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在後來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到他們就心裡難過。--《致女兒》王朔書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似乎,與父母的關係,總是如此的變更,同父母的關係,從沒有說親密,更多的是一種成熟後的自我懂得。

其實,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所謂的親密建立,需要經歷三個過程,唯有經歷如此,才能讓我們真正感受愛帶來的親密關係,而並非所謂的責任。

這三個過程分別是依戀期,判離期,歸依期。同時也是,付出-思考-回報的一個過程。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全部

漸漸地,我們似乎有了翅膀,想要脫離某種束縛,制約。

成人後,我們變成了他們,走過了他們的過程,明白了,原來我們身上一直有他們的影子,看著他們漸漸老去的身影,溼了眼眶。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1.依戀期:你愛我,我知道,最早開始恰恰是我最不懂事的時候。

小的時候,不明白很多事,爸爸媽媽總是很忙,我以為,人不是爸爸媽媽生的,而是國家生的,生下來就放在保育院中。

每次需要別人指給我,那個正在和別人聊天的人是你爸爸。那個每天晚上八點以後才到家,早上七點就走了的女人是我媽媽。

那個時候,他還不懂什麼是生活,只是從來沒有感覺到所謂的來自父母的愛,缺少陪伴,對父母,沒有建立起基本的愛,愛的匱乏,讓他覺得那些和父母表達愛的人都是矯情。

其實,我有此同感,看王朔的文字,讓我感同身受的紅了眼眶。

小的時候,父母是醫院的,他們總是很忙,總是將我扔在姥姥家,從我記事起,就是姥姥帶的,我吃在姥姥家,睡在姥姥家,有時候跑在醫院走廊裡求在乎,被父親呵斥完,年幼的我,哇哇大哭,被父親像提小雞一樣的提回姥姥家。他們確實是陌生的,我努力了,似乎無用。

王朔在書中和女兒說,知道你小時候我為什麼愛抱你愛親你老是親得你一臉口水?我怕你得皮膚飢渴症,得這病長大了的表現是冷漠和害羞,怕和別人親密接觸,一挨著皮膚就不自然,尷尬,汗毛倒豎,心理喜歡的人親一口,拉一下手,也臉紅,下意識抗拒,轉不好可能變成潔癖,再轉不好就是性虐待。

愛撫,疼愛,這種最初的愛,恰恰是同孩子建立親密感情最微妙的方式,我雖沒有王朔說的那麼嚴重,不過,因為母親生我時太累,工作原因,生我前依然在工作,產後沒奶,我並沒有感受過基本的來自母親身體的味道和愛意,所以,我對父母也同樣是疏離的。

在我內心的排序,姥姥的位置是要高於父母的。

姥姥總是和我說,你得愛你的父母,他們把你養大不容易。

是嗎?我記得的是姥姥養大我不容易,並非是他們, 長大後,我漸漸明白了他們也是生活所迫,可是,他們的這種行為,已經讓當初幼小的我形成了一種習慣,

或許我明白,但是我改不了。

錯過了,終究是錯過了。

他們在最需要付出愛的時候,因為種種藉口吝嗇了。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2.判離期:所謂的發聲期,不過是我們藉著事由發洩著當初的不滿

父母對孩子,總會加之管教!可能是打,可能是說教,總是是他們認為的對的狀態。

如果你不曾讓我感受過愛,那麼你的管教和老師,和外人有何區別?父母又何曾停下種種去想過這個問題,所有的服從不是來自壓制就是來自愛,與父母而言,是愛,與老師而言,是壓制。

很多父母,都會責怪孩子叛逆,不懂事,白眼狼,可曾想過,孩子,你們真的讓他感受到了來自你們的愛嗎?

當孩子開始稍微長大一些,你們又打著家長的旗號出來管教!為什麼要接受,僅僅只是你們眼中的為你好?

王朔講了一個判離期,忍不住和母親吵架的故事,故事很小,是母親管教他的女兒,方式不對,女兒不回來,母親從頭到尾都沒反省過自己的問題。這激起了他的憤怒。

他吼”一家人誰對誰真抱有壞心想害人,嘴上不好就是不好,就是全部,不要再跟我提好心這兩個字。“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理解和尊重,把他當個人,父母跟老師一樣,那要父母幹嘛,還能信任她嗎?咱們不親密不知道嗎?咱們之間應該客氣,你不要再對我品頭論足,頭髮長短,穿什麼衣服,一天吃什麼,我什麼時候半夜給你打過電話你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替別人想想,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剩下的話,他沒往下說,因為他知道,這對現在的母親,這個老人,就已經足夠刺激了。

他心裡想說的後面的話是,你過去不當回事,獨來獨往,不可能今天想要兒子了,就來一個兒子,血緣關係不代表一切,你從來不付出,照樣什麼也得不到,沒有誰天生對誰好的。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這裡說的付出不是金錢,對孩子而言,是沒有金錢觀念的,是愛意。

然而,其實我們大多數父母,對於孩子的初期付出,都停留在金錢上,他們會說,是金錢束縛了他們的手腳,讓他們脫不開身。

我為了養大你,不得不如此。等等。

這也是這一輩,叫囂著孩子不懂事,不成器,白眼狼的根本原因。

父母從沒讀懂過孩子的叛離,只是從中感受到憤怒,生氣,難過。覺得白養了。

這感覺或許也等同孩子小時候,讀不懂父母的辛勞,他們從中感受到的是孤獨,不安全,悲傷,覺得自己不受待見。

這是個循環,週而復始,逃不掉的怪圈。

其實事情的背後皆有因果,而我們的眼中僅僅停留在表象,反應出的情緒也僅僅是表象,如果說他考慮了孩子為什麼這麼做的事情,那麼就不會有那樣的表象反應。

孩子尚且可以說不理解,父母真的不理解嗎?他們是不願意對於孩子判離期親密關係的修復做改變,與他們而言,孩子不需要理解,孩子的訴求不需要懂,他僅僅是個孩子,從沒有反思過孩子想要藉此表達什麼。

很遺憾,他們再次錯過了。

在青春期這個能夠給予糾正的時段,他們選擇視而不見,或者本能自我出發,忽視孩子的反應訴求,沒有進行反思,因而孩子終究是那個白眼狼一樣的孩子,父母也終究不懂,倔強的身影后那個孤獨,缺愛的少年。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3.歸依期:時間是一個長的循環,孩子的回報是當初結下的果。

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這裡長大後的孩子會形成三種不同的回報樣子。

①白眼狼式,不忠不孝型的。

如果前兩個階段沒做好,最差的孩子,會形成不忠不孝型的,自私自利,全然不孝,不願意贍養老人,認為老人是累贅,甚至不願意管,理由給的也很簡單,她就沒養我小,憑什麼我要養他老。

在《情滿四合院》裡面有一個場景,老兩口年輕的時候,對孩子表現的很不好,家裡有口吃的,都先顧老人自己,對於孩子而言,他們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分了房子之後,他們悄悄在夜晚搬了東西,連夜都走了。

這是孩子的錯嗎?其實不然,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孩子,父母沒有付出愛,至少孩子沒有接收到,那麼自然,他們收穫的也只能是寒心。

② 心不近,不過長大了明白對父母有責任

小時候沒有感受過愛的,心裡自然是缺愛的。

長大後,明白了對於父母是有責任的。

王朔長大後,對父母很不好,這個不好是體現在語言上的,他總是對於父母的管教很生氣,忍不住要懟,而每一次在母親氣哭之後,他就有些懊悔。

他總是忍不住對年老的父母惡,其實這是他潛意識對於父母幼年時對他傷害的一種發洩,儘管他知道那是他的父母,他應該尊敬,對他們好,可是他無法剋制,一開口對他們就沒好話。

長大後,社會道德教會了我們很多,我們也漸漸成為了大人,是社會成長教會了我們對父母的責任,而並非家庭愛意教會如此。

對父母依然是疏離,客套之外,記得,哦,我得贍養他們。僅此而已。全然缺愛。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③ 愛意成長下,對父母感恩,有贍養責任。

在愛意成長下的孩子是幸福的,他感受過父母的愛,也明白父母與他而言意味著什麼,當孩子長大後,也自然如同烏鴉反哺,對父母懷有感恩(這裡所言的愛意,不包含過度溺愛,過度溺愛,其實也是一種傷害,孩子缺乏責任心,也是父母過度造成的孩子品德早夭)

王朔書中說,母親,在反思後,對他妻子說,要抽時間多陪孩子,說他就是小時候她不常在,所以現在對我們這個樣子。

這是第一次他覺得母親表現出反思,反思自己當初的缺失,這也讓他讀出了母親對於他的愧疚。

母親的這話,讓他感動,也讓他似乎記起了年幼,父母也曾有陪伴在他身邊的時候,那一刻,他感覺有爸爸媽媽真好。

他割闌尾的那個晚上,十一歲,304醫院。剛動完手術。

他們站在床頭,剛下班的樣子。

母親用一隻細嘴白瓷茶壺喂他雞蛋湯。

父親替他驅趕差點咬了他的狗。

記憶緩緩流過,原來自己也曾被愛過,只是,自己也似乎,太過偏執,忽視了一些細節。

每個人的判離期不同,有的可能要到失去後,才會醒悟,我們大多數,是在成年後,亦或自己當父母后,慢慢站在同樣的位置,看懂當初的父母,原來,我們也帶著他們的身影。

人的一輩子,與父母的關係始終都是漸行漸遠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歸,人生只剩歸途。

在父母真正離開我們的那一刻,我們才正在感受到孤獨。

忘了在哪裡看過的,姥姥去世後,媽媽在孩子肩頭哭著說“媽媽,再也沒有媽媽了!”

在的時候不珍惜,走了之後才痛苦,才覺孤單。

父母與孩子的一輩子,真的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過程,小的時候我們不懂他們,青春期他們不懂我們,成年後,在飛速的時光裡,好像什麼都來不及了,我們在飛速的時間裡,才看懂他們,也終究會失去他們。最後我們也成為了他們。

人生啊,好一個輪迴。

父母與孩子,是最親密而又最疏遠的一種關係。

想來,傷感!思此,唯有珍惜!

父母與孩子,終究有愛,也終究不會表達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