖梅進一步解釋說:“上市的華大基因是集團下屬的最大子公司,不是集團科研的主力,主要從事基因檢測等醫學服務業務。提供服務自然有銷售費用,這就是其年報上會出現知識產權原值變化不大、營收佔比近20%的原因。”

在核心技術層面,媒體報道稱,在華大基因集團董事長汪建看來,投資數十億元研發生產的測序儀已經成為華大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目前,全球只有中美兩國的3家公司可量產臨床級別測序儀。華大智造已經完成超過800臺測序儀交付裝機,不僅可滿足華大自用需求,還有三分之一裝備國內其他測序機構。華大測序儀的問世標誌著我國在高端生命科學儀器設備國產化和自主化方面實現突破,同時使人類基因組全測序的價格大幅下降。

汪建介紹,近年來,華大整合了多個重要數據庫,自主開發高效算法,建立基因組數據分析雲計算平臺B G I—O nline,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核心技術。如今,華大又與合作伙伴共同發起了很多意義重大的科研項目,如“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等。

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家只需要高中學歷?

華大集團CEO徐訊:

我們有高中畢業的員工,也有將近90歲仍然奮鬥在科研一線的老教授。華大的特點是,我們從來不會用學歷和資歷作為員工的唯一評價標準。

為什麼華大沒有穿西裝打領帶的員工?因為這是沿著別人的路走,華大更像是學校一樣的象牙塔,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我們研究院現在沒有首席科學家這個職稱,這個高中學歷的員工是一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