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巴曙鬆:金融體制並行與連通創新——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

編者語:2018年5月19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金融論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大灣區經濟與發展論壇在深圳開幕,論壇以“新時代、新經濟、新金融”為主題,巴曙松教授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進行演講,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有條件承擔中國金融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並行的金融體系的交流的平臺。同時以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互聯互通的實踐為例進行了分析。本文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定。

巴曙松:金融體制並行與連通創新——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

演講人/巴曙松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實體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實體經濟方面的影響力也會逐步擴展到金融領域,同時這也是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必然要求。在這個背景下,中國金融體系如何與現存的國際金融體系融合,既是我們即將面臨的重要理論課題,也是一個現實操作中需要回答的問題。如果把粵港澳大灣區放在這個大的背景下來考察,也可以得出一些新的判斷。

基於經濟金融體系發展路徑、以及不同的金融體系生態環境,從目前的趨勢看,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來說,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可能會面臨兩種並行的金融體系並行:一邊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形成的一套金融運行體制和交易慣例,另一邊則是歐美國家在長期的市場發展中形成的金融運行體系與慣例。從目前的趨勢看,這兩種體系,可能在短期內很難完全由一方替代另外一方,因此,對於這兩種體系來說,如何找到溝通融合的合適方式和渠道,就變得十分重要。

巴曙松:金融體制並行與連通創新——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

從中國的市場發展看,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金融體系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有獨特的發展路徑、有自己的交易結算、清算、託管等制度的、目前看來開放程度還不太高的金融體系,如果深入對比的話,這兩種體系有許多相互影響的部分,不過總體上看,中國的金融制度和歐美市場發展起來的制度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如果下一步中國金融體系要更高程度向國際體系開放的話,碰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要回答,那就是:如果這兩種體系要逐步融合的話,究竟是中國需要決定放棄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交易、結算、清算、託管等金融制度,轉而完全遵循歐美長期形成的慣例和規則,還是歐美為了開拓越來越重要的中國金融市場,而考慮放棄它自己這麼多年形成的獨特的市場制度?

從目前的趨勢看,最終的選擇可能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而很可能是一個同時並行、相互融合交流的模式,可能誰也難以完全改變對方,這兩個體系客觀上也需要大量的交流互動,客觀上就需要找兩種體系都能包容連接的紐帶,目前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有條件承擔這兩種並行的金融體系的交流的平臺。

巴曙松:金融體制並行與連通創新——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

這兩種金融體系的並行與溝通趨勢,在目前運轉良好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中就表現得很明顯。在這些互聯互通的模式下,為了降低兩種並行的金融體系交流的制度成本,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中,採取的就是尊重兩種制度慣性、然後尋找合適的交流渠道的方式,在海外部分,基本遵從海外市場長期形成的交易結算等制度慣例,而在中國內地市場,則繼續沿用中國內地的交易規則。這種制度設計可以說是促使互聯互通成功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

以債券通為例,,海外投資者在長期的債券投資中,形成了名義持有人制度,這些海外投資者在投資中國在岸債券市場時,如果採用名義持有人制度,就不必專門重新熟悉內地完全不同的市場制度之後才能到中國債市來投資,這就極大降低了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市的制度成本,沿用海外投資者熟悉的名義持有人制度,就由名義持有人到中國境內來辦理相關的結算託管等環節的流程。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中國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穿透式”的一戶一碼賬戶制度,這部分是為了防止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早期階段出現的挪用客戶保證金等問題。在債券通制度框架的設計中,要讓中國國內這麼龐大的一個債券市場完全改成名義持有人制度,則制度轉換成本過大;而要讓海外投資者都放棄名義持有人制度而改用內地市場的交易制度,也可能會阻礙許多希望投資中國內地市場的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這樣,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中,就積極尋求以最小的制度改變成本,尊重兩種金融體系並行的現實,探索找到一些兩種制度可以實現交匯和轉換的平臺和切入點,在海外環節還是沿用名義持有人制度,在中國內地則繼續採用穿透式模式,在香港實現轉接。

巴曙松:金融體制並行與連通創新——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

從這些互聯互通的實踐看,如果放到更大的範圍內來考察,考慮到中國和歐美金融體系在較長時期內的巨大差異以及並存運行的現實,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可能就有條件成為中國金融體系與歐美髮達經濟體之間進行連接、轉換的一個關鍵區域和平臺。  

進一步來看,目前成功運行的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實際上是在特定資本管制條件下的特定製度設計的產物,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實際上是全程封閉的系統,在更大意義上說實際上主要是資產海外配置的平臺,並不是資本自由對外流動的平臺,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投資了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看起來當時似乎是資金流出了,但在將來投資者賣出時,資金是原路返回內地金融體系的。沿著聯接中國與歐美金融體系這種定位思考,人民幣國際化要在資本流動方面有突破,也可以考慮從粵港澳大灣區開始啟動,例如可以規定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有權利動用資產中的一定比例,自由通過香港市場進行海外配置,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本流動融合,同時也在實際上推動了中國金融體系與歐美金融體系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

演講人/巴曙松(本文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定。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作為一位研究人員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