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對敢動扶貧資金者 嚴懲不貸

龍門縣龍潭鎮新寮村原黨支部委員羅炳輝利用職務便利,以同村1戶五保戶的名義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資金,騙取3萬元用於自家果園建房。被縣紀委查處後,羅炳輝被開除黨籍,同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當前,惠州正在推進精準脫貧工作,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開展對204個行政村黨員幹部違紀違法線索排查結果的異地抽查複核,對敢動扶貧資金財物的行為嚴懲不貸。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共排查扶貧領域線索300條,立案95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0人。

排查扶貧領域線索300條

“他們家果園建的房子是用危房改造金建的,都是通過關係搞來的。”在龍門縣龍潭鎮新寮村,當地村民向紀委暗訪人員說。

對於不符合條件卻能領到危房改造補助金的現象,暗訪人員通過實地走訪並調取相關材料進行核查,發現該村村幹部利用其他五保戶的名義申請危房改造補助款,龍門縣紀委對此已立案,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只有全面排查線索,才能準確摸清底數。基於此,惠州將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納入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排查工作的“總盤子”,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每月一摸排的要求,突出扶貧資金分配、項目申報審批等重要環節,以及對貪汙侵佔、剋扣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失職瀆職等重點問題開展線索排查,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數據實。

所有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按照即辦結即報告的原則實行銷號管理,每辦完一件即向上級紀委報備核查結果和處理意見,確保100%建立臺賬、100%開展核查、100%按時結案、100%公佈結果,實現問題線索零積存、應查案件零放過。

異地抽查複核204個行政村

博羅縣紀委在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違紀違法線索排查工作時,發現博羅縣泰美鎮車村村幹部騙取扶貧慰問金問題,村幹部利用職務便利私分扶貧慰問金。這些情況背後暴露了當地扶貧領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博羅縣紀委對相關違紀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

惠州制定出臺《惠州市2018年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今年6月起在全市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重點解決好扶貧責任不落實、扶貧措施不精準、扶貧資金不到位、扶貧作風不紮實等突出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此外,全市紀委監監察機關深化開展交叉複核,以異地抽查複核為抓手,實行村村“體檢”、執紀倒逼,按照“3+X”做法,重點抽查複核扶貧領域、涉黑涉惡、生態環境汙染3個方面問題,累計抽查複核行政村204個,入戶核查農戶9451戶,訪談村民8061人。

三級層層督辦檢查

市紀委監委將線索督辦作為確保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成效的重要環節,按照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的要求,深入開展市縣鎮三級督辦直查工作,堅決斬斷伸向扶貧資金的黑手,始終保持懲治基層“微腐敗”的高壓態勢。

為嚴格高效督辦,惠東縣紀委監察委落實領導掛鎮包案制度,對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採取定點接訪、帶案下訪、重點約訪等方式,由紀委監察委班子成員走村入戶實地督辦,面對面聽取群眾訴求,深入瞭解掌握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龍門組織縣審計部門對30個市相對薄弱村開展扶貧專項審計,同時針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問題,專門列舉一批典型案例,給全體鎮幹部和村幹部講廉政教育黨課。博羅將力量往一線下沉,進村入戶開展審計、巡察、交叉抽查等立體式、精準化監督,並要求各鎮(街)黨(工)委在“四個一遍”“四個到”工作基礎上,拓展對省定貧困村的非扶貧戶進行100%的入戶核查,確保做到“不漏一人”等。

此外,市紀檢監察機關還開展跟蹤審計,聯合市審計部門組成檢查組,分批次對148個省級貧困村和市相對薄弱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進行跟蹤檢查。目前已完成46個省級貧困村的跟蹤審計工作,累計發現問題76個,立案7件12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人,誡勉談話6人,整改問題43個。

南方日報記者 羅銳

通訊員 陳惜輝 李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