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第157期:外公的草鞋(生活記事)

在我的記憶裡,外公的印象並不十分地深刻,但外公編織的草鞋我至今卻記憶猶新。依稀記得外公是圓圓胖胖的臉,一臉的白鬍須。外公很平易近人,從不對人發什麼小脾氣。外公說話總輕聲細氣地帶著微笑,並且笑起來很溫和,很慈祥,也很耐看,很像是電影裡的雷鋒叔叔!

第157期:外公的草鞋(生活記事)

外公一生最大的愛好和樂趣,就是喜歡織草鞋。那時,鄉村裡窮,上山下地勞作,總是喜歡穿著土織的草鞋,因為這種草鞋一雙才三四毛錢,別看那“土疙瘩”,可穿在腳上挺舒服、挺耐磨,又不打滑,更不會爛腳丫。當時,外公編織的草鞋在周圍幾十裡地,可算是出了名的,草鞋總是供不應求,家裡的生活費用一般就不成問題了。外公的草鞋因編織得好,又特別地適腳,幾乎被村裡人說成是“腳上的伴侶!”。真的,我也很喜歡外公的草鞋。

那時,我在小學讀書,因隊裡都是按掙工分吃飯,小小的我,就承擔起負責生產隊裡的一頭大水牯牛放養的任務,一天掙那麼三分工日。夏秋兩季,我幾乎都穿著外公特意為我編織的一雙小小的草鞋一早去放牛,等我媽吃過早飯來接我,我就回家吃飯再換雙布鞋到學校去讀書。下午放學回家,把書包一丟,就又穿上那雙小小的草鞋去放牛。放牛時,還順便提著一隻竹籃子,摘些豬菜回家給母親餵豬,因為母親為隊裡養了三頭母豬,按一等勞力掛勾,一天三鍋潲,要大量的豬菜。

第157期:外公的草鞋(生活記事)

外公的草鞋怎麼編織的,我不是很清楚,因為我從沒親眼見過。據我媽說是用一張長木凳,拿一頭裝一排鐵釘子,人坐在另一頭,用事先準備好的細草繩捆住腰,再拿一些用開水泡過的糯米稻草和山裡的破絲藤(用棒子錘爛後藤芯可撕成一條條白色的絲帶),織時用兩手板心搓成小繩,然像織竹搭子一樣那樣地來回編織,每走一個來回就得用力拉緊,還要用木槌敲打,直至織完一隻完整的草鞋。織鞋時,草拉得越緊,草鞋越耐穿,而且越漂亮,穿在腳上,甚至山刺和尖硬鋒利的東西,都難能刺進鞋底,沒有一定織草鞋的功底,是極難做到的。

從我懂事的那時起,外公就一直被隊裡抽調去大山裡種植玉米。外公除了種植幾十畝玉米外,還種有大量的生薑和山煙。夜裡,外公在深山茅草房裡,點著煤油燈,或燒著柴火,總是一絲不苟地編織著草鞋。每次回家,總能提上十雙八雙草鞋回家放在家裡待人來買。每年的八月十三日,是外公家門前趕圩的隆重日子。可就在這前一天,外公總是叫我媽和我爸以及姑姑、姑夫們去大山裡幫採收生煙和挖生薑回來,第二天挑到圩日上去賣。幫外公幹這些活,其實也並不是很虧,除了不開工資外,外公每人都會送上一雙他編織的新草鞋,其次還送些生薑之類的東西讓大家帶回家。當然,那天幫外公賣生薑和山煙,都讓每個人吃上外婆做的醋血鴨,還有外婆的拿手好菜“豬肚雞”,這在那個年代可算是過上皇帝的好日子了。對於我們這些小朋友來說,除了吃喝,回家時,外公和外婆總會買些“麻圓粑粑”或者是外婆種的涼薯給我們提回家“口福”。但這樣的好日子不是很長,外公和外婆相隔沒幾年就先後去世了。外公的草鞋從此在生活中也畫上了一個圓圓的句號。

第157期:外公的草鞋(生活記事)

後來,我舅雖然也學會了編織草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那種“土疙瘩”再也沒人光顧了。因為村裡人都穿上了用塑料泡沫做的拖鞋,或者是改穿用膠輪胎割製出的皮鞋了。記得我穿第一雙拖鞋時,還是我跟著我大哥上山砍竹子賣的錢才買的,並且那拖鞋還靠廣州一個堂姐夫特意幫忙從廣州才買回家的,一雙一塊二毛錢。那時,家裡有錢還買不到拖鞋哩。當時,穿著這種新型的拖鞋感覺無比地幸福和自豪,也把周圍的人羨慕得紅眼。但拖鞋有一種弱點,下雨天不能穿,一旦拖鞋進了水或者沾了一點泥巴,腳滑不說,走路褲腳上常會濺起許多的泥巴和汙水,甚至使人滑倒和跌跤,令許多人幾乎都苦不堪言!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我外公,想起我外公編織的草鞋。可惜,想外公的草鞋是再也不可能的了,因為外公早已與我們隔離了一個世界。

第157期:外公的草鞋(生活記事)

往事已隔幾十年,至今有時腳上穿的鞋子感覺不是很舒適時,我心頭便立馬躍出外公的身影,也立馬浮現出外公編織的草鞋,而外公也就那麼一絲不苟地坐在一張長板凳上,編織草鞋邊慈祥地望著我微笑。

外公,你在九泉之下,還會編織草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