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蛇吞象”式收購鬧劇後 吉藥控股2019年預虧15億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月14日晚間,吉藥控股發佈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15億元-15.05億元,計提商譽減值、壞賬等成為主要因素。就在2019年,吉藥控股還因欲“蛇吞象”式收購修正藥業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預計虧損15億 淨利潤增幅連續三年下滑

2018年淨利潤達到2.17億元的吉藥控股,在2019年則出現了淨利潤預虧,預虧額度達15億元-15.05億元,計提商譽減值、壞賬等成為主要因素。

吉藥控股表示,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要求,已對公司賬面價值8.54億的商譽進行了價值評估,初步判斷子公司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本年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5億元左右。吉藥控股本年還將預計計提壞賬準備金2.8億左右。

此外,根據201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訂案,要對原材料的性狀和含量進行檢測,對於繼續使用將無法保證成品有效含量和安全的原材料進行處理。基於此,吉藥控股2019年對公司原材料進行了複檢,公司對庫存原材料中由於多年儲備、市場生產藥品結構調整等原因,針對藥用價值、使用價值下降的原材料進行處置。經測算,本年預計存貨損失2.83億元。

吉藥控股自2016年開始建設瑞斯貝妥(地拉韋啶)藥品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一直委託外部研發機構進行研發,這也成為吉藥控股淨利預虧的重要原因,截至2019年年底,吉藥控股判斷該項目研發結果存在不確定性,決定對該項目開發支出6758萬元全部進行費用化,本年預計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1.5億元。

吉藥控股主要業務以醫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涉及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含藥品零售)、醫藥研發、醫療醫養、醫藥產業投資等。其中,醫藥工業主要包括生產中西成藥、生物製藥、健康食品等。在此之前,吉藥控股淨利潤增幅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吉藥控股分別實現營收7.47億元、7.00億元和9.4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6億元、2.02億元和2.17億元。吉藥控股還深受高負債、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等影響。其中,2016年到2018年,吉藥控股資產負債率由29.32%上升至53.67%,流動負債/總負債的比例由20.19%升至68.16%,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三年來也大幅下滑。2018年,其年度財務費用增加77.51%,吉藥控股稱是貸款增加導致。

上演“蛇吞象”式收購鬧劇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對吉藥控股來說,2019年並不好過。年中,吉藥控股還曾因收購修正藥業一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9年7月10日,吉藥控股發佈公告,稱擬收購修正藥業100%股權。因修正藥業體量遠大於吉藥控股,此舉被業內稱為“蛇吞象”。僅僅半個月後,7月24日晚間,吉藥控股稱,因將要修改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決定終止收購,待條件成熟後再繼續推進。

不料,2019年7月27日,吉藥控股發佈更正公告稱,公司與修正藥業不再籌劃相關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告內容“朝令夕改”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

在更正公告發出後,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向吉藥控股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雙方簽訂的《意向協議之解除協議》的真實內容,質疑公司存在故意報備不實文檔以配合披露與事實不符的信息的情形,要求其詳細說明。同時,還要求公司說明為何在披露終止收購併復牌的公告後,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卻沒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財務顧問主動報告、更正錯誤的原因。

吉藥控股回覆稱,2019年7月24日下午,雙方簽訂《意向協議之解除協議》後,公司辦事人員誤將協議修訂稿作為最終稿附帶簽字頁上傳報備,並在編制公告時引用了該協議中與最終事實不符的部分內容。此次錯誤的發生屬於人為失誤,符合常理和實際情況。之所以沒有及時報告、更正錯誤,是因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自7月11日停牌至7月24日決定終止重組交易暨復牌過程中,公司僅個別董事和高管參與本次交易的具體協商工作,未通過董事會會議以及監事會會議審議,最終了解《意向協議之解除協議》具體內容的人員較少,因此未能及時發現公告披露內容存在錯誤。

儘管吉藥控股做出瞭解釋,但並未獲得中國證監會的諒解。2019年8月8日,中國證監會決定對上述事件進行立案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