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下鄉”or降價促銷,碧桂園穩居行業前二靠哪個?

文 | 中國經濟週刊-金臺資本組 記者 孫庭陽

“下乡”or降价促销,碧桂园稳居行业前二靠哪个?

插圖:《中國經濟週刊》美編 劉屹鈁

近日,碧桂園(2007.HK)等2019年銷售額排名居前4位的房地產公司,都公佈了2019年12月的經營數據。4家公司中,只有碧桂園公佈的是含金量最高的權益銷售額。在2019年房地產行業銷售環境整體不景氣,宣告破產的房地產相關企業數量愈500家情況下,碧桂園2019年全年權益銷售額仍達5522億元,同比增長10%,穩坐全行業第二的位置。

12月份房價穩收官 不再降價搞促銷

觀察2019年銷售額數據發現,除12月外,碧桂園2019年前11個月的月銷售額基本平穩,沒有大起大落。

2019年下半年,碧桂園準備了4820億元的權益可銷售項目,隨著新項目的陸續入市和銷售節奏的推進,保持了單月銷售額的穩定。並且,與中國恆大在2019年9月、10月陸續刷新銷售記錄不同,碧桂園的銷售高峰出現在2019年11月。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前11個月,碧桂園累計實現的權益合同銷售金額,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銷售額,是2018年全年的1.08倍。也就是說,碧桂園實現年銷售額增長在當年11月份已成定局,而當年12月份新增的銷售額,貢獻的是較2018年的同比增長幅度。

2019年12月,碧桂園銷售額環比減少八成。同樣的情況在前兩年也發生過,2017年、2018年的12月份,碧桂園銷售額環比減少都超過六成。

不過,《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注意到, 2019年12月,碧桂園的銷售均價(平均每平方米銷售價格)卻有所抬頭,每平方米環比上漲239元。而在2017年、2018年,碧桂園當年12月份銷售均價是每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858元、1254元。對於購房者而言,如果購買的是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能省下10萬至20萬元。

廣東省外收入佔比近八成 楊國強“下鄉”

碧桂園銷售額近幾年一直保持高增長,從2015年到2018年,碧桂園權益銷售額年複合增長率為59%。如此高增長率,業內人士評價,除了來源於公司的管理外,在廣東省外複製、向全國佈局、將市場下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碧桂園2006年在廣東成立,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沒有將自己定位於地方房地產企業,向外拓展的腳步從未停歇。

萬科感嘆,現在幾乎不可能再找到像房地產開發這樣客單價以百萬計、而且可以依託標準化快速複製的實業業務。

碧桂園則表示,要逐步走出廣東省,將業務拓展至全國其它經濟高增長地區,提升項目執行能力,發揮物業開發模式的可複製性優勢。

2008年,在廣東省外,碧桂園只拓展到湖南等7個省區,省外銷售佔比只有24%

2013年是碧桂園省外拓展關鍵一年。當年,碧桂園共有37個全新項目開盤,大部分位於廣東省外。這一年,廣東省外銷售佔比由40%提升至56%。在公司銷售整體增長情況下,省外銷售超過省內,意味著在廣東省外的銷售已經是公司的重點。

2015年,公司在廣東省外銷售佔比提升到約2/3。

2018年,碧桂園已經完成進駐中國內地所有省份的佈局。截至2018年末,公司已簽約的中國內地項目,分佈於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69個地級市,總計覆蓋1156個區(縣)。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公司在廣東省以外地區的權益合同銷售佔比已經提升到78%。在廣東省外銷售的體量,接近省內的4倍。

如果把廣東省內的銷售當成碧桂園的“大本營”,在廣東省外,可以說公司再造了四個“大本營”。

翻閱房地產公司公告,眾多公司對於在一二線城市拿地、開工頗為重視,碧桂園則不是這樣。

在2007年公司上市後公佈的第一份年報中,碧桂園稱,要“向房地產市場,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提供大量的性價比合理的高素質物業”。那時,碧桂園已經將目光聚焦於三四線城市。2015年,公司在三四線城市銷售佔比已達63%,貢獻的銷售額佔公司總銷售額的大頭。截至2019上半年末,位於三四線城市的銷售佔比仍舊高於60%。

在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直言,長遠看好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