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在過去的2019年,德雲社可謂是甚不太平,前前後後,大大小小,社員們暴露出了諸多問題。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2019年4月份,德雲社被旗下“鶴字科”弟子吳鶴臣的事情,腦出血、“百萬籌款”、“有車有房、有醫保”等等扎心言論,遍佈網絡,攪動起風雲。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德雲社被網友的“亂箭”所傷,原本與德雲社並沒有任何關係的“黑料”,使得德雲社生生被“黑上熱搜”。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情理上郭德綱有著不可推卸的原因,但是德雲社旗下4百多人的管理,早就更換了“言傳身教”的制度,更多是趨近公司的管理。

2019年5月份,張雲雷“包袱失德”繼續熱搜前排預定。雖然是道歉聲連連,但是依舊不能滿足“激進者”的意難平。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同年11月份,張雲雷以前的段子再次被扒出,大家“棒殺之聲”更加強烈。但是非黑白,誰能能過一語定論呢?

對於德行的操守,單輪包袱而言一定是有錯誤,但是我們知道歌曲中的“情與愛”是假的,電影中的“爭與搶”是假的,唯獨對於舞臺上相聲的表演形式,直言不諱說成是“真的”。

何以用“雙標”來降維度打擊這個行業,何以至此?

2019年12月份,岳雲鵬專場“哭”又成為德雲社的“熱鬧”。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戲多、愛哭鬼、博同情,再一次成為岳雲鵬的標籤,岳雲鵬的回應也是簡單明瞭,只想將更圓滿的表演先給大家,以後改掉愛哭的毛病。

這其中“開心最重要”更為關鍵,對於某些人而言,聽相聲的目的是什麼,若不是抱著“開心”去聽相聲,這市儈之心,當真是昭然若揭。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字句修辭、言語頓挫。演員的微表情,若是真的是“挑骨頭”,單拉出某一項都是“黑料來源”的鐵證。

但我們聽相聲,看自己的角兒表演是尋快樂而來,而不是尋不自在。

郭德綱先生在臨近年末的時候,在自己的微博寫道“士讀於廬,農耕於野,工居於肆,商販於市,各安生業,共樂承平。”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關注郭德綱先生微博的人,都知道他大多數在抒發自己情感的時候,都有種讓人捉摸不透的感覺。

但這一次的發文,結合社員們接二連三發生的事兒,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郭德綱先生所表達的意思:“各司其職,各謀其位,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反諷了那些動不動就使德雲社受到“無妄之災”的輿論造起人,動不動就用言論與評說抨擊吐槽指責的網絡鍵盤俠。

郭德綱先生在《以德服人》中講過這樣一段話,“有些人就是見不得你好,就想弄你一下,他不管你死了他是否能紅,只要你別紅,他就開心了”

那麼大火的德雲社背後,究竟是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

那麼大火的德雲社背後,究竟是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

除了早年間的一些“恨與怨”,成為了如今德雲社的一些負擔。如今的相聲行業如日中天,已經開始“出圈”了。

岳雲鵬成為影視劇中的“搶手人物”,如今郭麒麟更是“聲名鵲起”。一部《慶餘年》為郭麒麟立穩了影視圈的腳跟。張雲雷,雖然是“黑料”重災區,但也是資源富饒區。

德雲社大火,動了誰的“奶酪與麵包”?郭德綱發文意在“反諷”誰

但這就分享娛樂圈固有的資源,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種道理大家也都懂。資本市場的“蛋糕”被傳統行業所搶,自然有一些聲音開始“聲討”,不過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問題。

德雲社的浪潮翻滾而來,抵擋住前進的速度,卻不能擋住它奔湧的趨勢。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留言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