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美伊對峙引發撤軍潮,德、英、加拿大等北約多國開始撤出巴格達

美伊對峙引發撤軍潮,德、英、加拿大等北約多國開始撤出巴格達

伊朗向美軍位於伊拉克境內的兩處空軍基地發射了10餘枚彈道導彈

1月8日凌晨,伊朗向美軍位於伊拉克境內的兩處空軍基地發射了10餘枚彈道導彈。伊朗警告說,如果美軍膽敢回擊,將針對美國境內發動攻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等一眾官員緊急在白宮召開會議。這是伊朗對美國在1月3日暗殺伊朗將軍蘇萊曼尼的報復行動。

戰爭的陰影如此迫近,駐紮在伊拉克的北約多國開始紛紛撤軍,有的國家甚至在伊朗發動對美軍基地空襲的前一天就開始醞釀撤軍。

北約新聞發言人7日對多家媒體表示,北約正在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駐伊拉克人員的安全,包括將一些人員“臨時安置到伊拉克境內外不同的地方”。北約駐伊拉克人員包括軍人和文職人員,人數約五百人,由北約29個成員國及夥伴國派出,主要身份為教員、顧問、支援人員等,主要工作是為伊拉克安全部隊提供培訓,提高其戰鬥力。

而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在1月7日報道,德國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已陸續開始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撤軍,其中一些部隊已完全撤離了伊拉克。德國表示,其軍隊將“暫時精簡”,將在巴格達和塔吉的伊拉克基地服役的大約120名士兵中的35名轉移到鄰國約旦和科威特。德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伊拉克局勢緩和,這些部隊可以隨時調回。”

據德國新聞社報道,德國國防部長安妮格特·克雷普·卡倫鮑爾和外交部長海科·馬斯在一份給議員的聲明中強調,將繼續與伊拉克政府就繼續訓練伊拉克部隊的任務進行談判。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政黨的議員、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羅德里克·基澤維特對德國廣播電臺說,這也是一個很好機會,讓伊拉克政府有時間評估形勢。

美伊對峙引發撤軍潮,德、英、加拿大等北約多國開始撤出巴格達

資料圖

基澤維特還說:“儘管本週已經暫停訓練,等待進一步的磋商。但我們仍有士兵留在該地區,任務仍在進行中。”

隨著地區危機升級,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正在從伊拉克撤軍。

英國《衛報》援引英國知情人士的話,已有多達50名英國人已經從巴格達撤離到塔吉附近,或者離開了這個國家。截至目前,英國在伊拉克的駐軍人數仍然保持在40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駐紮在塔吉。

美伊對峙引發撤軍潮,德、英、加拿大等北約多國開始撤出巴格達

資料圖

克羅地亞國防部說,該國在伊拉克的14名軍人已經轉移到科威特。而斯洛伐克說,它已經將7名軍人從伊拉克轉移到一個沒有具體說明的地點。

不過斯洛文尼亞表示,其派駐在伊拉克北部埃爾比勒基地的6名士兵將繼續留在那裡。其國防部說,它正在不斷地監控局勢,並將根據未來的發展做出進一步的決定。

美伊對峙引發撤軍潮,德、英、加拿大等北約多國開始撤出巴格達

資料圖

芬蘭和瑞典在伊拉克都有軍隊,也都是國際聯盟的成員,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說是否會有軍事人員撤離這個國家。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承認了這場危機,他說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係“處於危急狀態”,國際社會“必須使用一切手段”進行對話。

除歐洲部隊外,加拿大將軍萬斯宣佈,加拿大軍隊暫時將部分士兵從伊拉克調往科威特。目前加拿大在伊拉克有大約500名士兵幫助打擊ISIS,領導著北約在伊拉克的訓練任務。

美伊對峙引發撤軍潮,德、英、加拿大等北約多國開始撤出巴格達

資料圖

與此同時,在伊拉克有超過10萬名伊朗支持的民兵戰士。他們的領導人呼籲對蘇萊曼尼之死進行“報復”。

4年前,5000名美軍被派往伊拉克,以協助打擊ISIS。美方稱,美軍不會撤離伊拉克。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警告伊拉克,如果美國軍隊被驅逐,將對其實施制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