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自去年4月成都提出 “ 十字方針 ” 以來,而後成都的一切宏觀發展規劃都圍繞其進行。其中, “ 東進 ” 和 “ 南拓 ” 獲得的關注最多,也是網友們點擊頻率最多的兩個區域。

而在十字方針中,位列第三、佔成都一半面積的 “ 西控 ” 區域,卻總是在被人 “ 誤解 ” —— 有人認為, “ 控 ” 字意味著控制發展,停滯不前,甚至有人誇張地說: “ 城西不得行了 ” 。

事 實 果 真 如 此 嗎 ?

答案是否定的 —— 早在去年9月,成都規劃局就曾做客 “ 成都面對面 ” ,解釋了西 “ 控 ” 的真正含義,是西 “ 提 ” ,其重點在於生態的提升。

從 “ 現代化田園城市 ” 的規劃到 “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 的提出,成都在 “ 綠色 ” 的大道上愈走愈遠,生態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堅持走綠色產業發展路線的西控區域,自然地站在了城市發展的風口上。

下面我們看看成都設計規劃院的設計總規吧:

規劃背景

為落實省、市黨代會重要精神,落實“優化城鄉空間結構,重塑城鄉經濟地理”的政策導向要求,推進“西控”十戰略方案化、措施化、具體化,我院於2017年5月開始著手編制《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通過控制開發強度、產業門類、生態紅線等方式實現整個區域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發展。

全市“西控”區域總面積約為7185平方公里,佔市域面積的50.1%。包含彭州市成綿高速複線以西部分,都江堰市,郫都區、溫江區五環路以外部分,崇州市,大邑縣,邛崍市除羊安、牟禮、回龍以外部分,蒲江縣。

“西控”區域現狀人口約447萬人,佔市域人口的28%。現狀GDP約為2361億元,佔市域的19.4%。“西控”區域人均GDP約為5.3萬元(全市人均GDP為7.7萬元) ,其中城區部分人均為8.4萬元,郊區部分人均為3.8萬元。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1 “西控”區域基本情況

“西控”區域擁有成都市最大的山地資源,西部龍門山(4048平方公里,含深丘)面積約佔區域總面積的56.3%。是成都市飲用水源涵養區,市級主供水源、備用水源、應急水源、市級集中供水水源的取水口都位於該區域。同時,“西控”區域還是主要的川西平原精華灌區和川西林盤集中區所在地。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2 精華灌區及川西林盤田園風貌示意圖

規劃內容

“西控”區域發展定位為:成都市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西部綠色低碳科技產業示範區、國家生態宜居的現代田園城市典範區、世界旅遊目的地核心區和天府文化重要展示區。

1

控制三線,全面提升生態功能

“西控”區域作為成都市生態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需要通過明確各類生態區域的管控要求,全面提升“西控”區域的生態功能。本次規劃對西控各區(市)縣的生態紅線範圍進行了明確,嚴格落實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對於未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的其他重要生態區域,通過劃定重要生態綠隔區控制線,按照市一級相關要求進行管控。明確“西控”區域城區開發邊界,並規定了鎮開發邊界的劃定要求,保證城鎮發展不突破城鎮開發邊界。同時,針對龍門山、水源地、及天府綠道等重要生態資源和生態項目,進一步提出了詳細的建設和管控要求。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3 西控生態保護紅線及生態隔離區控制圖

2

控制土地開發強度,優化空間佈局

為了統籌協調“西控”區域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為成都市的綠色發展、永續健康發展提供戰略生態資源,需加強對“西控”區域發展規模的控制。本規劃嚴控規劃增量,促進區域內存量土地資源的整合利用,對“西控”區域城鎮規劃規模提出控制要求。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4 西控區域城鎮體系

提出構建“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城鎮空間格局。針對西控區域小城鎮數量多、規模小的特點,提出加強特色鎮培育,規劃了52個特色鎮。明確特色鎮分類及規模控制要求,對特色鎮、農村新型社區、林盤聚落佈局提出指引。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5 特色鎮打造模式

3

控制產業門類,發展綠色低碳產業

“西控”區域是市域內生態敏感性最高、最具生態價值的區域。需要進行產業轉型,騰退低端汙染性產業,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科技產業。本次規劃制定了產業退出名錄,逐步清退與資源稟賦不協調的汙染型產業;針對不同製造業產業園區分別確定相應的產業准入標準,實現控項目准入、控環境准入、控投資准入。

表1 “西控”區域產業園區企業准入標準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對綠色低碳科技產業發展及空間佈局提出指引,並明確了西控各區(市)縣製造業產業園發展指引。對建設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園提出發展指引。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6 西控區域製造業產業園佈局指引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7 西控區域農業產業園佈局指引


4

強化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

本次規劃提出結合“西控”區域內富集的自然及人文資源,構建“遺產廊道- 天府名鎮- 大遺址公園”的空間體系,形成“一帶、兩片、四廊、多點”的天府文化資源保護體系。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稟賦,串點成線,連片發展。構建“兩區一帶”的全域旅遊體系。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8 西控區域旅遊產業發展佈局指引

為進一步發展以文旅和雙創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在“西控”區域規劃八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對西控各區(市)縣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出發展指引。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9 西控區域現代服務佈局指引

5

強化生態宜居現代化田園城市建設

為提升“西控”區域城鎮品質,本次規劃為“西控”區域打造佈局合理、功能齊全、適度超前的城市公共及功能設施體系,引進了17處市級重大公共設施。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10 西控區域市級公共設施佈局圖

努力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合理確定公共服務設施配建類型和標準,建立以社區級設施為基礎,市、區(市)縣級設施銜接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網絡體系。提出控制建設形態,提高園林綠化水平,提升宜居性,增加開敞空間和公共綠地,對城鄉形態設計提出相應的規劃要求。

6

強化綠色高效的支撐體系

提出完善道路交通骨架網,加快構建軌道交通網,強化交通對旅遊發展的支撐,構建以公交為導向的交通體系。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11 西控區域道路交通規劃圖

打造以人為本、綠色出行的慢行交通系統;提出實現市政基礎設施服務均等化,構建藍綠相映、城綠相融的海綿城市,綠色低碳的環境友好城市,智能高效的智慧城市。


成都市“西控”戰略總體規劃


圖12 旅遊公交及慢行交通示意圖

特色及創新

(1)控制有力:對西控各區(市)縣的生態紅線範圍予以明確,劃定重要生態綠隔區控制線,明確“西控”區域城區開發邊界。

(2)控制合理:以規劃減量的方式控制建設規模,對“西控”區域城鎮規劃規模提出控制要求。明確“西控”區域的城鎮體系及城鎮空間佈局。

(3)引導明確:制定產業退出名錄,逐步清退與資源稟賦不協調的汙染型產業;針對不同製造業產業園區分別確定相應的產業准入標準,實現控項目准入、控環境准入、控投資准入。

(4)優化保障:構建佈局合理、功能齊全、適度超前的城市公共及功能設施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