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從民工到院士,他自學考上清華,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如今獲何樑何利20萬獎金!

他15歲當民工,23歲通過自學考上清華大學,留學美國時胸懷大局放棄優厚待遇回國任教;他數十年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愛國奮鬥,開拓創新,在我國能源電力系統和網絡信息安全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剛剛獲得

2019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電子信息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管曉宏

從民工到院士,他自學考上清華,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如今獲何梁何利20萬獎金!

管曉宏教授

截止目前,西安交大陳學俊院士、姚熹院士、謝友柏院士、鄭南寧院士、陶文銓院士、蔣莊德院士、何雅玲院士、俞茂宏教授等11人獲得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從民工到院士,他自學考上清華,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如今獲何梁何利20萬獎金!

管曉宏,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針對能源、電力和互聯網等網絡化系統,提出了系統優化、物理安全與信息安全的新理論與新方法,解決了多個公認難題,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為能源電力等系統的提效節能和保障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曾獲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以及美國李氏基金傑出成就獎和多篇國際最佳論文獎,連續五年被Elsevier列為中國高被引學者。他領銜的西安交通大學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榮獲2019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從民工到院士,他自學考上清華,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如今獲何梁何利20萬獎金!

1970年,不滿十五歲的管曉宏參加了陝西華縣(現渭南市華州區)柳枝公社的民工隊,到冶金部第十冶金建設公司參加三線建設,先後當過民工、樂隊樂手、木工、鉗工、車工。在當工人的近8年時間裡,他用借來的教科書,自學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數理化課程,自修了微積分、理論力學、電工學等大學課程。

1977年,管曉宏靠自學考上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後,他便任職於西安交通大學。1988年8月,管曉宏赴美國康涅狄格大學電機與系統工程系攻讀博士。在美學習期間,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理論研究成果及每年數百萬至上千萬美元的經濟效益,並在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他的導師、著名華裔科學家陸寶森教授稱他是"該系成立15年來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1993年5月,管曉宏獲得博士學位,由於他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加上導師強力推薦,被美國當時最大的電力公司PG&E(太平洋燃氣與電力公司)聘任為高級顧問工程師。

由於研究專業熱門,美國的各種優厚待遇和研究條件優越的機會接踵而至,面臨選擇,管曉宏還是決定回國。1995年7月,管曉宏辭去了美國的職位,回到了西安交通大學工作。

從民工到院士,他自學考上清華,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如今獲何梁何利20萬獎金!

在西安交通大學,管曉宏帶領十幾位師生開拓電力系統安全性評估領域的研究,堅守十餘年後,團隊提出電網安全性冗餘判定解析條件和安全性評估新方法,

最終實現了能源電力系統安全性快速評估的原創成果重大突破。該成果應用於西北電網安全性分析,為電網規劃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和關鍵技術。

上世紀末,互聯網開始進入國內。憑藉多年海外經驗,早在2000年,管曉宏就果斷帶領團隊在西安交大開創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研究,還把自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配套經費投入其中。經過六年攻關,團隊編寫了近200萬行代碼,歷經1200多次網絡試驗,提出了基於混合指數分佈的殭屍網絡探測與規模估計方法,解決了殭屍網絡分佈區域和規模大小的國際難題。

從求學到求職,管曉宏的腳步始終緊隨祖國的需要,他說,"我是在西遷精神影響下成長的一代,祖國的召喚就是我的方向。"

從民工到院士,他自學考上清華,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如今獲何梁何利20萬獎金!

老一輩的中國知識分子一直以來都懷揣著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傳統,而管曉宏的"中國夢"就是科教強國夢。他以自學改變命運,以科研奉獻國家,帶領團隊不斷攀登高峰,解決國際難題,努力踐行著新時代賦予知識分子科技報國的使命和擔當。

延伸閱讀: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於1994年創立,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其宗旨是通過對我國取得傑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進行獎勵,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重視人才、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基金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每年評獎一次,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不超過5名,每人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100萬港元;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總數不超過65名,每人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20萬港元。

關注"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西安交通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青塔、華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