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北京馬拉松為何遲遲不啟動?我還等著提前訂房買機票呢!

距離9月16日的舉辦日期越來越近,可是有“國馬”美譽的北京馬拉松,至今仍然靜悄悄。之前曾有自媒體“爆料”:7月2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21日開啟報名。結果到了那一天啥動靜也沒有,證明是假消息。這幾天又有一種說法:8月3日開發佈會,之後開始報名,而且報名費會漲。到底是不是真的,只有到了那一天才能知曉。

北京馬拉松為何遲遲不啟動?我還等著提前訂房買機票呢!

去年北馬是9月17日開跑,新聞發佈會是7月21日進行,報名時間是7月22日15時至7月27日15時,抽籤結果公佈時間為8月中旬。按照慣例,今年的確該啟動報名了,可是迄今官方任何消息都未公佈。於是才有了流言四起,讓很多跑者摸不著頭腦。甚至有人懷疑,這麼晚了不啟動,今年北馬會不會推遲呢?

今年北馬的舉辦日期,並不是官方正式公佈的,是大家從各種渠道得來的。有跑友通過北京市體育局網站上的《2018年在京舉辦市級以上(含市級)體育賽事計劃表》發現,北馬的競賽日期是9月中旬。9月中旬只有一個週日,就是9月16日,因此大家猜測北馬將在這一天舉行。

後來國際田聯的標牌賽事列表中,將北馬舉辦時間標註為9月17日,我第一時間發覺,並寫了《國際田聯說北馬9月17日舉行,週一,真的還是烏龍?》的公號,經各方報道後,肯定是北馬組委會通知了國際田聯,馬上改成了9月16日。

北京馬拉松為何遲遲不啟動?我還等著提前訂房買機票呢!

去年北馬7月2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比賽9月17日起跑,報名7月22日開始。

長期以來,我們的很多信息是“瞞內不瞞外”。早早就報給外面了,可對內卻不宣佈。本身這種信息又不帶有機密性,及早告訴大家,有什麼關係呢?非要遮掩保密到最後一刻,有多大意義?

記得前幾年有一屆深馬,也是遲遲不啟動,連停辦的流言都有。後來有組委會官員私下透露,我們早就想啟動了,可是報告打上去了,一直沒批下來,我們比誰都著急,最主要的是招商受影響啊。

而北馬是國內最“老”的馬拉松,也是名氣最大的馬,乃中國馬拉松的“金字招牌”,這幾年已進入盈利時代。北馬根本不用發愁贊助商,因此賽事何時報名啟動,對招商影響不大,該簽約的早就簽約了。

對於北京的跑友們來說,也不存在任何影響。報名中籤了就去跑,中不了不跑。對於外地的跑者來說,多少有些麻煩。因為要安排時間、行程,預訂房間、機票等,越晚越被動。

其實受影響最大的,是北馬品牌的國際化。國內跑者可以理解,這是中國特色,既然賽事沒啟動,就耐心等著。但是你賽前一個多月才啟動的話,境外跑者能來麼?誠然,北馬每年有很多外國人參賽,但是居住在北京或者國內的外國人,和從境外專程過來的參賽者,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國際六大滿貫賽事,報名大都提早半年以上便啟動,有的甚至今年剛一跑完,明年的報名便開始了。而且其舉辦時間,基本固定在某月的第幾個週日(波士頓馬拉松是週一)。很多國際田聯標牌賽事也都是如此。早早地報名,直接報名成功或者中籤後,馬上辦理出境證件,證件到手後再訂機票、安排行程等等,均需要時間來處理。你不留出這樣的時間段,如何能吸引別人前來呢?

很多跑友都在期待著國內早日有個大滿貫賽事,北馬從各方面看,無疑是機會最大的。但是長期以來,這種從啟動報名到開賽一個來月的緊湊模式,不符合國際慣例。你要加入大滿貫,就要照大滿貫的模式來。

太晚的賽事啟動,大大縮短了眾多跑友享受賽事帶來的樂趣。特別是對於簽約商家,一日不啟動,就無法圍繞北馬這個概念去營銷,如此讓贊助商也不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北京馬拉松為何遲遲不啟動?我還等著提前訂房買機票呢!

兩年前,曾有幸聽北馬運營商中奧路跑一位老總關於馬拉松運營的一堂課,他也提到了北馬的苦衷,頭上“婆婆”多,需要多方協調。今年,我們也無法知道,北馬遲遲不啟動,究竟卡在哪個環節了。

想建成一個名揚中外的馬拉松,僅僅靠賽事運營商和眾多參賽者,是遠遠不夠的。馬拉松比賽,是整座城市的一件大事,需要很多政府部門、社會組織通力合作、配合,只要有一環卡了殼,都會影響賽事的完美。

今年就這樣了,真希望從明年起,北馬能夠敞開自己的胸懷,早一點擁抱來自全世界的千萬跑者。北馬,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