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張藝謀的新作《影》於 9 月 30 上映後,極具中國東方傳統美學意象的水墨風格便引發了一陣熱議。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 以下影片素材及用途已獲得《影》片方授權。

上篇 電影航拍 | 無人機視角演繹《影》的水墨殺場 我們介紹了《影》前期航拍的幕後,本篇我們主要為大家帶來《影》後期特效和調色的幕後故事。

《影》航拍畫面 CG 過程

忽大忽小的傘刀

看過大疆傳媒上一篇文章的讀者一定好奇:為什麼在境州城的攻城戲中,航拍原始素材畫面裡的傘刀和電影裡看起來不太一樣?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航拍原始素材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正片畫面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航拍素材 CG 過程

Sam 老師告訴我們:很多傘刀都在後期被換掉了。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Sam 老師(左)與攝影指導趙小丁老師(右)溝通

Sam 老師全名 Samson Wong,中文名王星會,在《影》這部電影中擔任總視效總監。

Sam:“我們在 CG 特效部分,《影》用了 Cinesync 與 8 家視效公司作 Dailies 實時視頻 Sync 溝通,用 Shotgun 管理鏡頭素材和資產, Nuke Studio 作為視效剪輯和剪輯師共享更新 XML,Foundry Nuke 合成,Houdini 流體,Maya 渲染,Terragen 部分環境。”

境州城這場戲的特效由溫哥華、洛杉磯和印度的 Digital Domain 製作,視效總監是 Nikos Kalaitzidis 。

近景畫面中,通過 CG 特效選擇性地替換了部分傘刀,後期增加了一些傘刀的面積,讓它看起來更加密集緊湊,還在部分傘面上增加了一些刀片。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而大環境中的傘刀士兵劃下斜坡的畫面,在後期處理素材時,他們保留了屋簷上弓箭手的部分,而遠處除了露出人物面孔之外的傘刀其實都是通過後期 CG 製作的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航拍原始素材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正片畫面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航拍素材 CG 過程

Sam:“近景的傘我們加了一些傘的刀片,體積上也加大了,因為他們坐上去原本的傘太小了。”

戲外晴天戲中雨

《影》全片都被籠罩在一片迷離氤氳的雨中,境州城裡的攻城戲大量充斥著淅瀝的雨聲,將影片在肅殺氛圍中推向高潮。

大熒幕上最終呈現出的恢弘而不失精美的視覺效果,後期老師們功不可沒。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特效團隊測試 Inspire 2 X5S+15mm 鏡頭畸變

在傘刀士兵衝下斜坡的場景中,為了呈現出更有具視覺衝擊力的畫面,傘刀在旋轉過程中需要有水花隨之濺起的效果。而在拍攝中如果一直加水,地面就會變得非常滑,即使上方有群演拖拽住傘刀,也很難控制住力量,考慮到演員們的安全問題,最終路面還是沒有加水,選擇通過 CG 製作呈現效果。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航拍原始畫面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正片畫面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航拍素材 CG 過程

Sam:“因為那個時候你怎麼灑水,水也是留不住的,沒有那種濺起來的那種感覺,加上去還會更危險,在那麼滑的地方怕大家都控制不了,所以當時路上基本沒有加水。”

地面的水是後期 CG 完成的,那麼攻城戲大環境的雨是否為實拍呢?

“不一定。” Sam 老師回答道。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大疆傳媒航拍團隊在拍攝現場試飛

現場特效的雨很難大範圍地平均控制雨量,一些不均勻的地方需要通過後期進行修補,後面需要擦除雨機以防穿幫,處理起來比較繁瑣。所以攻城戲中除了一些體現人物和雨互動的中近景畫面是實拍,大環境的雨只能通過後期進行製作,才能得到充沛均勻的雨量。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化晴為雨的調色畫面

將拍攝的晴天環境處理成影片中的陰雨天氣,在調色方面也頗具挑戰。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航拍原始畫面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正片畫面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航拍素材 CG 過程

DI 製片王金夯老師稱,雖然“悟” Inspire 2 掛載禪思 Zenmuse X5S 的拍攝素材整體成色保留得非常好,但由於下午的拍攝環境導致畫面的陽光感很強,處理起來還是相對複雜。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DI 製片 王金夯

視點映畫(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DI 製片

王金夯老師在電影《影》和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中擔任 DI 製片。

王金夯:“《影》的後期用的剪輯工具版本是 Final Cut Pro 7,調色軟件是 Davinci Resolve Studio 14.0,片尾滾屏字幕工具是 Autodesk Flame。”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王金夯老師提供的《影》航拍素材調色節點圖

王金夯:“比如這個鏡頭(下圖),它是一個下午拍的這場戲,確實這個陽光感挺強的,裡面有很多的房子有暖色調,我們就針對航拍素材做一些局部的處理。大概做了 20 多個窗口,一點點去給它壓,做消色處理……但是我們在調石板路這場戲,有幾個航拍鏡頭,處理的時候沒感覺到太大的難度,因為人家( X5S )的底細節保留得還是不錯的。”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航拍原始畫面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影》正片畫面

在《影》的拍攝過程中,“悟” 2 的小巧機動能夠幫助攝影師捕捉到更靈動的畫面,X5S 也具備足夠的後期空間幫助後期老師們完成電影的製作。

王金夯:“《影》拍攝的是 5K 畫面,咱們這個航拍素材也是 5K 的畫面,最後上映的畫面是 2K 的。”

結束了《影》的拍攝後,大疆經過反覆的測試完善,推出了為電影拍攝而生的雲臺相機禪思 X7 *,同樣可搭配“悟” 2 使用,能夠滿足專業電影製作的嚴苛要求。


幕後|《影》一場氤氳雨中的美學試驗


“悟” 2 搭載 X7

我們在探索新技術的道路上從未止步,一次次地顛覆自我;新技術的發展也為電影工業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導演、攝影指導、後期老師們等一線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也在製造著更多的案例,讓更多人看到電影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以及與新技術碰撞出的美妙火花。

嘉賓簡介

Samson Wong,中文名:王星會,在《影》中擔任總視效總監。自 2005 年起從事 CG 工作,在北美視效公司 Image Engine 和 Digital Domain 依次擔任過合成、燈光、CG 環境等各組主管。參與過《X戰警:逆轉未來》《X戰警:天啟》《變形金剛3》《雷神》《第九區》《像素大戰》等20多部電影。

王金夯,在電影《影》和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中擔任 DI 製片。2004年至2016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擔任Final Cut Pro、影視後期剪輯課程和調色講師。從事過多年的電影電視劇及專題片的剪輯、調色、特效及Final Cut Pro、Color、Smoke、Flame、Lustre、Quantel、達芬奇製作與培訓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