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再遇你時,心無波瀾。”

有些路走著走著就習慣了。

“再遇你時,心無波瀾。”

我曾經很恨自己。

為什麼別人輕易做到的事情,自己費盡心思也做不成呢?是自己不如別人,還是自己真的沒有用盡全力呢?還是自己一開始所選擇的路就是錯的呢?

於是在不斷探索不斷髮展的過程中,一直糾正自己的錯誤,而這個不斷改變自我的過程是不是應該叫做成長,所以所謂的成長就是不斷失去自己原有的東西而變得人模鬼樣。

我問過自己無數次,後悔嗎?為了所謂的成長而失去應該有的友情和愛情值得嗎?

我想答案是:後悔!但值得!

“再遇你時,心無波瀾。”

後來。

所謂的成長沒有如期而至,反而失去的東西越來越多了,自己甚至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就像那天老闆罵我是廢物。

我閉著眼睛幻想著如何揍他一段,又或者是怎麼用畢生所學問候他祖宗,可現實就是現實,自己必須鬆開緊握的手向老闆賠禮道歉,畢竟他說的沒錯,自己確實挺沒用的。

別以為現實社會真的有那麼美好,它殘酷得讓你顫抖,就像你根本想不到兩個素不相識的人能在一場遊戲中熱吻,就像你根本想不到一滴眼淚能讓你墜入深淵。

所以身在社會只有兩個選擇,要不回家洗洗睡,要不就工作到天黑。

忍忍吧,為了成功也為了見那個人。

“再遇你時,心無波瀾。”

不得不說。

我們在無數個心有餘悸的第一次後,都開始在第二次找到自己的旋律了,可別人只會看到我們最後的滾瓜爛熟。

這個世界就這樣只會追求結果而不會在意過程,沒有人在意你付出多少,只會關注你把這件事做成怎樣,成功一步登天,失敗就遺臭萬年。

別傻了所有人都很忙,沒人關心你努力背後的苦衷,更不會可憐你差點成功的遺憾,他們只要你的結果,而不是你的眼淚。

不過有些事習慣了就放下了,失敗也好成功也罷或許都沒有我們想象中重要。就像那條沒有路燈的路你走著走著就不害怕了,畢竟能回家。

“再遇你時,心無波瀾。”

有很多事情。

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重要,看開一點就好,人生這麼長何必為難自己,比如愛而不得的人,比如夢寐以求的終點。

未來經歷的許多事都會教會我們,曾經所認為最大的困難都不過如此,而時間也給我們每個人以及每段關係都劃上了句號。

就像第一次關閉朋友圈是因情,渴望得到理解與關愛,而第二次關閉朋友圈是為己,斷開所有關係茁壯成長。

希望你們明白,每一次失去以及容忍都是因為自己,而每一次得到以及開心都應該是為了自己。

所以:“再遇你時,心無波瀾。”



“再遇你時,心無波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