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陳雲故里,上海郊區一個靜謐的古鎮


練塘鎮位於上海青浦區,這裡與蘇州、嘉興交界,離上海市區就有點遠了。練塘古鎮是歷史文化名鎮,相傳三國時東吳大將周瑜還在這裡的河蕩操練過水軍。

雖然古鎮建市很早,但是現在遺留下來的古建築已經不多了,只有在沿市河兩岸並行的兩條石板街道旁,還聳立著幾排白牆黛瓦的老房子,述說著歷史的滄桑。

石板街道很乾淨,生活在這裡安靜祥和。還居住在這裡生活的原住民已然不多,因為這些舊房子的租金相對便宜,慢慢多了些租住這裡的外來人口,給這古街道增添了些活力。

練塘市河貫穿古鎮東西,和大多數古鎮相同,民居依河而建,河道滋潤養育兩岸民眾的日常生活,蜿蜒曲折的小河,還有遺留有多座古橋掩映在綠樹之間,半拱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個氤氳的圓圈。

練塘以前也是熱鬧交易和貨運中心,街上的建築基本是兩層樓,臨街典型的老式商鋪作坊格局。漫步古鎮,偶爾可見三兩寂寥的行人,這裡不見其他古鎮的絡繹遊客,沒有繁華店鋪景象,練塘屬於被人遺忘的角落,是一個深居閣樓中的江南婉約女子,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名門閨秀。


在陽光迅猛的午間,樹葉也變得晶瑩剔透。在鬱鬱蔥蔥的樹木下,在緩慢河水的波影裡,映照著靜匿時光。在這裡,有不同於繁忙都市的時間運作,彷彿一切都會慢下來。

帶有西式風格的建築,圓頭山牆上掛著“青浦縣公安第二分局”“東區救火會”的匾額,一看就是民國遺風。

一座藏在巷子裡的天主教堂,是建於清代的有哥特式風格的建築。

朝真橋,俗稱聖堂橋。在隱真道院前,初為木橋,歲久傾圮,於明朝重建石橋。橋欄外側有石榴樹一棵,步級而上,過橋迎面而立的就是一座隱真道院前的照壁。

李華港橋原名為永興橋,始建於明朝,清乾隆年間重建,是練塘四橋中唯一東西走向的橋。高高的單拱上石板的印痕,是練塘無聲的歷史。

練塘也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共元老陳雲同志的故里,這裡一處有名之地就是陳雲故居,旁邊還有一個比較大的陳雲紀念館。紀念館裡陳列有生平事蹟以及各個時期的照片。陳雲小時候命運多舛,兩歲喪父,四歲喪母,後被舅父母收養,現在的陳雲故居是其舅父母家。裡面的陳設基本保持了當年的原貌,故居的前廳是當年陳雲舅舅開酒館的地方,顯得比較侷促。

陳雲故居前的河埠頭,立有反映陳雲年輕時外出歸來舅舅迎接時的情景雕塑。

顏安小學,前身是顏安書院,創建於清光緒年間,民國時改為國民高等小學,陳雲在該校畢業後,就前往上海商務印書館謀生了。

這裡是陳雲返鄉調研的舊址,是一座兩進式民宅。陳雲在全面主持全國財政經濟工作期間,為使中央的政策符合國情,於1955年至1961年先後四次回家鄉調查,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實情的意見,為國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從部分修葺一新的建築來看,練塘是有過要進行旅遊商業開發雄心的,只不過這裡的格局終究小了一些,無法復刻西塘、烏鎮這些名鎮了。所以還是儘量保留一些水鄉的原生態吧,畢竟如今淳樸靜謐、安於平淡的小天地也難覓到了。盛衰榮枯猶如潮漲潮落,繁華終究也會落盡,希望練塘能將這份跨越千年的從容保留得久一些,在淡泊寧靜地水鄉里固守傳承、自由地棲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