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莒县果庄檀特山,沂水黄华水发源地

檀特山,又名大仙山,今名大山,位于莒县西北六十里(果庄乡政府驻地西北,沂水县政府驻地东的雪山西南),海拔428米。关于檀特山,地方志乘多有记载。《嘉靖莒州志》、《莒州志》均载:“檀特山,城西北六十里,洛水、黄华水发源处。”《嘉庆重修一统志》第十一册《沂州府·山川》:“檀特山,在莒州西北四十五里。《齐乘》谓之檀头山。旧志:洛水、黄华水皆发源于此。”“洛水,在莒州西北四十里,出檀特山阴。《齐乘》:洛水出檀头山,流入于沭。”“黄华水,在莒州西五里,亦名沙河水。《齐乘》:沙河水首受西湖,湖受黄华诸水是也。旧志:发源檀特山,合洛山诸水瀦为湖,下流亦称灞水,南流入沭。”《重修莒志》:“拉山,在县治西北六区,南为雪山,东为檀特山。”“檀特山,在州西北六十里,《齐乘》谓之檀头山,即络水、黄华水发源处。”上述记载檀特山所处方位基本正确,唯在莒州西北“四十里”或“四十五里”应为“六十里”。《乾隆沂州府志》“檀特山,州西北六十里,即络水、黄华水发源处”的记载也基本正确,而其“(雪山)在浮来山西”则误,《嘉靖莒州志》、《莒州志》均载:“在障流山西三十里,络山之峄下即浮来山,再下为公婆山(东南十五里鹤水北岸亦有公婆山),再下为珍珠山。

莒县果庄檀特山,沂水黄华水发源地


莒县果庄檀特山,沂水黄华水发源地

檀特山西麓,有善寂寺遗址,始建于北魏永熙(532—534)年间,距今约有1480年的历史。善寂寺与浮来山之定林寺东西辉映,并为六朝之名刹。檀特山东北部山顶有老母殿、观音殿,至今香火不绝。

历史上,檀特山的名气较大,莒城西郊大湖村人周兴南在《游檀特山记》一文中说“檀特山,莒名胜也”。至于檀特山的得名原因及时间,不可确知,可能与佛教传说有关。依据佛陀本生故事的传说,佛陀前世为须达那(一译须大拏)太子修苦行时所住的山即为檀特山。佛的前世曾是古印度叶波国国王的太子须达那,从小喜好布施济穷。敌国派八位婆罗门徒到叶波国,向须达那太子乞索叶波国的镇国之宝——须檀延大白象。太子将宝象慷慨相施,国王闻讯大怒,按照国法将太子及 其妻曼坻和两个孩子一起驱逐出国,流放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十二年不准回国。太子携带妻子曼坻和两个孩子向檀特山迈进,一路上仍然施舍不止,将马车、财物、衣服全部舍尽。到檀特山,山下有大水深不可度。妻子劝他等大水退去再过河,太子说父王罚我到檀特山,在这里住下有违父王教诲。太子的诚心感动了苍天,大山倒塌挡住了大水。到了檀特山后,他又将两个孩子施舍给婆罗门徒,最后还要将妻子施舍给天神化作的婆罗门徒。太子的善施行为感动了天神,天神引导婆罗门把两个孩子卖到了父王身边。父王闻讯后,接太子和曼坻回国。后全国臣民拥戴太子为王。敌国被太子的善施行为所感动,主动遣使送归宝象。从此,两国重结睦邻,友好来往。须达那布施不休,直至成佛。从上可知檀特山乃印度佛教传说中的仙山。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从西汉晚期开始,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开始在中国内地传播。佛教传入山东不迟于东汉。据记载,东汉末年徐州已经建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余人”的“浮屠寺”(《后汉书·陶谦传》)。当时鲁南的东海郡和琅琊国都是徐州所属郡国,不可能不受这种大兴佛寺之风的影响①。佛教于晋代传入莒县,东晋时山东出过不少很有成就的著名僧尼,其中有莒籍高僧竺法汰(320—387)、临沂籍高僧竺法深(?—374)等。但这时莒地有无寺庙却无史料可查。南北朝时期,佛教寺庙几乎遍及今山东全境,并且当时的山东佛教已深入和普及到民间。这一时期莒县也出现了不少著名僧尼。安令首,俗姓徐,东莞(今山东莒县)人,我国早期著名僧尼之一。在其影响下出家为尼的女性有200余人,为此又建立了五处寺院。晋东莞(今莒县)人竺僧度为见于记载的最早诗僧。还有梁代高僧释宝亮(433—509),亦为东莞(今莒县)人②。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孝文帝时期,“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佛教空前兴盛。这一时期莒县也建有许多寺庙,据志书记载,浮来山定林寺,檀特山善寂寺,东莞宁泰寺,黄埠寿圣寺,后仲固大宁寺,均系这一时期建筑。昔有谚云:泰山神多,莒州庙全。据志书记载,清末民初,莒县存庙360余座,庙宇之纷繁,可谓盛极一时。

下面详细谈谈善寂寺。善寂寺,又称佛爷庙,因雪山顶有上寺,习惯上对称下寺。周兴南《游檀特山记》记载:“越东皋十余里,行抵山麓,幽谷深邃,大树盘屈,藤萝凌霄,含苞欲吐。岩之阿,涧之曲,石磴荦确,松柏蓊郁。就中佛殿数楹,清敝绝俗。乡人顾余曰:此善寂寺之故址也。”东皋为沂水县城区最高点,县人民医院北邻,今建为东皋公园,园内有标志性建筑文峰塔。由东皋往东,大约十里路程,即到位于雪山南麓的东院村善寂寺旧址。雪山白丁《浅说檀特山》文中说:“下寺应为善寂寺,其地理方位与周兴南描述的相吻合,由此可以断定今雪山山脉主峰大山即为檀特山。檀特山善寂寺旧址现属沂水界,原址在东院村修的水库堤坝之南角。”水库位于东院村东略偏南,水库北山路对过即为雪山梅园,附近有多家农家饭店,特色菜为木柴炖鸡、红烧兔子头等。据一位村民讲,下寺旧址在水库大坝西侧下方的一大块平地处。水库南、东、北三面环山,据周围地形和大坝修筑前的地势看,村民所说可信度极大。水库北岸有一民间自发修建的小型庙宇,称下寺,旁边有多处土地庙类建筑,香火很盛。

《檀特山善寂寺新塑三世化佛大像记》载:“魏永熙中□炎刺史所建也。”据此可知善寂寺创建于北魏永熙(532—534)年间,距今已有近1480年的历史了。善寂寺中原有金代所立的二块石碑:一曰新塑三世化佛大像记,著名的古文学家、滕州军事判官孙复撰文,时任御前碑额官的辽阳人高尚谦篆额并书丹;一曰释迦殿记,金代文坛盟主、书法家党怀英撰文并篆额,高尚谦书丹。可见檀特山善寂寺曾名重一时。如今二碑不知所踪,幸释迦殿记拓片尚存。党怀英(1134年—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金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祖籍冯翊(今陕西大荔),其父纯睦为泰安军录事参军,因家奉符(今山东泰安市),遂为奉符人。大定十年(1170年)中进士,调任莒州军事判官。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工诗文,擅书法,篆籀当时推为第一。今除山东曲阜孔庙《杏坛碑》、《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十方灵岩寺记》由其撰文并书碑外,金代传世的《大金得胜陀碑》、《荣国公时立爰神道碑》、《博州重修庙学记》、《重修中岳庙记》、《灵岩寺田园记》等均由其篆额③。檀特山善寂寺建释迦殿,党氏为其撰文并留下了八个大篆碑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