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記得有人說過,“當你從巴西人的角度審視足球,你才能真正發現它的魅力。”其實這句話正代表了藝術足球對於這項運動的重要性。不敢於冒險才是真正的危險,曾經那些花哨的技術動作,俘獲了多少痴情少年的心靈,又讓我們在多少個烈日炎炎下反覆模仿。創造與激情,藝術足球的元素在球星們的腳下不斷獲得新生,成為響徹世界的招牌動作,涵蓋了多少青春熱血的人生。

1. 馬修斯(馬修斯變向)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生於重工業城市,父親是拳擊手,從17歲到50歲,32年280天的職業生涯中,馬修斯只奪得一個金盃,卻留給後人的足球財富是盤球技術。作為一代盤球大師,他在場上經常遇到對方的侵犯,他報復的方式是提高盤球技術,用更高的球技帶球過人,躲過對方的搶鏟。球一到他的腳下,他會迅速成為一名“挑釁者”,在對方後衛迎擊前盤帶過人。他直奔對方後衛時,對手總是後退或迴避,好像被他推得遠遠的。如果對手伸右腿攔截,他會向外側帶球突破;如果對手伸左腿攔截,他會從內側突破。當對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向他直奔時,他會迅速將球傳給隊友,讓對方撲個空。事實上,現代足球的假動作都是從這種技術上延伸出來,因此不得不說馬修斯是變向過人的始祖。

2. 克魯伊夫(克魯伊夫轉身)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1974年世界盃,荷蘭小組賽第二場對瑞典,克魯伊夫在左路禁區邊上拿球,背對球門,身體左傾倚住對方後衛奧爾森,右腳佯做向前傳球,但在觸球瞬間,右腳腕一擺,將球從自己的左腳腳後跟扣到了身體左側,身體也順勢朝左90度轉了過去,奧爾森就此被晃倒在地。”克魯伊夫轉身初次亮相便震驚世界。

克魯伊夫轉身,是屬於巨星克魯伊夫的招牌動作,是一種實用的擺脫側後方緊逼防守的過人動作,是假動作、速度與柔韌性的完美結合。

克魯伊夫轉身,意思是當你帶球想突破防守隊員,假如你是右腳選手,你右腳正在帶球,防守隊員被壓制在你左側,你故意讓右腳向前的動作很明顯,對手以為你要向前用速度擺脫,你突然用右腳將球從你身後勾回來,注意動作要迅速敏捷,不是扣球,是從遠離對手的一側也就是你右側勾回,對手如果剷球或者搶斷,由於隔著你的左腿,很容易犯規讓你獲得任意球;當你勾回一定步幅後,由於對手以為你要向前所以對手向後的重心失去了,球在安全的地方了,你迅速用左腳接球進行下一個動作。

3.齊達內(馬賽迴旋)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這是一個腳法華麗而又實用的個人擺脫技巧,是指在正向帶球過程中以兩個180度旋轉順勢轉身擺脫防守者,再或傳或射,或是繼續帶球推進。整個動作需要一氣呵成。尤其在雙方看似均等得球機會的情況下,能出其不意地佔據主動。

這個動作永遠與一個法國老男人掛鉤,他便是齊達內,渾身散發著華麗高貴的藝術氣息的中場大師,腳法無與倫比。在足球史上,幾乎沒有人能與之媲美,任何時候想斷下他腳下的球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綠茵場上看似閒庭信步,破敵的傳球只在一瞬之間,還記得06年飄飄白衣從兇悍的巴西人中間穿過,從此將安靜的片刻化為永恆,簡單的馬賽迴旋,譜寫一曲法蘭西和皇馬雙料核心的傳奇。

4.羅納爾多(鐘擺式過人)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大羅帶球形成單刀後面對出擊的守門員,先將左腳向左前方跨一步,同時重心略微左移(球還在自己前方滾著,不碰它),然後右腳也向右前方跨出一步,每一步都不要超過球,保持在球的後方,使球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然後左腳再做一次,最後,門將的重心也差不多失去了,用右腳輕輕把球往右前方撥,晃過門將後射門。

以上的片段被國米球迷反覆回味著,意甲賽場對陣拉齊奧,羅納爾多便是用這個進球,為自己的藍黑生涯再添光彩。

超人,外星人,這些名詞已經習慣性地用於羅納爾多身上,足球史上,跑得快的人不在少數,技術大師也琳琅滿目,但在高速奔跑中能做出複雜動作,將力量、速度、技術完美融合的僅羅納爾多一人

5.羅納爾迪尼奧 (牛尾巴)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小羅的盤帶曾是最具觀賞性的,有人說小羅是個跳著桑巴舞的精靈,早在成名之前,羅納爾多尼奧的偶像就是上世紀70年代的巴西巨星裡維利諾。通過錄象看到了裡維利諾的“牛尾巴”過人後,小羅一遍遍地在訓練中重複這個動作,如今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2004年1月11日巴塞羅那對薩拉戈薩一役中,邊線面對對方防守隊員的小羅先是虛晃向外側撥球,隨即用腳內側迅速將球反向拉回至另一側,其連貫迅疾的擺脫動作令人歎為觀止。如此大的幅度,足球如同黏在腳上的球感,他的過人和花哨都屬於幾十年難遇。

6.雷東多(反牛尾巴)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從古至今,足球運動一直在革新,當法切蒂前插並完成助攻後,關於邊後衛的概念便改變了,同樣,也是皮爾洛改變了傳統意義上後腰兇狠的形象,但請別忘了,在皮爾洛之前,還有一位長髮飄飄的藝術後腰——雷東多,打曼聯時腳後跟人球分過還歷歷在目,而反牛尾巴更是劍走偏鋒,假裝向內扣球,在突然向外撥球,一氣呵成,阿根廷人的藝術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

7.奧科查(移球跨步)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在南美大陸,湧現出一系列足球場上的藝術家,但在另一個烈日炎炎的地域——非洲大陸,同樣湧現出不少盤帶大師,奧科查是尼日利亞最受歡迎的球星之一,綽號"飛鳥"的他是國家隊的中場核心。 他的職業生涯,伴隨著撲朔迷離的傳奇色彩,一個典型為了理想,可以放棄豪門的足球大師。從來不為豪門貴族俱樂部踢球.是他作為平民球員的信仰.他的職業生涯,那魔術般的過人,令球迷如痴如醉,小羅的足球哲學也是受他影響。98年世界盃,在尼日利亞對戰西班牙隊的比賽裡,他的假動作幾乎把腰扭成了麻花,而幾乎要把身體扭斷的移球跨步。更展現了飛鳥的無限魅力。

8.德尼爾森(瘋狂單車)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在足球世界中,這個人是一個絕對的另類。他的特立獨行,他對足球運動的那種固執的獨特的不合時宜的理解,他就是巴西球星德尼爾森,曾經身披巴西國家隊10號球衣,創造過三千多萬美元轉會天價的一位天才!曾經,他是那麼的星光四射,魅力無窮。然而,彷彿只是一現的曇花,慢慢地已經就要被人們淡忘了。

凡是看過他踢球的人都不會否認,德尼爾森的確是一個天才,無與倫比的天才。他與足球之間彷彿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默契。他的控球技術極其諧調嫻熟。他在球場上的控球彷彿是一種舞蹈,姿態美妙,假動作神鬼莫測,變化多端。竟然彷彿是暗合著天籟中早已存在著的一種不為人知的神秘詭異的音樂的節拍,在作一種驚世駭俗的舞蹈。

沒有人會質疑,德尼爾森是將踩單車技術演繹得最為完美的球員,98年世界盃,面對面對雷齊格的踩單車,只能用瘋狂來形容,事實上,這種連續八九次的假動作,已經失去了意義,但德尼爾森就是這樣一個將足球視作遊戲的球員,若不是裡瓦爾多最後搶點時失誤,這次表演很有可能成為一次偉大的助攻。

9.羅馬里奧 (360度原地擺脫)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360度原地擺脫?哈維的必殺技?不錯,拿球后的轉身已成為巴薩中場的絕活,可你見過一隻腳原地不動,另一隻腳撥球,像圓規一樣的原地擺脫嗎?克魯伊夫說,給羅馬里奧一平方米的空間就足以改變整場比賽。說的正是“獨狼”的這項獨門絕技,羅馬里奧不同於大羅,甚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突前前鋒,他只需要明信片大小的區域,便能在防守隊員間騰轉挪移,閃出空當並射門得分。對於這位獨特的射手,當時的巴薩主帥克魯伊夫曾有這樣回憶:“有一天上午訓練完後,羅馬里奧找到我,說他要請假8天回巴西,去參加狂歡節,我說除非你週日對皇馬上演帽子戲法。結果,他在那場比賽中真打進了3球,巴薩贏了,賽後羅馬里奧連招呼也不打就去了機場。”

10.布蘭科(蛙跳過人)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一襲綠衫,動作輕盈,左路拿球后,兩名韓國隊員上搶,持球者只一個動作,便引爆全場1998年法國世界盃,布蘭科讓全世界球迷記住了他的名字,在對韓國隊的比賽中,布蘭科即興發揮的那次將球夾住後的“蛙跳”過人,技驚四座。並且不止一次,而是兩次、以同樣的方式戲耍對手!

這是布蘭科獨創“夾球跳躍過人”動作,即“用雙腳夾住皮球,然後靈巧的一跳,連人帶球躲過對手的阻截”。

現在的‘布蘭科蛙跳’不僅被街頭足球少年們時常效仿,甚至在FIFA足球遊戲中成了一項特殊技巧,國際足聯技術委員會甚至以布蘭科的名字命名這個創新的動作。

11.貝利(人球分過)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1970年,30歲的貝利參加了墨西哥世界盃,向第三次世界冠軍衝擊,當時隊友斜傳 貝利作勢前趟 ,故意一漏,僅憑跑動就騙過門將,雖然最後的射門偏出,但這個動作仍是是世界盃歷史上最有想象力的過人,隨後巴西如願捧杯,貝利也成為球王!

12.伊爾汗(彩虹過人)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是誰讓健壯的卡洛斯如此鬱悶?2002年日韓世界盃,土耳其成為最大的黑馬一路殺到半決賽,而土耳其的門將魯斯圖和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前鋒伊爾汗成為隊中最閃耀的明星。面對巴西隊的比賽伊爾汗用腳後跟將球挑起,皮球劃過的弧線如同一道彩虹越過卡洛斯的頭頂,使後者不得不犯規,而這一動作日後也被無數球員爭相模仿。

13.博格坎普(轉身人球分過)

頂禮膜拜,足壇那些常人無法想象妙到毫巔的經典過人大盤點

突然間黃昏變得明亮

因為此刻正有細雨在落下

或曾經落下。下雨

無疑是在過去發生的一件事

誰聽見雨落下 誰就回想起

那個時候 幸福的命運向他呈現了

一朵叫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 鮮紅的色彩。

這矇住了窗玻璃的細雨

必將在被遺棄的郊外

在某個不復存在的庭院裡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溼的幕色

帶給我一個聲音 我渴望的聲音

我的父親回來了 他沒有死去。

這個動作已無需多述,正如博爾赫斯的詩一樣美妙,一朵雨中開放的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