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走过呼和浩特

内蒙的最初印象,来自翦伯赞先生的《内蒙访古》,而我这次走进内蒙,除了完成"公务"之外,也想做一次探今访古!


走过呼和浩特


而走进内蒙,呼和浩特是不能错过的,一则呼和浩特是内蒙的"首府",二则还有美女王昭君。

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即青城,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俺答汗传》中,书中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隆庆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蒙古语为:黑山)之阳、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公元1611年,瞿九思编撰的《万历武功录》中的《俺答列传》记载着:明朝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归化"。其含义为:"归化远人"或"远人归化",明显地带有歧视、贬低少数民族的用意。后来明、清的许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称为"归化"了。

公元1737年(乾隆二年),为加强防务,清朝政府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修建了一座八旗军队的驻防城。历时两年多建成,乾隆皇帝赐名"绥远",是"绥靖远方"的意思。

绥远城俗称"新城",对应的归化城为"旧城"。如果说归化城是典型的商城,而绥远城则是典型的军事城镇。

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创建呼和浩特古城的则是一位"文武兼备、运筹帷幄、称雄蒙古草原30余年的巾帼英雄",她就是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女首领三娘子。

三娘子(1550-1612),史称"钟金哈屯"、"也儿克兔哈屯"、"克兔哈屯"等。明代蒙古瓦剌奇喇古特(土尔扈特)部哲恒阿噶之女。明代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出征瓦剌时,与奇喇古特部联姻,遂嫁与俺答汗为妻。

俺答汗是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经过他多年不懈的努力,土默特部终于称雄于全蒙古,成为当时蒙古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而三娘子则是一位聪明、美丽,颇具才华,为人豪爽不羁的蒙古族妇女,深得俺答汗的宠爱。

公元1571,三娘子力促俺答汗与明朝达成了通贡互市协议。

公元1578(万历六年),三娘子随俺答汗赴青海仰华寺谒见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并皈依藏传佛教,被称为"多罗菩萨之化身阿利雅达喇"。

公元1581年(万历九年),协助俺答汗扩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呼和浩特的建立使土默特部由"逐水草而迁徙"进而定居下来,改变了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今天呼和浩特的"美岱召"就是为了纪念"三娘子"而建,因此,此城又称"三娘子城"。

俺答汗去世后,深谙文韬武略的三娘子主政务、掌兵权,约束蒙古各部,保持了与明朝的和平通贡互市关系。特别是公元1591年(万历十九年),她竭力劝说、督促俺答汗孙撦力克从青海撤军东归,避免了蒙古和明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原计划可以在呼和浩特过一个周末,可因为"公务"而取消了度周末的计划,但我依旧游览了"大召寺"。

大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内,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是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修建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时一起修建的。

公元1580年(万历八年)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召庙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并将此5字雕成匾额,悬挂在了山门上。

而之所以游览大召寺,不是特意为之,而是"误入",虽然是第一次进入大召寺,但大召寺对我而言,并不陌生,特别是那个出身如化的"佛"!

此次呼和浩特之行,虽然无缘去拜会王昭君的"青冢",但能"误入"大召寺,却也是一种难得的"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