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提起炎亞綸會想到什麼?作為80後的青春,當年的飛輪海讓人記憶猶新。早在15年之前炎亞綸因為一張發佈在交友網站上的作品,被經紀人挖掘


同一年出演電視劇《安室愛美惠》中的少年鄭碗貴 順利進入演藝圈


2004年的12月加入飛輪海,吳尊、汪東城、炎亞綸、辰亦儒,隨著時間的變遷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他們每個人的事業重心都變得不一樣。




01





炎亞綸出生於臺灣的臺北,父親是臺大醫院擔任腎臟科主治醫師,母親是全心照顧家裡的全職太太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炎亞綸從小在美國長大, 回到臺灣後,父母的管教過於嚴厲讓他很不習慣,更是無法適應當地的環境

上課時覺得自己坐在座位上太久了,於是站起來。


以前覺得自然而然的事,回來後就顯得“奇葩”。所有的同學回過頭,用怪異的眼光打量他。乖巧的男孩,變成了同學眼中的“怪物”。


炎亞綸一度成為了眾人的欺負對象,鉛筆盒裡被倒調味乳、便當被倒掉、書包在垃圾桶撿到,後來炎亞綸才知道這是霸凌


他說
“我一直很祈求有一道光,可以告訴我怎麼走出很痛苦的那段時間。我一直很希望有一隻手可以伸出來,可以拉著我,希望我不要放棄自己。”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加入飛輪海之後的炎亞綸,是團隊裡最小的孩子那個時候的炎亞綸才20歲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隨後憑藉著終極一班一炮而紅


當時該組合能紅到什麼程度呢?


學校小賣部裡,“飛輪海”組合的貼紙總是最快賣光;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當時迷倒了一大批的迷妹,飛輪海就這樣走紅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炎亞綸的焦慮。




“在我們十幾歲,20幾歲,這時都大家都懵懵懂懂,
即便是虛長我們幾歲的吳尊,也是一種很茫然的狀態。
無論是經紀人還是唱片公司老闆,你們把我們帶進這個圈子,
然後我們中間有這麼多的誤會跟矛盾,但沒有人願意出來幫忙。”


02


2011年飛輪海解散,單飛以後的炎亞綸發行個人首張迷你專輯《下一個炎亞綸》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炎亞綸單飛後單曲《下一個我》發佈會,唱歌時候的那種發抖、喘氣,緊張到無法控制


炎亞綸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唱歌,年少成名的壓力,為他帶來了粉絲,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考驗


據悉在拍攝《終極一班》的時候,他扮演的丁小雨是第一次出場,也正是為了這個鏡頭,炎亞綸拍攝了十多次。讓他不明白的是,正常人不就是這麼轉身嗎?為什麼要拍攝那麼多次呢?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終極一班》裡的回眸


因終極一班順利走紅後,炎亞綸接到的劇本都是偶像劇的劇本,卻一直與他心中所想的越來越偏離。


由於偶像劇都是一邊拍攝,一邊播放的方式,沒有辦法好好地打磨自己的演技,也沒有辦法停下腳步,細細品味劇本並提出自己的想法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不安於現狀的炎亞綸跑去拍攝了一系列的電視劇,炎亞綸在拍攝《請賜我一雙翅膀》的時候一度拍到膝蓋半月軟骨斷裂、輕微腦震盪…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請賜我一雙翅膀》劇照


我們都能看到這個童年男神炎亞綸,是十分的努力塑造著自己的演技,他就像演藝圈裡獨樹一幟的存在



2016年,炎亞綸宣佈自己要出國深造


底下的一些高贊評論都是質疑聲


“你是誰?”“你不是早就過氣了嗎?”



大眾對他的印象似乎停留在了10年之前飛輪海的時候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最近炎亞綸出現在了《演員請就位》的節目裡。出場前,主持人對他的介紹語是:戲齡15年。


在自我介紹的時候,炎亞綸像剛出道的“新人一樣”,十分的靦腆,但是語氣十分的堅定

“我想脫掉自己身上的那層皮。”


這層皮,是從偶像到優質偶像、到演員的跨界


他重現了《琅琊榜》裡的經典橋段,一直苦於練習的他,將臺詞記得滾瓜爛熟;


在《面試》裡飾演一個因車禍下半身癱瘓的殘疾人:


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有感動,有難過,還有眼淚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就在錄製結束之後,陳凱歌導演贈送給了炎亞綸一個“靈”字:


“有做演員的天賦,很有靈性。”


炎亞綸幾乎當場崩潰


“沒有人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份評價對我來說有多重要。”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03



去年,炎亞綸發佈了新專輯《親愛的怪物》。


專輯的封面上,他沒露臉,只放了一張羊面具的照片


在MV裡,他扮演的是模型工廠裡生產出來的“複製羊”,一舉一動都被別人控制,拼命想要逃出“牢籠”:就連歌詞都是 別再倉惶 驕傲頑抗 會怎樣別再倉惶 哪怕受創 抗體夠強悍別再倉惶 不再投降 你不孤單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這些經歷都和童年時候的他極為相似


私底下的炎亞綸會在微博上調侃物價、評論各種社會熱點事件;


也會和粉絲互懟,帶著她們去海邊撿垃圾:“謝謝你們一起來,完成我一個很傻的夢想”;
告誡年紀小的粉絲,學生階段要有禮貌有禮儀,不要造成交通混亂,不要請假曠課出來追星……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私底下的炎亞綸雖然總愛給粉絲講道理,實則他才脫離孩子的面孔不久


例如今年他34歲的他,第一次搬出去生活


每天就是聽著媽媽唸叨“你每天飛來飛去,根本就不知道你在哪裡”,還覺得十分的平常


有一次媽媽來接機,他才注意到她眉頭深鎖,已經有了一些白髮……


這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負擔”


最後他決定,要把媽媽納入到自己的一個既定的規劃,多陪伴、多找時間跟媽媽吃飯聊天。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感同身受


炎亞綸經歷過幾次大型的網絡暴力,遭到了惡意攻擊


1、想好內容。知道自己的發言,必然知道會引起正反兩派的聲音;2、明確自己的目標是否純粹、單純;3、準備好接受各種聲音。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有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無法接受的,作為公眾藝人不就是要接受批評嗎?接受批評是作為藝人必須面對的事情,其實那些惡言對自己已經遭到了傷害,變成了人身攻擊和謾罵,造成了生活的壓力。藝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無法為了粉絲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同時他說道已經上升到了職業歧視。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炎亞綸認為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以前,偶像可以是體育明星,可以是演員、歌手,是任何一個你崇拜敬仰的人,並不侷限於哪個領域;而現在,偶像的意義有了更多註解,也有了更多的偏見。


想要走得更遠只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己,真正的靠作品說話,才會實現這一理想。現在的他堅定著自己的夢想,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只為成為更好的自己。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當記者問道:希望十年之後人們對你的評價是什麼?”炎亞綸短暫地思考了幾秒,答:

“就想活得很明白吧。 ”


炎亞綸:只有做自己,才不會被任何人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