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40年40人”|張麗莉 自強不息奏響生命華章

“40年40人”|張麗莉 自強不息奏響生命華章

2012年,“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名字被公眾所熟知,她用“一推”詮釋了什麼是師德,她用大愛震撼了無數人。當時年僅28歲的她也因此在救學生的車禍中失去了雙腿。6年過去了,離開講臺加入殘聯工作的張麗莉肩負著殘疾朋友的重託,為殘疾人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今年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兩會提交的三份提案,均得到了各部門重視,為殘疾朋友帶來了福祉。

“讓廣大殘疾人朋友充分共享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果,過上更有尊嚴、更加幸福的生活。”10月10日,記者見到了在哈爾濱參加會議的張麗莉,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目前擔任佳木斯市殘聯副理事長。有了新角色、新蛻變,她依舊樂觀、堅強、勤奮。

龍江殘疾人事業取得顯著成就

談及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和龍江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和進步,張麗莉說作為殘疾人事業的工作者,更能深刻體會到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殘疾人越來越重視。

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殘聯成立的30年,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龍江殘疾人事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殘疾人事業非常關心,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也飽含了對廣大殘疾人特殊的關心關懷與厚愛,也為我們做好殘疾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強大動力。

張麗莉認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成就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殘疾人事業更加充分融入到了黨和國家的工作中。例如殘疾人事業發展已經納入到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和脫貧攻堅計劃;二是殘疾人事業的法制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以《殘疾人保障法》為核心,以教育、就業、康復、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方面條例為支撐的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三是殘疾人民生和權益保障在持續改善,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以我省殘聯為例,聚焦“一個也不能少”的要求,採用殘聯實名制大數據調查方法,深入到每個因殘致貧的貧困家庭中,開展“一問四送一響應”工作……以上足以表明我省殘聯要堅決打贏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決心;四是殘疾人事業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殘疾人社會參與度不斷提升

張麗莉是一名殘疾人事業的工作者,也是一名新時代的殘疾人。她主要有兩方面體會。一方面從個人角度講,不論是從她受傷到康復再到後期有了一份熱愛的工作,更能深刻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殘疾人的關心與厚愛。而且大家現在對殘疾人是發自內心地去呵護與幫助,不會有幾十年前那種歧視殘疾人的現象存在。

另一方面是殘疾人社會參與度以及自身所傳遞出來的正能量表現得越發明顯。很多殘疾朋友走上了就業、創業之路,包括她所關注殘疾兒童的入學率已超過了百分之九十,其中一半以上實現了隨班就讀,這些都體現出了共建共享發展成果。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我們身邊有很多自強不息的典型和先進模範。例如黑龍江的王海濤,在平昌冬殘奧會上作為隊長帶領冰壺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為我們殘疾人增添了光彩。

讓殘疾人更有尊嚴地生活

目前,張麗莉在佳木斯市殘聯主要負責殘疾人教育、扶貧、社會保障以及維權、託養等工作。對於下一步工作,張麗莉說想繼續打造省殘聯提出的“愛得其所”無障礙環境改造服務品牌。除了國家撥付既定的資金外,她正在組織自籌資金,個人也準備拿出十萬塊錢,來推動此項目惠及更多殘疾人朋友。

“要為殘疾人把好事做好,讓他們充分享受到國家政策紅利。”張麗莉說,她知道殘疾群體最急需什麼最想解決什麼問題。只要是關係到殘疾人問題的她都會去關注,特別是要把這個“愛得其所無障礙環境改造服務品牌”做實做好,能夠更快更好的為殘疾朋友服好務。

談到政協委員的新角色,張麗莉坦言自己還在努力學習、適應。值得欣慰的是,代表殘疾人提交的三份提案均有迴音:優化低保制度促進殘疾人就業提案,民政部社會救助司低保處已辦理答覆;讓廁所成為弱勢群體的方便之所提案,住建部門標準定額司會同相關部門落到了工作實處;建議放開殘疾人駕駛機動車運營行政許可提案,交通部門也給予了辦理意見。

在聊起丈夫和孩子的時候,張麗莉一副幸福的模樣。生活中,有一個體貼她、疼愛她的老公,還有兩個可愛的寶寶。實際上她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但她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健康成長,長大後成為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一想到自己做的每項工作都能切身關係到殘疾朋友的福祉,她就覺得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

黑龍江晨報記者 賈傑 肖勁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