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2018H1整體海外市場需求火熱 高效組件出口創新高

根據PV InfoLink 海關出口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組件累計出口近18GW,整體海外市場需求十分不錯,撇除受到貿易壁壘影響的印度及美國,2018上半年整體海外市場需求十分穩定,中國組件出口至澳大利亞及日本的總量分別超過2GW,出口墨西哥組件總量亦達1.8GW,其餘對巴西、阿聯酋、烏克蘭、巴基斯坦等市場的出口亦累計超過500MW以上。

2018H1整體海外市場需求火熱 高效組件出口創新高

印度貿易戰再起 25%保障性關稅確立

印度方面,2018上半年出口總量因受貿易戰影響,表現未如預期;較去年上半有33%的衰減,然而印度仍是中國組件最主要的出口市場,上半年出口總量達3.6GW。而印度財政部稅務局(The Ministry of Finance,Department of Revenue)於2018.7.30日晚間正式宣佈並確認即日起對中國、馬來西亞及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為組件)徵收25%的保障性關稅,雖說近期中國整體供應鏈成本因受531影響已有明顯下降,若加上25%防衛性關稅,則整體價格約等同於近期印度本土製造之組件價格,項目及電站建設成本隨之增加,既有安裝規劃將受到影響,故PV InfoLink將今年印度市場需求預估下修至7 – 9GW。

除了印度及美國之外,其餘海外並無一市場全年需求可超過6GW,而中國本土市場亦受531新政影響,需求大幅萎縮,鞏固海外出口市場為當務之急,因此若中國廠商欲維持在印度市場的競爭力及市佔率,價格進一步往下殺仍是必須的。

2018H1整體海外市場需求火熱 高效組件出口創新高

高效組件及特殊組件出口增長

自2017年下半年起,中國每月高效組件出口量持續穩定增加,2018年雖需求有所起落,但幾乎每月都有350MW以上的出口量,三月更是創下單月644MW的出口紀錄,2018上半年中國高效組件累計出口量近2.5GW,其中4.5%為極高效組件(72pcs370W以上、60pcs 310W以上)。

中國高效產品出口目前仍以單晶PERC組件為大宗,而在PERC技術的基礎上再搭配半片或疊瓦等組件技術的應用亦越來越廣泛。自去年底起,每月高效組件出口當中有超過一成以上是搭配額外組件技術的產品,而在N型產品方面,雖出口同樣有所增長,但整體比重仍相當少。

2018H1整體海外市場需求火熱 高效組件出口創新高

日本、阿聯酋、澳大利亞及墨西哥是今年上半中國高效組件的主要需求國,其中對日本、阿聯酋的累計出口量分別達633MW及580MW;分佔2018上半年整體高效組件出口量的24.8%及22.7%,其餘幾個主要市場亦有200MW以上的累積出口量。

在供應商方面,晶科、晶澳及阿特斯為今年上半年高效組件的主要出口商。其中,晶科提供了阿聯酋市場97.0%的高效組件需求,晶澳則是墨西哥及澳大利亞市場最主要的高效組件供應商,分別提供此二市場97.7%及38.5%的高效組件需求。

2018H1整體海外市場需求火熱 高效組件出口創新高

在極高效組件方面,多數廠商仍是透過單晶PERC或是疊加組件技術來滿足極高效率的需求。極高效組件的需求市場主要集中在阿聯酋、泰國、韓國及日本,主要供應商為晶科、東方環晟、阿特斯以及晶澳。

而僅使用半片及疊瓦的“非高效”組件(本文將其稱為“特殊組件”)出口量亦持續增加,以搭配半片技術的常規多晶組件為多。目前多晶半片組件的主流效率為275-280W(60pcs)及335-340W(72pcs),而部分廠商,如阿特斯再額外搭配溼法黑硅及其他特殊輔材,如貼膜等,組件瓦數就會是與常規單晶相當的285W(60pcs) 及345W(72pcs)。

截至2018上半年,特殊組件總出口量已達257MW。半片電池片組件在海外的接受度明顯上升。全年不論單、多晶,都會有更多產品採用半片技術。

2018H1整體海外市場需求火熱 高效組件出口創新高

2018H1高效組件及特殊組件出口佔比提升至15.8%

今年上半年高效組件及特殊組件出口佔比達15.8%,相較去年下半的10.9%有五個百分點的增加,推升高效及特殊組件出口市佔的原因如下:

(1) 單晶PERC產能提升,而中國高效需求尚未完全發酵

(2) 雖然一季度底各大廠商預期今年整體需求將不如去年旺盛,紛紛放緩擴產計劃,然而中國國內單晶PERC產能仍是穩步增加,至今年上半已逐漸擴至24.8GW。以高效產品為主的電站項目需求在一季度尚未顯現,而今年630需求未若往年旺盛,因此在內需供過於求的情況下,高效產品紛紛向海外尋找出口。

(3) 電池端提效遇阻 組件技術產能增加

(4) 在N型產品投資、設備成本仍高的情況下,PERC儼然已成為高效組件標配工藝,然而在電池效率提升漸入瓶頸的情況下,許多廠商開始由組件端著手,導入如半片、MBB及疊瓦等組件技術,至去年下半年;不少廠商已具備各種技術的量產能力,且有實際出貨實例。

根據 PV InfoLink供需數據庫顯示,目前中國國內現有半片產能已超過15GW、MBB 1.4GW,疊瓦產能則約有2.1GW,然如前所述,中國國內整體需求量遠不及現有產能,加以531新政一出,中國國內需求萎縮,企業向海外尋找市場,從而提升出口佔比是可想見的。

PERC 成高效產品標配 半片將成組件技術主流

在幾個組件技術當中,以半片發展最為成熟,觀察組件出口數據,中國國內廠商除了發展較早的阿特斯去年已有半片組件出貨,近期晶科、晶澳、尚德、東方日升也開始向海外發貨。

相較於尚需時間精熟的疊瓦及MBB,半片良率控制相對成熟,設備資金投注亦較少,是目前市場上的新組件技術中接受度及發展度最高的產品,在中國國內,不少廠商選擇半片作為應用領跑者項目申報技術,可預期半片技術在未來幾年內市佔將會快速提升。而疊瓦及MBB方面,目前多數廠商僅視作是技術儲備的選項之一,今年可能尚未排入量產排程,然隨著組件瓦數提升的需求,後續技術升級的進度及各家量產進程仍十分值得關注,加以531新政後需求大幅衰退,降本、提效是廠商能否生存之關鍵,在電池端尚未出現新的技術路線之下,或將加快各組件技術量產產能的提升。

2018H1整體海外市場需求火熱 高效組件出口創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