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一度因為憑藉《聲臨其境》而要大紅,並有多部拍好的電視劇即將播出的演員趙立新,近日卻因為微博發佈“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沒有搶文物燒故宮符不符合侵略者本性?”的不當言論,引發網友群嘲,最終“翻車”。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趙立新先是在其微博提問:“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得到眾多網友覺得他是瘋了的嘲諷後,又不甘心繼續發微博:“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並轉發文章《為什麼日本不敢用火燒故宮?原來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作為論據。

網友回覆:“得不到的就毀滅!”贏得一致稱讚。

並且引發眾多網友開始普及八國聯軍侵華歷史以及日本為何沒有火燒故宮和劫掠文物的真正原因。

一石激起千層浪,儘管趙立新發文致歉,可是提問的送命題及不當言論引發全民情感仇視。將其已經加入瑞典籍的背景也扒了出來進行diss。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這個有望憑藉參加的幾部熱門綜藝節目走紅的演員趙立新,最終人設徹底崩塌,關於其德不配位,品行有待提升的言論也將其打入地獄。

其實,對於立“學霸”人士又突然倒塌的明星來說,往往他們在膨脹之後,與其說是德不配位,還不如說是他們本身太自卑,從而導致上演了“上帝欲將其毀滅,必先使其瘋狂”的定律。

作為一個專業演員來說,能夠有紮實的臺詞功底,有精湛的演技,乃至學習後會說兩國乃至五六國語言,本來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現如今隨著社會的浮躁,很容易滋生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從而將本來是專業領域的成績上升到一種民族使命般的自豪感。

膨脹的不是自己的心和慾望,而是被眾人哄抬的自我迷失和無法自拔的陶醉。

這種膨脹和陶醉,很容易將一個本來很清醒的人,如同不勝酒力卻又灌了幾杯82年的拉菲之後,就開始飄飄欲仙,覺得自己都喝了82年的拉菲了,如果不飄一飄都對比起這瓶好酒了。

當然,從公開可查的趙立新履歷來看,的確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普通人或者外行。

高考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北京廣播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三所高校。去中戲,唸到大二,因為成績太好,就被導演系主動要走,成了中戲跨專業轉到表演系的第一人。

接著便被公派到俄羅斯留學,八個月拿下了俄語,唸到研究生畢業後四個月搞定瑞典語,據說是第一個考入瑞典國家大劇院的亞洲人。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2000年,已經在瑞典當過主角拿過獎的趙立新回到中戲任教,成為當時中戲課時最多,跨專業最多的人氣老師。

後來參演的電視劇就是《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兩大口碑高分之作。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但是,當這些光鮮的履歷放到都是將軍裡的時候,就顯得只是標配或是是高配而已,甚至從德行先行來說,如果德不配位,那麼其他再強大的技能也只是一個混飯吃的技術罷了。

只是,當今的社會,將一個演員和娛樂圈從業者看得太高,抬得太高,所以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顯得很容易被放大,緋聞、戀愛、結婚、生子、機場秀都成了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媒體的推波助瀾又將他們捧上了新的高度。

可是,往往又是高處不勝寒,人設好立,通稿好發,CP好湊,角色好演,偏偏卻又演不好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於是,人設瞬間崩塌,通稿常常打臉,CP好感全無,角色更像是演繹他們自己。

從心理學上來說,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其實就是越自卑什麼。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你可以說趙立新大器晚成,也可以說厚積薄發,當然也如他自己所說,從綜藝節目而非代表作火“有一絲悲哀”,感慨對於他的名字應該早就應該被眾人知道。

可是,偏偏世人皆醒他獨醉。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人生起起伏伏的經歷和兩次婚姻的洗禮,依然這麼看重名與利,依然無法以平和謙卑的心態去看待和對待同行和媒體及觀眾,想來,他的自卑依然生根於內心,浸透於骨髓了。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所以,事事都要通過貶低同行來抬高自己,藉由狂秀本來是專業領域的能力和技能贏得同行的禮貌性稱讚和外行的膜拜,然後總是以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批判娛樂圈的“歪風邪氣”和“人設演技”。

最廣為熟識的就是在《聲臨其境》中diss同行。

但是,往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最初參加《聲臨其境》來看,是該節目成就了趙立新,可是現在來看,又是該節目暴露了他太多的德不配位的品行。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比如,當盲猜環節有人猜他的聲音是張涵予,他半開玩笑說“覺得我受到了侮辱”(節目字幕未打出,但是觀眾是聽到了他的聲音),引發觀眾不舒服。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當他切換四國外語配音時,杜海濤大讚他就是來秀才華的,他高冷回應“你覺得我的才華還用展示嗎?”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然後,就是上榜娛記發佈的藝人紅黑榜,趙立新的評價多是“好為人師”“恃才傲物”“愛裝高大上”“以為自己是藝術家”,以致得罪了很多媒體。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最近幾年,娛樂圈的明星總是喜歡立“學霸”人設,但是卻又總是霸著霸著就崩了。

趙立新翻車:與其說德不配位,還不如說像他這樣的演員太自卑


而百科對於“學霸”的定義則是:擅長學習,分數很高的學生。學習刻苦,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並且能在眾人都考砸的情況下輕鬆高分的人。能夠承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和壓力。

而這裡指的學霸往往更多的則統稱教育界或學術界的人。真正的學霸是指在學術領域的研究。而諸如清華北大的“神仙打架”的那些學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霸。

當然,影視高等學府也有很多研究,也有很多大牛人物,可是眾所周知,影視學院的錄取分數往往又是高考中最低的,甚至有時候連三本或者大專都達不到。

而能夠考入中戲、北電等知名影視院校的人物絕大多數是分數並不高的學生,憑藉的是藝術才華和修養,而一旦從影視院校畢業,考量他們的也並不是分數的高低,而是演技,當然也包括顏值的高低,而最終評價他們的最權威的標準則應該是,演技精湛,或者演技顏值俱佳,才能被稱為真正的演員。

至於學霸、大叔、暖男、才子、淑女人設就不要拿來亂戴和炫耀了。人設有風險,欲立需謹慎!

當你走紅的時候,媒體為了流量和點擊率賺取廣告,自然會捧著你,可是,一旦人設崩塌到糊了,媒體的鞭撻當然是不可小覷的。

曾經的文章、陳思誠、吳秀波就是因為太愛裝B不成把自己裝了進去,惡評不斷。

當一個明星或者演員為了主演的作品宣傳造勢,可以通過開同行的玩笑,硬凹造型、強湊CP來造勢,這當然無可厚非,可是,很多人如果把無腦當幽默,把無德當高尚,抬高踩低,通過貶低他人來彰顯自己的偉岸時,這時候離翻車就不遠了。

如果說寵辱不驚是用來形容真正的藝術家,那麼,當你因為機緣巧合走紅後而被越來越多的人稱讚的時候,就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口和心,身處各自的行業時以匠人要求自己,當抽離行業迴歸生活時則以普通人看待自己,唯此,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正如網友評論,“個性和德行、品行、能力匹配得上才好。”

偶像和演員常有,但是藝術家卻並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功成名就的。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從心理學角度解讀愛情婚姻家庭,以理性思維點評影視劇集,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