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市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市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市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市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市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河源市中級

人民法院

努力讓人民群眾

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市法院“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自我市“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市中級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把普法工作與公正司法緊密結合,通過依法公正審判、延伸審判職能、強化司法公開等有效措施,宣傳普及憲法法律,努力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積極營造全社會尊法、信法、守法、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現將“七五”普法中期履職情況報告如下,請予評議。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

普法工作亮點特色

提高思想認識,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責任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進一步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強調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市中級法院全面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把落實普法責任制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對普法責任制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督促檢查,注重分工配合,不斷推進全市法院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一是健全普法組織機構。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開展“七五”普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成立了“七五”普法規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院長周定挺同志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副處級幹部、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政治處,負責綜合協調、跟蹤調度、督查檢查和收集整理臺賬等日常工作。各縣區法院參照市中院做法成立普法規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黨組書記負總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各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七五”普法工作順利進行。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黨組中心組憲法專題學習

二是落實普法責任清單。根據《關於在全市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河委發〔2016〕9號)要求,堅持把普法工作作為法院重點工作,與審判執行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制定了《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貫徹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和《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任務分解方案》,把普法責任進一步落實落細。建立以案釋法、以案明理制度,在審判執行過程中實時普法、精準普法,讓人民群眾更好地理解法律規定,自覺執行司法裁判,在法治實踐中感受法治精神。三是健全學法用法制度。進一步健全黨組理論中心組學法制度,把憲法和公共法、部門法、專業法納入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分專題組織集中學習。2016年以來,黨組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26次,有效增強了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完善幹警日常學法制度,推進幹警學法經常化,充分利用院校、網絡等培訓平臺,加大學法用法培訓力度,培訓人次達2982人。每年按計劃完成“學報告學法規”知識測試及憲法學習考試,學法履蓋率、合格率均達100%,切實提高幹警學法用法能力。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專業培訓

狠抓執法辦案,把庭審審判作為普法主戰場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近年來,全市法院收案年均增長20%以上,2016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53914件,審結51218件。我們緊緊抓住法庭審判這個主戰場,通過緊扣司法活動特點,把普法工作覆蓋到刑事、民事、行政、執行全領域,立案、庭審、裁判、送達各環節,提升普法效果。一是懲治犯罪,發揮刑罰震懾作用。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緊緊圍繞把我市建設成為全省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這一工作目標,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平安河源建設。積極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審判制度改革,堅持罪刑法定、證據裁判原則,充分發揮庭審在證據出示、事實查明、訴辯意見發表以及裁判結果形成的作用。2016年以來,受理各類刑事案件5371件,審結5111件,判處罪犯6095人。其中公開開庭審理了客家文化公園“10•24”殘殺幼童案;依法審理了劉某敲詐勒索、詐騙、收買被拐賣兒童案和曾某明、鄧某娥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案等一批重大敏感案件;依法審理了陳某勇等10人、謝某波等17人特大製毒案。強化刑罰震懾預防功能,向社會普及違法犯罪的法律界限,明確“罪與非罪”“罪輕罪重”。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庭審觀摩

二是裁判民商事案件,發揮法律評價指引功能。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發揮審判職能,強化房地產、金融等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妥善處理涉金融借貸、房地產開發、商品房買賣和企業破產重組等案件,全力改善我市營商環境。2016年以來,受理各類民事案件29609件,審結28128件。標的金額140.25億元。其中,審結涉金融借貸、商品房買賣等案件8684件,知識產權案件296件,勞動、醫療、教育等民生案件2326件。審結農村土地、農業經營等案件280件,調解婚姻、繼承等家事糾紛6457件,促進良好家風建設,維護鄉村秩序,服務“三農”發展。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破產重整債權人會議

三是依法審理行政案件,化解“官民”矛盾。嚴格執行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2016年以來,審結各類行政案件915件。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改革,將全市6個縣區的一審行政訴訟案件集中在東源縣法院審理,消除群眾對行政案件“不敢告”“告不贏”的疑慮。推動落實《廣東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全市共有58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樹立了人民政府依法履行職權、關心群眾訴求的良好形象,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宣傳開放日

四是基本解決執行難,促進社會誠信建設。全面構建起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法院主辦、有關部門支持配合的綜合治理執行難新格局。全市法院堅持在市委政法委的統籌下,匯聚各職能部門的力量,分別與公安局、銀行、工商局、房管局等20餘個部門建立了執行聯動機制,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和鏈接,共同推進解決執行難。綜合運用司法拘留、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入境、曝光“老賴”等措施,增強執行威懾力及執行效果。2016年以來,受理執行案件13031件,執結11727件,執結標的總額為56.7億元,切實維護司法權威,促進社會誠信建設。

完善服務平臺建設,把司法公開作為普法主渠道

把深化司法公開作為履行普法責任的重要抓手,通過公開開庭、巡迴審判、庭審直播、文書上網、新聞宣傳等形式,傳遞司法個案蘊含的法律原則、法律精神,增進社會公眾對法律的認知。一是深化司法公開平臺。以信息化建設為依託,充分利用審判流程公開、庭審活動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四大平臺推動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自2016年以來,累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生效裁判文書14788份,公佈執行信息1400餘條。積極推進庭審直播工作,在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案件51件,觀看人數達5萬餘人次。建立電子送達系統,發送法律文書6699份;推行網絡司法拍賣358件,成交額5.94億元,為當事人節省佣金2900萬元。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是打造訴訟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綜合性”的訴訟服務。在訴訟服務中心、立案窗口崗位以及櫥窗、宣傳欄、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屏等對外服務平臺上開設法治宣傳功能,運用公眾服務窗口開展法治宣傳。全市法院與司法行政機關緊密配合,法律援助處駐法院工作站全部建立,值班律師逐步到位,當面指引當事人合法訴訟、合理調解,加強普法教育。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宣傳開放日

三是打造司法傳媒矩陣。實行雙月新聞發佈例會制度,及時向社會通報全市法院重大案件和工作亮點,自2016年至今共召開新聞發佈會12場次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聞發佈會

同時採用“全媒體”方式報道,滿足了不同媒體受眾對信息傳播的多樣化需求,用公眾樂於接受、易於認同的方式深化了司法宣傳效果。立足司法案例資源,主動加強與本地媒體合作,開通《法庭內外》欄目,播出以案說法節目128期,宣傳報道860篇次,一大批社會關注度高、具有較強普法警示教育意義的審判案例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在百姓眼前。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庭內外“以案說法”欄目

依託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普法活動,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的法治宣傳教育網絡,讓社會熱點敏感案件的公開審判和執行過程,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擴大以案釋法普法效果,官方微博發佈767篇、微信公眾號發佈224篇。

延伸審判職能,把推進法治作為普法主方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不斷探索普法理念、內容、體裁、形式創新,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是持續開展“百名法官近百村”活動。從2013年開始在全市範圍內持續開展“百名法官進百村”活動,組織兩級法院法官,帶著“八個一”的任務(即每名法官至少開展1次巡迴審判、訴前化解1個糾紛、調處1個信訪問題、判後回訪答疑1個案件,幫助群眾辦1件實事、撰寫1篇調研文章、提出1個司法建議、擔任1個農村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到基層,進農村,不斷增強做服務群眾工作水平,切實轉變司法作風、提升司法形象。據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平均每年派出法官下基層250人次,共走訪172個村民小組1000多農戶,巡迴開庭20餘次,法律宣傳30餘場,訴前化解矛盾糾紛200餘件。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市、縣兩級法院聯合開展“百名法官進百村”活動

二是深入開展主題普法活動。配合 “世界知識產權日”“國際禁毒日”“國家憲法日”“三八婦女節”等時間節點,依託女法官協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等團體開展“環保文明行”“建設文明家庭”“預防青少年毒品犯罪”“法律進社區”等一系列主題普法宣傳,並組織“法律六進”活動260餘次,舉辦公益性法治諮詢、講座近80餘場,發放普法宣傳資料約6000餘份,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48次。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女法官協會法律宣傳活動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進社區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女法官協會法律宣傳活動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普法講師團進校園活動

三是深入開展城鄉“黨務+平安”雙創建活動。在紫金縣黃塘鎮鐵嶂村、龍川縣赤光鎮下輋村、通衢鎮錦太村三個幫扶村設立了市中級法院黨員代表政策宣講室和駐村法官與駐村律師聯合調解室,幫助掛鉤扶貧村黨員、村民及時瞭解中央最新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促進村民轉變思想認識、提高法治意識、豐富法律知識,帶領村民脫貧奔康。

市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城鄉“黨務+平安”工作雙創建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七五”普法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工作力度有待加強;方式方法有待創新;普法渠道有待擴展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今後,我們將以此次中期履職報告評議為契機,堅決貫徹《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和《關於在全市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的要求,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全面落實普法主體責任,積極延伸審判職能,擴展普法渠道途徑,讓“法”真正普進人們心田,為河源脫貧奔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以及“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