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手机号变成“咨询热线”,他勇当基层社区防疫工作的守护者

基层社区人员较为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防控的难点。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在艰难的时刻,越能考验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社区基层干部,黄埔区萝岗街社会事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办公室主任边文革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做好社区防疫工作,当好居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把社区防疫工作做细做实。

手机号变成“咨询热线”,他勇当基层社区防疫工作的守护者

以单位为家 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前线

要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社区防控是重点,必须坚持从社区防控的每个细节做起,筑牢社区防控的“铜墙铁壁”。

边文革是萝岗街社会事务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疫情发生初期,他就意识到社区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认为不管疫情怎么发展,万一传入社区,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一开始他就盯紧社区的防控工作。但因为当时限于信息量实在不多,怎么立马开展工作,成为日常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边文革认为,社区防控的关键点,就是要想法设法阻止甚至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因此,防护物资成为防控疫情的关键。面对工作人员防护物资紧缺难题,边文革想方设法地调动企业、发动亲戚朋友帮忙,到处打电话询问,一有消息即去现场验货,经常三更半夜从萝岗跑到海珠区、花都区、佛山市南海区等地,硬是从“零储备”变成“万罩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前方人员的防护需要。

“他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萝岗街卫计办小钟说:“有天中午12点多,荔红社区值守人员打电话给边主任,要过去处理外来人口进入问题,边主任马上放下只吃了两口的盒饭,驾车出去处理事情了。”

边文革从大年初一开始,白天工作,晚上干脆就睡在办公室,连续奋战十几个昼夜,有时候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时只是打个盹就通宵达旦。他试过凌晨带队“三人小组”到锐丰广场,协调核实武汉来穗人员健康情况等,切实用“坚守”守出群众的安心,守在街道,守住群众健康。

手机号成“热线” 切实把防疫工作做细做实

由于边文革在街道具体负责卫生计生工作,疫情发生期间,需要对接很多工作,他的手机就响个不停,手机号甚至成了咨询的“热线电话”,平时手机两天充电一次,现在是一天充电三次。

边文革边干边学,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吃透的基础上,结合街道实际,牵头制定了街道防控工作方案;同时为更好指导一线,精炼提出街道防控工作指引,确保防控措施到位、防控力量保障到位。截止到目前为止,萝岗街确诊病例为0。

据了解,萝岗街一共有7个社区,其中5个城市社区,2个转制社区。萝岗街处于原萝岗区的中心地带,工商业比较发达,外来人口较多,疫情防控压力也较大。

边文革针对萝岗街的实际情况,把全街的防控工作进行细化,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社区就是一个严防死守的大网格,同时针对不同社区,拟定不同的防控重点:像萝岗、萝峰这样外来人口较多的转制社区,“必须外防输入,把好进村第一关。”像科城、罗兰这样以住宅小区为主的城市社区,“要重点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服务管理。”

自疫情发生以来,边文革眼睛始终死死盯着萝岗街最大的社区新福港社区。新福港社区辖内来穗人员比较集中,其中湖北籍来穗人员就超600人。随着返工潮来临,新福港社区的抗疫任务变得非常严峻。边文革数次到该社区,与社区干部一起集思广益,及时研究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强调“盯紧、控牢、关爱”的工作思路。及时安排6个排查小分队,每个分队由3人组成,发动辖区内的党员干部为主,挨家逐户进行上门核查,落实社区部署的各项防控措施,负责防控期间收集和联络湖北籍人员、职工群众的各类需求,联系协调医疗服务、隔离服务、生活服务和其他服务,做好劝导、沟通协调工作,切实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同时,社区主要负责人全天候在职在岗,设立党员责任区,落实“五个一”防控措施和服务,全方位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截止目前,新福港社区疫情防控井然有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只是做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应该做的事情,”边文革说:“在其位,谋其职。实话实话,做基层工作是累、是辛苦,有时候甚至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但我要多运用同理心,及时调整心态,作为一名部队出来的人,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我要迎难而上,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社区的防控事务很多,每当遇到一个问题,都要想尽千方百计去对应解决,把问题解决好,为社区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缪璟 何瑞琪 通讯员 李建均、刘南、李雨云


转自:广州日报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