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蘇聯海軍型ZU-23-2

海軍型雙聯23毫米87倍徑高炮,從陸軍型ZU-23-2發展而來

圖為芬蘭Kiisla級巡邏艇kurki號上安裝的該炮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波蘭ZU-23-2M

ZU-23-2M“麻雀”是波蘭從陸用牽引型ZU-23-2改進出的海軍型,以替代25毫米2M-3M高炮。1970年,華沙科技軍事大學開始研發ZU-23-2M,項目最初代號“ 蛇鷲 ”,後改名“麻雀”。1972年,塔爾努夫的機械設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確定了該炮的戰技指標,獲批。1975年,用陸軍版改裝了三臺樣炮,其中兩臺進行了測試。1976年,該炮安裝在掃雷艦上測試,發現問題並拆卸;1979年,波蘭生產了6臺改進型樣炮,於當年10月開始測試,同年12月,測試成功量產。但實際上,該炮由於進度拖延壓縮了測試周期,服役初期液壓系統等出現故障,陸續拆除;直到1983年換裝新的液壓機構才解決。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ZU-23-2M量產至1990年,共生產130座;它的其他名稱還有PAM-23(意為“海軍防空炮”)或23-2PAM。該炮座艙上部為透明塑料,火炮由液壓驅動,發射23x152mm炮彈,無需穿透甲板,適合小型艦艇。而AK-230則需穿透甲板而安裝於稍大的艦艇。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性能:

彈藥:23x152mmB

炮手:1人

彈藥類型: OFZT(燃燒彈),彈頭重量188.5克; BOD(曳光彈),彈頭重量190克

倍徑:87.3

炮管冷卻:氣冷

設計日期:1970年代

服役日期:1970年代至今

重量:2.5噸

復進:氣體作用式

俯仰:-10至+88°

炮口初速:970米/秒

供彈:2×50發彈鏈

數量:130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波蘭ORP Kaszub號小型反潛艦後方安裝了3座ZU-23-2M

波蘭ZU-23-2MR

80年代,波蘭感到ZU-23-2M性能不足,計劃在陸軍版ZUR-23-2S的基礎上開發海軍型。ZUR-23-2S的火炮與2枚9M32M“箭-2M”(北約代號“SA-7B”)便攜式防空導彈組合成彈炮合一系統,並升級了GP-1R光電瞄準具。。塔爾努夫的機械設備研究與發展中心負責研發火炮,而裝備技術軍事學院研究GP-02MR瞄準具。火炮可以對付水面、空中和地面輕型目標。它由傑隆卡的塔爾努夫機械廠和裝備技術軍事學院(WITU)共同生產。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ZUR-23-2S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SA-7B

1986年,海軍計劃給207工程掃雷艇噸位以上的船安裝ZU-23-2MR;1988年9月,樣炮在ORP“鷹”號掃雷艇上試射。1989年,四座全設備樣炮安裝在ORP“盧布林”號登陸艦上,然後在測試中選出最好的設計方案投產。由於ZU-23-2MR延期交付,部分艦艇仍然使用ZU-23-2M。首座生產型ZU-23-2M沒有裝新瞄準具,只配備標準瞄準具;直到1996年,才開始換裝GP-02MR瞄具。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ORP“鷹”號

該炮又名為23-2PAMR、“麻雀II”或“麻雀-2MR”,火炮增加水冷套筒,彈箱備彈提高至200發。改進了液壓機構,兩路供電,與火控系統結合,提升了作戰效率。2001年,繼續升級了水冷套筒,內有閉合迴路冷卻液。由於“箭-2M”的紅外導引頭髮射前需加熱,易貽誤戰機,後來用自研的“雷霆”便攜式防空導彈替代了前者。它的作戰對象是低空飛行的飛機、直升機、帶彈翼的火箭、士兵、非裝甲目標、輕裝甲目標。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雷霆”

該炮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簡單、重量輕、適裝性好、自動化程度較高、命中率較高的優點。至2000年生產了29座。

性能:

服役時間:1990年至今

炮手:1人

寬度:2.85米

高度:1,7米

俯仰:-10至+90°

供彈:共200發彈箱

瞄具:GP-02MR

數量:29

ZU-23系列小口徑艦載高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