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如何正確看待工程機械市場復甦

如何正確看待工程機械市場復甦

工程機械行業在經過近5年的深度調整後,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步入增長階段。

多家公司業績呈現數倍增長,不僅讓過了5年“苦日子”的工程機械行業如久旱逢甘霖,也讓曾經輝煌的農機等其他機械行業望塵莫及。

然而,工程機械行業一年多來的快速增長勢頭能否持續,形勢會不會逆轉正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超速增長

中國工業報記者統計了9傢俱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從他們剛剛發佈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看出,9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都呈現了較大幅度增長。這一方面與去年同期的基數較低有關,也與市場強勁復甦有關。

數據顯示,除了的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在10%左右,其他公司增速都超過30%,何清華掌舵的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增幅高達110%。

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192.08億元的成績雄踞主營業務收入榜首,增幅達到71%。緊隨其後的是徐工機械、中聯重科,增速分別達到77%、42%。這三家也成為半年報的百億俱樂部大咖。

如何正確看待工程機械市場復甦

正確看待工程機械市場復甦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分列四五六位,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4.58億元、45.33億元、40.89億元。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排到了第七八位,其中最低的山河智能儘管同比增加110%,但僅為17.7億元,不足同屬湖南的三一重工的十分之一,只得敬陪末座。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盈利是不變的真理。記者梳理9家上市公司業績發現,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近5億元利潤十分顯眼。該公司在財務報告中稱,綜合毛利率由24.22%升至27.25%。實現了淨利潤約4.98億元,同比增長149.34%。淨利潤的變化主要得益於銷售額的大幅增長、綜合毛利率的提升及成本費用的有效控制。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持續改善,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復甦。該公司在全國各地的銷售均呈現大幅增長。

從上述指標不難看出,2017年上半年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工程機械產品全線飄紅。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更是達到20.9%之高,新一輪的基建浪潮正在襲來。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外市場也增勢明顯,尤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工程機械的重要出口市場。國內外市場的雙向利好,讓工程機械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在記者看來,儘管這個復甦來得有些晚,但無疑大大提振了工程機械行業的信心。讓工程機械廠商有了喘息的機會,可以有資本和精力進一步進行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以更加深厚的內功去面對已經成熟的中國市場。

各顯神通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品牌影響力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徐工機械今年上半年輪式起重機銷量同比增長1倍,履帶起重機市場佔有率大幅提高,起重機銷量穩居行業第一;鏟運機械突圍海外,出口同比增長96%;代表道路機械高端水平的雙鋼輪壓路機、12m以上攤鋪機、200馬力以上平地機三產品市場佔有率分別穩步提高,平地機整體市場佔有率行業第一。樁工機械持續加速,旋挖鑽機、定向鑽兩鑽產品市場佔有率均超過40%;環衛裝備銷量同比增幅近60%,綜合市場佔有率穩居行業前三強;隨車起重機整體市場佔有率已達56%;舉高類消防車市場佔有率穩居行業第一。

此外,徐工機械籌建專業化的道路養護機械分公司,全面發展的瀝青拌合站銷量翻番增長,穩定土拌合站銷量同比增長45%,系列底盤類綜合養護車開始全面推向市場,道路養護機械銷量同比增長71%;高空作業車銷量翻番增長,市場佔有率居行業第二,橋樑檢測車銷量同比增長50%,高空作業平臺半年度收入近億元,在高空作業裝備領域的整體實力已初步躋身國內前列;隧道掘進機銷量增長近2倍,系列暗挖、鑿巖臺車市場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與母公司旗下穩健成長的盾構機協同,成套性隧道施工裝備發展已走在國內前列。

據悉,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主打產品持續保持行業領先;環衛洗掃車、掃路車、高壓清洗車、抑塵車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三一重工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均大幅增長;軍工、高舉消防車、智能渣土車等新業務實現突破;深耕“一帶一路”,推進國際化營銷體制轉型,海外業務穩健增長;進一步加強逾期貨款、存貨及成本費用管控,風險意識與抗風險能力加強,管理運營更加高效、健康、可持續。

三一重工今年上半年混凝土機械實現銷售收入66.09億元。挖掘機械銷售收入69.05億元,市場佔有率超過20%,特別是中大型挖掘機市場份額提升較快。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等產品繼續穩固市場地位,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其中,100噸級以上的汽車起重機、50噸級以上履帶起重機產品市場佔有率居於行業龍頭地位。

海外掘金

海外市場表現強勁成為上半年市場的特點。徐工機械的產品出口翻番增長。根據海關數據,上半年徐工品牌主機出口和自營出口額穩居行業國內品牌第一,海外市場表現十分搶眼;徐工重兵投入的亞太區市場上半年銷售翻番增長,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出口收入同比大幅增長,重點突破的非洲區出口收入翻番增長,履帶吊、旋挖鑽機、水平定向鑽及為母公司出口的塔機、混凝土攪拌站等產品出口量均翻番增長;350馬力大型礦用平地機進入必和必拓世界最大鐵礦主產區。

此外,徐工機械的海外佈局開始進入收穫期。徐工巴西製造上半年收入翻倍,在南美八國市場拿下一批大訂單,與淡水河谷等大客戶達成合作協議;壓路機批量出口美國,啟動了美國KD工廠建設的規劃佈局;籌建專業化的跨境電商銷售公司,跨境電商直銷收入持續翻番增長。

柳工2017年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平地機等產品線出口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在國際市場加大了新產品的推廣力度,包括利用美國ConExpo展會、俄羅斯CTT展等大型展會,展示和推廣新產品,提升競爭力、品牌形象和對客戶的吸引力。新一代裝載機、挖掘機等產品陸續推向市場,並開始在西歐、北美等市場獲得客戶認可。上半年在印度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並在印度導入更多產品,為印度客戶提供了更多的產品組合。

三一重工的國際業務穩步推進,實現國際銷售收入57.99億元,同比增長25.9%。海外各大區域經營質量持續提升,印度、歐洲、中東、亞太等區域實現快速增長。該公司堅決推進國際化、深耕“一帶一路”,總體產業佈局和“一帶一路”區域吻合度高。推進國際化營銷體制轉型,調整海外銷售機構及負責區域,提升對海外市場的反應能力與服務能力。

事實上,受益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和大宗商品價格的穩定,2017年上半年國際工程機械市場也出現較好增長,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工程機械市場增長20%,受此帶動,上半年中國工程機械出口也實現較快增長。

防範風險

工程機械行業與宏觀經濟直接相關。當前,國內經濟雖然有回暖跡象但仍存在不確定因素,經濟復甦的新舊動能轉換仍在培育中,需要時間積累。此外,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國外經濟形勢複雜的情況下,國內經濟增速仍有放緩的風險。此外,自去年下半年行業復甦以來,市場基數逐漸增加,也將增加需求增速放緩的風險。

從中觀層面來看,工程機械生產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價格變化將會直接影響盈利水平。今年以來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製造成本進一步上升。此外,人工成本的逐年提高,也在增加成本及費用支出。如果成本費用不能有效控制,將降低產品毛利率及利潤空間。

此外,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還比較多,“黑天鵝”事件還將層出不窮,這些因素也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行業集中度提高的過程中,必然要淘汰一部分企業,在本土品牌和外資品牌共同角逐的中國乃至世界市場,最終剩下的品牌不會太多。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也提醒,越是在行業的巔峰時期,企業越要注意風險防範,以期獲得長遠發展。特別是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

未來可期

沉寂5年的工程機械行業強勁復甦主要是由於全球經濟的復甦。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保持較為明顯的復甦態勢,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均高於2016年水平,其中美國、歐元區經濟平穩增長,亞洲新興經濟體保持快速增長,俄語區、拉美等經濟體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中東北非受政治因素影響經濟增速下降。2017年上半年一批“一帶一路”項目開工建設,開始對世界經濟增長增添動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0.2個百分點。2017年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0605億元,同比增長8.6%。受益宏觀環境的改善,工程機械行業在經過近5年的深度調整後,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步入快速增長階段。

具體來說,受中國整體宏觀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加速、二手設備減少、老舊工程機械設備替換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2017年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出現快速增長,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平地機、推土機、起重機、叉車等都增長明顯,工程機械設備的開工時間也同比提升。

展望未來,中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一些服務於生產的基礎建設基本完成,但服務於生活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欠賬不少,這也為工程機械的未來提供了想像的空間。此外,海外市場的巨大空間以及環保升級和更新報廢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

因此,儘管風險尚存,但應當看到,在經歷了5年多的調整和適應後,中國工程機械已經具備了面對危機的心態和能力,他們必將在未來的歲月中獲得新的更大的發展。對此,我們堅信不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