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外國人永久居留中國?最需兩種人:高端人才,外國姑娘

大國胸襟,當以海量。

作為大國,中國遲早要開放國門。近日,相關部門突然宣佈,中國開啟外國人永久居留中國的政策。一時之間,應該引進什麼樣的人,舉國關注。

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社會管理升級,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時,中國男多女少,性別比例嚴重失衡,未來更需要在兩大軟性領域加大引進力度。

廣開國門,引進全球頂尖人才;

富強繁榮,吸引更多全球女性。

十幾年來,羅天昊一直致力推動中國開放生育,並最終敦促國家落實政策。自產人口最佳,不過,鑑於人口成長週期長,適度引進可作為輔助政策。

簡言之,中國急需兩種人:高端人才,外國姑娘。

搶人才:先爭取華人歸國,再爭取國外人才

中國正處於產業升級,創新驅動的關鍵時期,急需實現人才升級。

為此,國家設立了移民局,其中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引進國外高端人才。

當下國內搶人大戰,如火如荼,但是,這更象是窩裡橫。中國更需去國外搶人才。當然,首先,本國人才要人盡其用。

美國成為全球領袖,某種程度上在於其成為全球人才最大流入地。二戰期間,歐洲強國人才不停流向美國,愛因斯坦就是這個時期從德國移民美國。和平時期,全球各地人才都流向美國,美國因此成為最大的全球人才收割機。

中國能否也能像美國一樣,成為全球頂尖人才收割機?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此前一直處於高速發展之中,雖然近年增速略回落,但年均6%以上的增速,廣泛的機會,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大。

海外搶人才,兩步。一是吸引海外華人回來,二是吸引其它國家人才來中國。

近年來,中國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留學生歸國潮,截至2017年底,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313.2萬人,其中2017年回國48.09萬人。而改革初期的1978年,歸國人員僅幾百人。增長几千倍。據相關統計,大約每7名海外留學生中,就有6人回國,而在十年前,只有一人回國,局勢完全逆轉。中國出現歷史上罕見的人才迴流潮。

歸國海外人才,曾對中國的歷史進程,造成了巨大影響。

近現代歸國留學人才代表(自然科學工作人員)

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最需两种人:高端人才,外国姑娘

這些理工科留學歸國人員,使中國的科技實力加速了數十年,是中國科技現代化的功臣。

近現代歸國留學人才代表(社會工作人員)

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最需两种人:高端人才,外国姑娘

這些從事社會工作的歸國人員,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是中國現代化的功臣。

當下,國家推動了 “千人計劃”,各地也開展了引進海外歸國人員的高潮。杭州成為海外人才淨流入率第一城,這裡不僅民營資本發達,擁有阿里巴巴和網易等新興企業,還有中國最為財雄勢大的民營西湖大學。武漢、鄭州、成都等城市在搶人大戰中,也成績顯赫。

據美國方面統計,中國大陸出生的具有博士學位的在美人數為12.4萬,佔全美博士學位移民的16.4%,居第一位,在其它國家的也不少。

前年中國已成立移民局,未來,應該對海外高技術人才,實行更寬鬆的政策。

第二步,是華人之外更廣泛的群體。

第16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發布了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前十名為上海、北京、合肥、青島、深圳、杭州、蘇州、成都、南京、廣州。

中國已經在2016年加入了全球移民組織,希望能吸引越來越多國際人才加盟。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

國家興盛,是留守者和海外歸國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

就本土人才而言,中國逐步實現了諾貝爾獎的突破,但屠呦呦老年才獲得諾獎,是喜劇也是悲劇。當下中國大學生在校人數全球第一,優勢巨大。希望未來更多喜劇。

海歸孫逸仙創立民國,做成千古大事。

沒出國,留守的毛潤之同樣雄霸天下。

重點不在於海外海內。關鍵是:

捨得奮鬥終身嗎?敢於誓死力拼嗎?

留住本土人才,吸引海外華人,引進外國人才,三管齊下,不可偏廢。

引進海外人才,但也要用好和善待本土人才,這是根基。

具體政策建議:

推出華人卡,海外迴歸博士以上學歷可以永久居住。

同時,特別強調善待本土人才。廢除戶籍管制,讓人才自由安定。

吸引女性移民:東南亞為主,兼顧歐美

智者謀於未來。

從表面看,中國部分大城市房價狂飆,似乎青年過剩,但是,不能只看眼前,不用十年,中國將成為一個青年奇缺的國度。

長期推行的計生政策,致使我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轉變。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0-14歲人口占人口總量的33.6%,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下降到16.60%,不到三十年竟降低一半以上。兒童少,老人多,中國已成全球最大老人之國。人口結構畸形。

2010年,羅天昊十年前即預見到中國遲早要暴露人口的問題,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呼籲中國開放計生。與易富賢等一起,致力於推動中國廢除一胎化政策,但是,中國青年既受高房價之壓迫,又無適度社會福利托底,內外交困,鑑於此,羅天昊從2012年起,就呼籲獎勵二胎。還有第三步。應急之策,是在廢除計生並獎勵生育的同時,適度開放移民。以東南亞為主,女性為主。

中國不僅總體青年少,而且男女不平衡。男多女少。

2018年末,中國男性人口71351萬,女性人口68187萬,男女比例為104.64:100,男性比女性多出3164萬。

人口大省多廣東,男性比女性多500萬以上。

連吸引巨量女性就業和生活的直轄市,都無法避免男多女少。盛產美女的重慶也是男性略多。天津更是重災區,男性比女性多出100萬。

吸引移民兩大重點。一是文化和種族,東南亞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同文同種,不會引起信仰和文化危機。二是性別結構,以女性為重點。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基本達到全球中等水平,在亞洲僅低於日韓和文萊、新加坡等極少數國家。但是相對東南亞多數國家比較優勢明顯,收入水平和社會發展程度,全面領先。

部分東南亞國家2018年人均GDP

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最需两种人:高端人才,外国姑娘

移民具備梯度性,中國處於全球節點位置。中國比歐美落後,比東南亞多數地方發達,對於東南亞青年來說,暫時不能去歐美,中國也應該是不錯的選擇。菲律賓女傭進入中國,只是東南亞女性大規模進入中國的開始,高潮尚未來臨。

同時,數據也支持,東南亞青年移民,應該以女性為主。

東南亞“中華文化圈”六國女性比例(2016年)

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最需两种人:高端人才,外国姑娘

*(六國女性佔比超過50%以上,女多男少)

越南、老撾,緬甸等國不僅與中國人文接近,而且女多於男,是亞洲著名的女兒國。

在高峰期,女性比男性多出數百萬以上,近年越南新一代男女比例逐步平衡,當下女性仍比男性多出100萬左右。

緬甸也是女多男少。2014年的人口普查,緬甸男女比例為93:100。5000萬總人口中,女性近2700萬,比男性多近200萬。

就發展水平而言,中國高於多數東南亞國家,具備移民梯度。

就性別比例而言,中國男多女少,東南亞部分國家女多男少,性別互補,具備大規模引進女性的基礎。

數據支持以東南亞為主,以女性為主的移民結構。

概言之,開放東南亞移民,雙搶:搶青年,搶姑娘。

歐洲的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拉美的部分國家也是女多男少,並且,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領先部分歐美國家,對這些國家女青年有吸引力。

部分歐洲國家2018年人均GDP

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最需两种人:高端人才,外国姑娘

*(從數據看,中國高於這些國家)

部分拉美國家2018年人均GDP

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最需两种人:高端人才,外国姑娘

*(數據表明,中國比這些國家富裕)

歐美部分國家不僅女性富餘,引進中國便利,而且熱情自由,幾乎不收彩禮,善。

本次疫情期間,眾多外國女性停留武漢,據傳,其中很多已經與中國小夥結緣,國家幸事。

政策建議:

1, 開放國內生育,並且獎勵生育多胎。

2, 對於國外女性進入中國學習和工作,放寬條件,對於中國男性與外國女性結婚,給與放行,簡化手續,甚至獎勵。

3, 對於非法進入中國的國外女性,只要與中國男青年生子,可入籍中國,不予遣返。

本文來源:羅天昊國與城(ID:luotianhao99),在此致謝,歡迎關注。

(感謝原文作者及發佈媒體為此文付出的辛勞,如有版權或其他方面的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政研院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END

“世界工廠”富士康復蘇記:招工獎金一路攀升 產能僅恢復60-70%

工人短缺 供應鏈卡殼 建築工地復不了工誰更著急

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最需两种人:高端人才,外国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