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科創板首支同股不同權股票上市 優刻得開盤漲逾116%

科創板首支同股不同權股票上市 優刻得開盤漲逾116%

新京報記者 梁辰 攝

1月20日,具備首支“同股不同權”及雲計算第一股雙重屬性的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UCloud)正式掛牌科創板,股票代碼為“688158”。N優刻得(UCloud)開盤價為72元,較發行價33.23元,漲幅為116.7%。

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季昕華在敲鑼前的演講中表示,過去八年,UCloud經歷了多個互聯網風口,也有人建議其做軟件,但是UCloud堅持做底層基礎技術,在和巨頭競爭中,找到差異化道路。

“有很多公司多次伸出橄欖枝,希望收購”,UCloud堅持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通過努力,抓住發展機會,季昕華說,“告訴大家,和我們一樣沒有任何背景(的公司),在互聯網有巨頭情況下,也可以成長起來”。

上市公告書顯示,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為5850萬股。此次IPO的保薦人為中金公司。

UCloud是中立第三方雲計算服務商,在亞太、北美和歐洲等地擁有32個可用區,並在北京、上海等地擁有國內線下服務站,為上萬家企業級客戶在全球的業務提供雲服務支持,間接服務終端用戶數達數億人,客戶包括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教育、零售和製造等傳統企業。

UCloud由優刻得有限按審計的淨資產折股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優刻得有限是由創始人季昕華、莫顯峰、華琨於2012年3月註冊成立。2013年上半年,UCloud曾為實施境外上市而搭建了紅籌架構,2016年考慮迴歸境內A股上市。

UCloud股東結構分散,因此進行了AB類股份結構設置。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季昕華,首席技術官兼副總經理莫顯峰,首席運營官華琨,已共同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三位共同創始人為UCloud的實際控制人,持有A類股份,表決權是其他股東持有B類股份的5倍。

招股書顯示,發行前,季昕華三人共持有UCloud約29.73%的股份,持有64.71%的表決權;發行後,季昕華三人合計持有約23.12%的股份及60.06%的表決權。其中,季昕華將持股12.03%,莫顯鋒和華琨將分別持股5.54%。此前參與融資的投資機構,包括君聯資本、元禾重元、中金甲子、中移資本等,表決權均低於5%。

UCloud招股書顯示,與申報稿相比,2016年至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均有所下調。不僅如此,2019年上半年,UCloud營收同比增速較2016年至2018年有所放緩,同時2018年下半年加大資源投入以及主要產品價格下降,導致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較2018年下降了9.44個百分點,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84.31%。

對於淨利潤下滑的因素,UCloud披露包括,頭部廠商為拓展市場份額進行競爭性降價使得產品降價成為行業常態,2018年下半年對服務器資源進行較大批量的採購和部署,以及下游互聯網行業增速放緩和市場競爭激烈導致該公司市場份額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UCloud選擇的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人民幣,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根據發行價計算,上市時市值約為140.41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為11.87億元,因此,市值及財務指標符合上市規則規定的標準。

UCloud雖然較早就提交了申請,但在註冊期間,該公司對IPO部分方案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發行股數與原先最高發行股數相比,下調了58.10%。與此同時,UCloud也調整了募集資金的數額,由原計劃的47.84億元,縮減至19.89億元,相應的每個項目的分配也隨之減少。

2019年12月9日,UCloud收到證監會出具的《發行註冊環節補充反饋意見落實函》。隨後,UCloud回覆稱,原募投項目的投資金額較大、建設週期較長,收入和利潤的實現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此公司擬調整募投項目。對於項目建設的剩餘資金需求,其將通過再融資、銀行貸款、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等多種方式自籌解決。

新京報記者 梁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