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濟南市鋼城區一村有三名,你知道是哪裡嗎?

濟南市鋼城區西部有個廟子村,西鄰羅漢峪村,東鄰肖馬莊村,北為九龍村,南與高峪村隔山相望。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現隸屬於艾山街道辦事處。據說該村第一個村名叫“鳥氣

””(南蠻子起的),第二個村名叫“興隆莊”,第三個村名叫“廟子”。那為什麼一村三名呢?這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呢。
傳說,清光緒年間,清總兵改擴兵營,修建房舍,四處伐樹。把九龍山附近的樹木幾乎伐光,一天,總兵來到了“鳥氣村”。見村中有一棵大槐樹,又高又粗,枝杈參天。總兵帶人要砍伐。“鳥氣村”人不許。總兵說:此樹野生野長,不歸“鳥氣村”所有。鳥氣村民說:此槐樹本是該村先人所植,是這村的風水樹,本歸“鳥氣村”人所有。雙方爭執不下。於是“鳥氣村”人把總兵告到州府,各說其理。官司打了一整天,也沒評出誰是誰非。天快黑了,州官說:“你們各執其由,都有何證據?”“鳥氣村”人靈機一動,說:“州官大人,我們村這棵槐樹杈中間,常年有一個喜鵲窩,平時外村人看不到,只有我們“鳥氣村”的人能看到。我們讓它什麼時候出現,它就什麼時候出現。外村人根本不知道。這是我們村世世代代的一個秘密。”州官判不好這個案,有些心煩了。聽“鳥氣村”人這麼一說,心裡想著快些結案,於是對雙方說:“現在樹上沒窩,明天如果“鳥氣村”這棵槐樹上真有喜鵲窩,能讓大夥看見,這棵槐樹就判給“鳥氣村”,總兵就不許破伐,否則,照砍不誤。”當時總兵心想,樹上本無喜鵲窩,這樹就該歸我砍伐。州官說罷,見各方沒有異議,拍板定案說道:“要問誰家樹,鵲窩能作主。好,退堂。”

第二天.州官和總兵來到“鳥氣村”一看,槐樹上還真有一個喜鵲窩。於是州官就把這棵大槐樹判給了“鳥氣村”。原來這喜鵲窩是“鳥氣村”人連夜爬上槐樹,臨時搭作而成的,既騙了州官,又蒙了總兵。“鳥氣村”人感到特別高興,認為官司打贏了,是這裡風水好,以後一定會興隆起來。再加上人們早就想把“鳥氣村”這個不雅的村名改掉,於是就改叫"興隆莊"了。
到了清乾隆年間,村裡的老少爺們籌款在村東南建廟宇一處,並有西去新泰、羊流,專往博山、周村的大路穿過。興隆莊廟子東有一家魏氏店鋪,專供來往客商歇腳食宿。四處八鄉過往的人為了方便好記,便把“興隆莊”省略,直接說在“廟子”歇腳食宿的。久而久之,“廟子”村名也由此叫了起來。並且越叫越響,根本也無法改過來。“興隆莊”人根本不接受這個名字,於是放出毒言、狠話:“誰叫廟子打死勿論,誰叫興隆保管(送)酒飯一頓”,意思是力保“興隆莊”的美名。即便是採取了補救措施,廟子村名也至今沒有改過來。幸好“新農村建設”,廟子村蓋小區樓,取了個“興隆家苑”名字,還了興隆莊人的心願。

今天的廟子人在用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智慧、英勇頑強的意志,繪著家園的錦繡藍圖。

濟南市鋼城區一村有三名,你知道是哪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