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慶餘年》熱播之後 是誰讓中國觀眾沒有了精神生活?

近期,電視劇《慶餘年》熱播,許多人為了追劇,想盡一切辦法充值會員。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一些視頻網站卻將此做成了生意,甚至出現了VVIP的辦法,把觀眾逼的沒有辦法,盜版之風興起。


《慶餘年》熱播之後 是誰讓中國觀眾沒有了精神生活?

憑心而論,充值會員看視頻或者電影無可厚非。我也在幾個視頻網站辦有會員,享受會員的福利,這也沒有錯。自己花的這些錢也是值的,畢竟有許多電影、綜藝和紀錄片只有會員才能充。但因為一部劇大火,就瘋狂的薅觀眾的羊毛,甚至弄出了“VVIP”的說法,這波實在是吃相難看。


《慶餘年》熱播之後 是誰讓中國觀眾沒有了精神生活?

上週五,騰訊新聞旗下欄目《新聞哥》發表的題為《中國人不配擁有精神生活!不配!》的辯解文章,再次將騰訊推上了風口浪尖。如今《慶餘年》的VVIP得罪了整個中國,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批評,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

騰訊文章中的觀點認為,“你去吃飯,三葷兩素比兩葷一素貴點,你會罵嗎?再說了,不付費就不付費,又沒人逼你”、“最讓哥噁心的是,有人公然宣揚盜版”、“《慶餘年》VVip這事,嫌50塊錢太貴是假,1分錢都不想花是真”、“好內容怎麼就不能收費了?內容創作的人就活該窮死嗎”。


《慶餘年》熱播之後 是誰讓中國觀眾沒有了精神生活?

不可否認,知識產權確實很重要。近幾年,國內也在引導知識付費,付費經濟也在不斷髮展。付費閱讀,越來越多的成為了人們的習慣,這本是好事。

但像騰訊這樣薅羊毛的做法,實在是令觀眾反感,因而盜版興起,騰訊將責任完全推給了觀眾,認為是觀眾不充錢,導致盜版盛行。事實上,當人們去一家餐館,平時都是20元一份菜,如今過年了,周邊的店少了,漲錢漲到30元一份,大家也理解。但你漲到了50塊錢一份,可能絕大多數人就接受不了,自然去別的家吃了,這也是正常的。


《慶餘年》熱播之後 是誰讓中國觀眾沒有了精神生活?

觀眾自然沒有問題,畢竟很多人是充值會員去看的。有問題的平臺,殺雞取卵。

今天中國演員製作費用、成本這麼高,更多的是視頻平臺互相爭奪版權、抬價導致。但這些費用平攤到用戶身上,就有失公平,一些演員或者節目製作成本高,但不一定精良,消費者不買賬也是正常的,而不應該責怪消費者,相反,應該反思,如何提高節目質量。

騰訊一直在強調,“好內容怎麼就不能收費了?內容創作的人就活該窮死嗎”。但事實上,是騰訊自己將創作者不斷壓榨,舉個例子。內容創作者與騰訊合作,騰訊作為平臺拿走九成,做遊戲的(內容)就沒活路了,這樣才不健康吧。

一個平臺,不想著反思自身的原因,推出了所謂的VVIP的操作,已經是很沒有底線了。自己不出來道歉,卻利用手中的一些話語權來打壓用戶,這實在是令輿論無法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