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害怕失敗了,這輩子就這麼過吧

害怕失敗了,這輩子就這麼過吧

文︱張雲在線

大學畢業後,我換過幾份工作。當初想法是以學習鍛鍊為主。也好親眼目睹好的公司是怎麼運作的,不好的公司又是什麼原因。

其中有一份工作我印象深刻:當時是在市中心的一座高檔寫字樓上班。總經理是一位個子不高體型偏胖的男人,皮膚白淨留著板寸頭,平時穿著光鮮亮麗,年齡大概在30出頭。平時開會,桌上一定會有一臺筆記本,一個手機和一個豪車鑰匙。

大概一個月左右就適應了。開篇很好但是結局猜不到。

平穩地度過了七個月。由於領導層內部矛盾,導致一位任職多年的項目經理被競爭對手挖走,臨走時還帶走了幾個大客戶,之後公司的業務量逐漸減少、資金斷裂。後來實在經營不下去了,就把我們集體解散了。

這種毀滅性的打擊,是突如其來的。誰能料到一個小小的內部矛盾,導致一家初創公司瀕臨破產。這種教訓是很慘痛的。估計那位老闆到現在都沒有緩過來,因為至今也沒有聽到過關於他的任何消息了。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沒情分可言商場如戰場。

很多人說,我只要做好自己,完成手裡的任務就萬事大吉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現實是:你信任他人,他人就未必會信任你。

一、就算有能力,不是一路人就不該留。

古人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公司招人必須要價值觀認同,有團隊合作精神。而不是一路人,能力越強,那阻力就越大;這種人我們不要覺得可惜,讓他趕緊走。"視之如草芥,棄之如敝屐",要有這種果斷的態度。

曾記得一位創業者和我抱怨,他說:我公司那幾號人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幹什麼。每次一場會議下來,耗費了多少時間,總是各持己見,毫無效率可言。和他們強調了多少次,做事要認真,有的員工任職快一年了,還是經常犯低級錯誤,真的沒有辦法溝通,我說的話他都當耳旁風了。

事實上,大部分的創業公司都經歷過這種狀況。尤其是初創的幾個合夥人一起開公司 。這類事情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點耐心,去尋找更合適的合作伙伴,你必須要不停地找人,能夠在一起做事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所以選人,在人品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要用別人的長處。

初創企業,有的是同學合夥,有的是兄弟合夥。人與人相處久了,缺點就慢慢的暴露出來了。當發生幾次誤會之後就難免會產生矛盾,甚至吵得不可開交。你會覺得對方很陌生,但是很無奈、很辛酸。

事情就是這樣,你看別人的眼光,和別人看你的眼光根本不一樣,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公司儘量不要找親戚或者是朋友。如果一定要找,那麼在合作開始之前,一定要把規則定好,提前公開以免將來發生矛盾時,無依據可尋

選人首先要學會看人,寧缺毋濫。否則這種異類留在團隊中,只會是禍害,能力越強,禍害就越大。到最後,傷害了感情不說,事業也毀了

二、沒什麼用,留著你過年嗎?

我們從小接受教育,老師說要有崇高的理想,將來做一個對社會貢獻的人,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仔細想想,這是真理啊。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要與人打交道的,就要創造價值為人民服務的。你做的事情對人們有幫助,那麼你就能獲得巨大的回報。

你對公司沒有貢獻,業績不達標。那麼你就是拖團隊的後腿,那種混日子的遲早會淘汰出局。這樣的人,其實也是沒什麼用的人。或許是因為這類人還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吧。

創業公司,只認功勞不認苦勞。就算你整天表現的很努力的樣子,但是就是不出業績有什麼用?誰業績好誰就吃肉;誰業績不好,就只能看其他人吃肉,這就是現實。

很多企業尤其是那些生存多年的企業,就像一臺運作不良的機器;要清除一批沒有用的人,減輕對公司的負擔,然後再輕裝上陣;這和掃垃圾是一個道理。

三、提高你的思考能力,做一個有想法的人

那些不努力的人,將來都會過得很糟糕;打鐵還需自身硬,城市的生存壓力還是很大的,沒有能力就會被淘汰。個別人還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總會質疑這些故事的真實性的。我是多麼希望,我寫下的每句話都是"危言聳聽"!

事實上,我們今天所在的商業環境和社會環境。在互聯網的崛起之後,很多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未來十年,市場將會重複洗牌,那些不努力的人就會自動出局。那些支撐不被需要的企業,都會倒閉。他們將來的命運將會很過得被動。我非常不願意看到,那些失敗者,絕望地站在樓頂看風景!

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兄弟們,姐妹們,任何時候都要刻意訓練自己的能力。從此刻!從現在開始!努力還來得及!無論你在幹什麼,哪怕你今天還在上班,你想動手了,那就馬上開始

問自己,你擅長的是什麼?你喜歡幹什麼?能夠長期幹下去不乏味的事情是什麼。請找準自己的位置,你就開始訓練,你要比任何人都努力,比任何人都要有耐心。

經常聽到朋友們的說的一句話是"我沒有時間,我真的很忙。"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整體無頭蒼蠅一樣,瞎忙、一旦結束後仔細回想,有覺得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一樣。或者,你每天真實的工作狀態就是這樣:自從你踏入辦公室起,很多工作就是撲面而來:一堆的文件單據需要你即使處理;上司臨時交辦的任務一件壓著一件,件件都很緊急;客戶那麼等了你20分鐘,要和你核對上個月的數據好開發票:供應商那邊電話一個接著一個打過來,不停地問你貨款的進度到一步了……

這些工作沒什麼難度,而你總是在持續緊張的工作著,一刻都沒法放鬆。你的心情會越來越恐慌,時間長了會漸漸覺得對未來失去了控制感,總是很焦慮。這種簡單,重複的勞動,像極了一款風靡朋友圈的,名叫"跳一跳"的經典遊戲。

只要你開始玩了,你就會發現你永遠都停不下來。好不容易跳過了很多的方塊,新的方塊又冒出來了,你看不到終點在哪裡。唯一確定的終點就是失敗。這種遊戲有著強大的催眠功能,精準地契合了"無腦遊戲"的特點:規則簡單、人人都會玩,反饋及時。讓你注意力高度集中,並且持續不斷地玩下去,直到遊戲結束。

如果你能理解這裡面的原理,你就不難明白很多人深陷困境的根源:學習的時候不專心,導致專業能力差,動手能力差,眼高手低。找工作的時候受制於自己的能力,只能選擇一些門檻低的工作,比如客服等;

貪圖省力不肯定懂腦筋,永遠在等待領導的指令,沉溺於及時反饋中,每天琢磨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月工資什麼時候發,能拿多少提成;一旦沒有完成任務,就會表現的很焦慮;即便完成了任務,下個月又有新的指標和任務,一刻都停不了。打工者就是這樣,如此反覆的循環著。這種情況就是,你被馴化了,你太懶了。

總認為自己幹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對新鮮事物無暇顧及甚至排斥、看不懂如今的流量思維、自媒體、內容創業……對網絡新事物、新玩法不關注,甚至不聞不問,這類群體,似乎活在一個套子裡,每天只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簡單、重複、機械化的工作佔用你的時間,讓你無法自拔。你的思考的能力將會逐漸退化。長此以往,一旦面臨失業,則內心無比恐慌,因為除了手頭的工作,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做什麼?不要浪費時間,不要做低價值的勞動,更不要停止思考。

五、我來選擇工作,而不是工作來選擇我。

我們必須要時刻保持清醒,努力地學習與思考,同時保持高度的警覺。最重要的是,不要每天被動等待別人安排我們的工作。有選擇的控制自己的工作方式,讓其他人配合你而不是主宰你的工作。

在你選擇如何工作的時候,你首先要思考一下四點:

目標:要確定奮鬥目標,首先要調查分析,找到的未來幾年的趨勢。審查自己的擅長和興趣愛好。然後做匹配,找到最適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資源:明確自己手上擁有的資源,並且要知道哪些資源是可以調動的。

計劃:根據目標,把資源合理調配,設置路徑和步驟。把要做的事情按輕重急緩劃分好,

執行:做好計劃如果不執行,那一切都是空談。請務必做到自律,把計劃融入生活,習慣融入去執行。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要去登山,那怎麼來制定和執行這個計劃呢?

目標:首先你要確定攀登的是哪座山,阿爾卑斯、崑崙山、還是喜馬拉雅山?然後蒐集各種信息,關於海拔、地形、天氣、溫度、前人登山的攻略圖,等等。

資源:登山的裝備、體能的訓練、需要帶哪些生活物品、要帶哪些設備,如出現突發情況怎麼解決問題。儘量把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都羅列出來。然後尋找對應的解決方法。儘量把準備工作做充分!

計劃:制定好路線,從哪裡出發,到哪裡集合,經過哪些地方,甚至要做哪些事情。我們都要有思考並且做記錄。登山的時候,路線的制定,哪裡上山,哪裡下山,一次步行多長時間,途中在哪裡可以休息,等等。萬一遇到特殊情況有幾種解決方案等。儘量把每天的行程規劃好。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

執行:把每天的行程做記錄,把要完成的任務都做到位。然後堅持不懈地去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這樣成功的概率就變得很大。

六、給正在努力奮鬥的朋友們三點建議

1、好好讀書與學習,儘量多學一門技術:對於沒有資源沒有背景的普通人而言,你多一個技能就多一分機遇,關鍵在於你能否沉下心來,專心磨練你的技能,做事不可情緒化,半途而廢

2、努力工作不僅能夠提升能力,還能打磨你的脾氣,歷練你的抗壓能力。只要你扛過來了,那麼做人,做事這兩個方面,我們就會得到很大的進步。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3、在任何一個領域工作,都要儘快熟悉整個領域,找到該領域的價值核心。創造機會,並積極地處理那些最重要的工作。企業是要盈利的,員工和企業的關係就是一種價值交換。你要時刻提醒自己,工作就是工作,不要把公司當做家。

七、你有能力、有成就,那大家都願意和你交往,和你做朋友

做人做事,你只要用一顆真心、用一顆誠心,全心全意地去幫助你身邊的人獲得成功、幫助你的團隊成員獲得成功、幫助信任你的人獲得成功,那麼你自然就成功了。

如果要說是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那麼伯樂做的就是尋找千里馬。找到千里馬之後,把千里馬放到合適的位置,千里馬才能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所以眼光很重要,你幫助千里馬其實也就是在幫助自己。伯樂和千里馬是相互成就,相互成全。

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誰有成就,有智慧、有大格局。我們就要和誰學習,在目前的中國,幾乎沒有人說不想和馬雲做朋友的,也沒有人會說不想和李嘉誠做朋友的,也沒有說不想和王健林做朋友的。成功者總是自帶光環,充滿魅力;他們的奮鬥精神令人敬佩,我們人人都向往,能夠成為這樣的人。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我們上小學教材裡面出現過的。事實也確實如此,每一位成功者背後都有由無數的命運坎坷和失敗經歷所堆積起來的。失敗的次數越多,那麼離成功就越進一步;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他在發明燈泡的時候,試驗了1600多種的材料,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才成功了。只要你不害怕失敗,或者你想把失敗次數當做是通往成功者的墊腳石。只要你堅持了,那麼你肯定就會成功!相信自己,相信未來

"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比死亡更可怕"——《沉默的大多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