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扼守紅海通向印度洋的門戶,首都被佔領的國家


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1990年5月由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和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合併組成。

也門擁有3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也門是世界上經濟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糧食不能自給,約1/2依靠進口。在夏季有著沙漠中常見的沙塵暴,而因過度放牧,沙漠化日漸嚴重。該國的棉花質量良好,每年有大量出口,咖啡種植面積也很大,佔重要地位。近年,政府致力於減少預算赤字和政府開支,努力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

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南端,其北部與沙特接壤,南瀕阿拉伯海、亞丁灣,東鄰阿曼,西隔曼德海峽與非洲大陸的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吉布提等相望。也門有約2000公里的海岸線,海上交通十分便利。位於西南的曼德海峽是國際重要通航海峽之一,溝通印度洋和地中海,是歐、亞、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位於阿拉伯海亞丁灣的亞丁是歷史上有名的港口之一。


也門國土面積55.5萬平方公里,在阿拉伯海上的索克特拉島是也門最大的島嶼,面積為3650平方公里,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此外,在紅海上還分佈著112個島嶼。

也門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國家,石油和天然氣是其最主要的自然資源。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也門石油的工業化生產和出口就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9年,也門的天然氣形成工業化生產並實現出口,主要出口中國、加拿大和韓國。

2015年也門因其首都薩那被胡塞武裝分子佔領,該國南部城市亞丁為臨時首都。亞丁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南端,扼守紅海通向印度洋的門戶,素有“歐、亞、非三洲海上交通要衝”之稱。亞丁距首都薩那南部363公里處的亞丁位於阿拉伯半島的南端,俯瞰印度洋,是也門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亞丁港地處紅海和亞丁灣的交界處,氣候溫和,四周海水清澈,珊瑚礁遍佈,是可以全年正常作業的深水港。


生活在也門的阿拉伯人以部落為基本單位,全國共有190多個部落,其中150多個位于山區。哈希德、巴基爾、哈卡和穆德哈基是四個最主要的部落,其中,又以哈希德部落為全國最強、知名度最高。該部落集中於薩那、哈賈、薩達三省,人口逾百萬,由50多箇中小部落組成,是一個集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四位一體的強大實體,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常突出。

也門行政區劃為20省和1個直轄市:薩那、亞丁、塔茲、拉哈吉、荷臺達、阿比洋、伊卜、夏卜瓦、扎馬爾、哈達拉毛、哈賈、馬哈拉、貝達、薩達、馬哈維特、馬裡卜、焦夫、阿姆蘭、達利阿、索科特拉和薩那市。全國總人口約為256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