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愛,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頓飯

愛,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頓飯

愛,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頓飯

父母之愛,就是好好吃一頓飯這麼簡單。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1

知乎網友講過兩則感人的故事:

一位網友的媽媽像往常一樣做了很多包子,凍在冰箱,誰料突然急病發作,不復救治就撒手西去了。事情發生得太快,網友都來不及反應,在醫院木然處理完一切事物後,回家打開冰箱,發現媽媽剛剛做好的包子,突然意識到:媽媽再也不會回來了。

那些包子,被網友用非常慢的速度,花了好久才吃完。她不捨得,因為從此以後,她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飯了。

另一位網友的故事是關於奶奶的。他的奶奶包的一手好餛飩,是網友的最愛。每次回家,奶奶總要包餛飩給他吃。後來奶奶年事已高,網友為了不讓奶奶勞累包餛飩,只好假裝說餛飩不好吃。

某日網友放假從外地回家,奶奶一反常態煮了速凍餛飩給他吃,還問他好吃麼,網友答好吃。奶奶聽聞一邊轉身一邊說,真的是老咯,孫子都不愛吃我包的小餛飩咯。

那個關於吃的故事下還有很多感人的回覆。

到了最後,大家談的都不是味道,而是回憶,和感情。

《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的作者丁卉說,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第一便是美食。可要我說,最治癒的還是家裡的飯菜,爸爸媽媽做的美食。

2

有一天我去菜市場一家相熟的熟食鋪子買菜。

這家鋪子專賣燒鵝,在我們那邊小有名氣。紅撲撲油汪汪的燒鵝被切成四份,放在檔子上,誘人的氣味飄出老遠。

我正思索著是要上半部分帶翅膀的,還是下半部分帶鵝腿的。

身邊來了一位老人,目測有80歲了。

他很大聲地衝夥計喊:“給我來一份燒鵝,要上半部分的。”

賣燒鵝的人和他很熟:“阿公,你好久都沒買兩份了,今天要不要帶兩份?”

阿公的回答更大聲了:“今天還是我一個人吃,但是再過三天,孩子們都放假了,到時候他們都會來我家吃,我再來你這買兩份。”

那天是中考前夕,所以三天後的的確確就是孩子們放假的日子。阿公把孩子歸家的日子都記得很清楚。

“到時候要來一大家子人,又要燒一桌菜給他們吃的。”阿公一邊接過燒鵝一邊給錢,然後他提著一份走了。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此時,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三天後阿公在菜市場買菜的樣子,認真挑揀他的兒孫愛吃的食材,回到家裡,用積累幾十年經驗的嫻熟手法一樣樣做好,然後飯菜上桌,大家呼啦啦一通吃,然後就又低頭玩手機的樣子。

但一旁的阿公肯定是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

因為和其他普普通通的父母一樣,老人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給自己的兒孫們,做一桌好飯。

他感受愛的方式,也是兒孫們熱熱鬧鬧、歡歡喜喜地吃光他做的菜。

3

人一天都要吃上三回飯,有時候,我們自己都會不在意到底吃了什麼。

但是,總有人替我們偷偷在意著。

我媽經常問我要不要去她家吃飯。問得多了,我暗地裡也嫌她麻煩,不就是吃飯麼,多一個人吃就是多雙筷子,少一個人吃無非就是多點剩飯,為什麼問個沒完。

後來多吃了幾次,我才發現,連簡單的一頓飯,都藏著我媽的心思。

如果哪天我沒說過去吃飯,最後又去了,就會看見飯桌擺的幾乎都是素菜,和一點點魚。我媽說,她和爸爸老了,外婆外公年紀也大了,吃不了很多,晚飯就愛吃點清淡的。

如果哪天我提前說好要去吃飯,那飯桌上的菜就會多到擺不下。有我兒子愛吃的螃蟹和大蝦,有我老公愛吃的紅燒排骨或者滷肉,有我愛吃的各類小點心,還有給我牙還沒長齊的女兒特別準備的雞蛋羹和剁得碎碎的蔬菜泥。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時節更替,我媽還會給我做各類小吃。

端午,她會叫我回家吃自己包的薄餅和粽子;冬至,她會親手給我們滾幾個豆沙元宵。中秋,她會給我送來最難買到的橋頭月餅。

媽媽退休前也是一位管理著好幾百人的大工廠的領導。退休以後,她的所有聰明才智和精力,就全在兒孫的一飲一食裡。

她專心守著鍋灶,煲煎蒸煮,燜燉炸炒,想方設法讓食物變得好吃。四季風物輪流更替,不過是為了讓所愛之人吃得更好更幸福。

4

“民以食為天”,吃飯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絕不是僅僅為了填飽肚子、獲取能量。

有的時候,很多感情,都藉著飲食來表達。

漢代的司馬相如,在功成名就之際,想要拋棄糟妻,欲納年輕漂亮的女子為妾。他的老婆卓文君知道這件事後,作了著名的《白頭吟》,寫到:“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忘妾,錦水湯湯,與君長決。”

一位妻子對丈夫的多年情義、深切關懷,和對婚姻破裂的忍辱負重、萬般不捨,都藏在一句簡單的“努力加餐”裡。

司馬相如聽完大為不忍,想到了當年的患難與共,最終接回了卓文君。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這不正和我們的爸媽是一樣的?

爸媽一句“吃了麼”,不只是問吃飯沒有,也是在關心我們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爸媽一句“好吃麼”,也不光是問味道,他們想方設法要讓食物變得好吃,不過是為了讓所愛的人吃得幸福。

現代社會很多交際活動,更是圍繞著吃來展開。世界盃約了好友一起看球吃宵夜;年輕小姑娘約閨蜜一邊下午茶一邊八卦;同事們下了班一邊擼串一邊聊聊工作。

可是,我們花很多時間趕各種飯局,卻常常忘了我們的父母,他們守著家裡的冷鍋冷灶,就著一點清粥小菜。

他們一邊擔心兒女們是不是吃下太多地溝油,喝下太多酒;一邊盤算著,下次孩子們來了,要燒什麼好菜給他們吃。

5

父母做出的飯菜,雖然味道不一定比得上酒店大廚,但是卻是幾十年來我們的舌頭、味蕾、胃裡的細胞統統都習慣的味道。

那味道里,有他們包容的酸,驕傲的甜,思念的苦,和關懷的鹹。

所以有空還是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吃吃飯。父母不需要我們帶很多禮物去看他們,只要把桌上他們燒的飯都吃進肚子帶走,對他們來說,就已經很安慰很幸福了。

愛,可不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頓飯麼?

作者/火星主婦 插畫/木村いこ(日本)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置頂“齊魯女性”

安卓、蘋果請對號入座哦!

▼▼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齊魯女性郵箱:[email protected]

爱,就是和父母好好吃顿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