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這是「我黨我軍」系列的第20篇文章

早上送兒子上學,碰到樓上的小朋友森森,他跟奶奶一起出去買菜。

森森非常有禮貌,大院裡的大人都和他熟悉,他逢人就打招呼,胖胖的小臉永遠綻放著笑容,他是我們大院裡的天使。

但今天,11月27日,是個特殊的日子,見到森森,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森森”,共和國年齡最小的烈士,“小蘿蔔頭”宋振中。

很多朋友未必知道,“小蘿蔔頭”只是宋振中烈士的“外號”,並不是的小名,他的小名叫森森。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小蘿蔔頭”宋振中烈士唯一的照片,那時他8個月大,隨後淪為囚徒

1949年9月8日,在重慶白公館旁的松林坡,小蘿蔔頭犧牲時只有8歲,同時遇難的還有他的父母,宋綺雲烈士和徐林俠烈士。

1949年9月至11月,國民黨反動派在潰逃前夕,對關押在軍統在重慶的數個集中營,如白公館、渣滓洞、松林坡等處的革命志士實施了系列大屠殺。

解放後,挖出的死難者遺骸,就有331人。

這其中,既有我黨同志,也有民主人士,既有楊虎城、黃顯聲、羅世文、車耀先、江竹筠、許建業、陳然等等著名烈士,也有不少是普普通通的革命者和革命的同路人,他們是教師、學生、記者、工人、農民和游擊隊員。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解放後,宋振中烈士一家的忠骸,被挖掘出來

而且除了8歲的“小蘿蔔頭”之外,還有至少6名無辜兒童,在此殉難,被喪盡天良的國民黨特務殘忍殺害。

以年齡大小為序,他們是:

13歲的蒲小路,男;

8歲的楊拯貴(楊虎城將軍之女),女;

3歲的王小華,男;

1歲零3個月的卓婭(小說《紅巖》中的“監獄之花”),女;

1歲的王幼華,男;

9個月大的蘇菲婭,女。

我稱他們為“孩子烈士”。

他們中,除了蒲小路,所有人,一出生,便生活在黑暗的牢室裡,從沒見到過高牆外的世界,直到被黑手扼殺在高牆之內。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11.27烈士的忠骸

小蘿蔔頭是被國民黨特務刺死的,連捅數刀,楊拯貴是被掐死的。

蒲小路烈士的童年,可謂悽苦。6歲就死了親媽,續絃的後媽經常毒打他,親爹也不要他,把他賣給地主家當放牛娃,最後成了重慶街頭的小乞丐,又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給官長當勤務兵。不小心摔碎個水罐子,官太太沒頭沒臉照著死裡打,小傢伙頂撞兩句,就被扣上紅帽子,說是“小某某黨”(你懂的),送到了渣澤洞。

在這裡,這個沒人要的野孩子,成了“黨的孩子”。大家都同情他、關心他、愛護他,像對待自己的弟妹、子女一樣。還找來鉛筆,用草紙釘成練習簿,教他學習文化,識字和算術。

敵人用機槍掃射時,他僥倖活下來,卻被特務發現,用衝鋒槍殺害。1950年,蒲小路被評定為革命烈士。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11.27烈士的忠骸

卓雅的父親是川東臨委書記王璞烈士,母親左紹英,由於劉國定和冉益智這兩個狗叛徒的出賣,懷著七個月大的卓雅,鋃鐺入獄。

孩子早產在監獄裡,國民黨反動當局毫無絲毫憐憫,一切全靠難友們賙濟。

有從同志們身上剛脫下來帶有體溫的絨衣,有從被窩裡抽出來熱烘烘的毛毯,也有做尿片墊的舊襯衫,有嶄新的毛巾,有完整的罐頭,也有用了多半還剩下小半桶的奶粉,還有草紙,一小瓶白糖,兩角錢的獄中“代用券”,小紙包的魚肝油……

1949年11月27日晚,卓雅母女,同時遇害。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11.27烈士的忠骸

母親和孩子同時遇害的,還有蘇菲婭母女,面對9個月大的女嬰,國民黨特務也沒有任何心慈手軟。

蘇菲婭的母親彭燦碧烈士,臨死前,緊緊地把孩子摟在懷裡,試圖用後背抵擋特務的子彈,誓死保護孩子。母親犧牲,孩子僥倖逃過一劫。可當特務進入牢房補槍時,發現小蘇菲婭還在動,於是拔槍就要扣動扳機。

見此情景,腿部受了傷的獄友羅娟華,硬挺著坐起來,以帶血的身軀為孩子擋槍,想用最後的掙扎,保住這個9個月的孩子。

可國民黨的這幫惡犬,在殺害羅娟華烈士後,拖開她的遺體,對著蘇菲婭,連開數槍!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王小華、王幼華一家四口

蘇菲婭是渣澤洞大屠殺中,最小的殉難者。

此外,還有王小華和王幼華,當著他們父母的面,特務用刀戳死了王小華,又掐死了王幼華,然後開槍打死了孩子的父母,王振華烈士和黎潔霜烈士,一家四口全部罹難。

為什麼這麼幹呢?

就是要讓你作為父母,心疼到死,死不瞑目!

國民黨特務在殺害宋振中、楊拯貴烈士的時候,也是這麼幹的。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新中國成立後,宋振中烈士的忠骸,被從地下挖出時,大家發現他的兩隻小手,在胸前死死地握著,當把他那已經開始腐爛的小手,輕輕打開的時候,發現裡面攥著的是一枝短得不能再短的紅藍鉛筆頭兒。

七十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如果這些孩子烈士,都還活著,也已經是耄耋老人了,含飴弄孫,幸福的一大家子。

今天我看到我們樓上的小森森,就想起宋振中烈士,想起渣澤洞、白公館的7位孩子烈士。

我已為人父,已過不惑,從研究宋史,到研究中國革命史,史料看得多了,早已是鋼鐵心腸。但每當想起烈士們,特別是這些孩子烈士,我都會控制不住我的眼淚。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畢竟我的孩子,也跟宋振中、楊拯貴差不多大。

跟樓上的森森打完招呼,下樓的時候,我已經熱淚盈眶,兒子小手牽著我的大手,問我:

“爸爸,你怎麼哭了?”

我說,今天冷,有點風大.

好了,我寫完了,請大家轉轉,好嗎?

為了這些孩子烈士,為了我們當下的幸福,也為了那些桀犬吠堯的無良媒體和國民黨孝子賢孫和便宜子孫。

最小的才9個月大!國民黨潰逃前,究竟死了多少個“小蘿蔔頭”?

打著“化悲痛為力量”的旗幟,解放軍橫掃大西南,何時能犁庭掃穴呢?

或許還要為了什麼,我腦子已經一片空白,大家想吧?

又:感謝我的老朋友@鋼鐵時代2011,百忙之中,畫了這幅題圖,還一早給我發微信。提醒我今天這個特殊日子,是不是該寫點東西,紀念下11.27烈士?

我也想到了,況且公眾號好久沒寫了,腦子有點生鏽了,寫的軍統、中統的下篇卡殼了。

可是下午送孩子上學,我回到家裡,寫這篇的時候,一氣呵成。原因很簡單,為人父母,我的孩子也和這些“孩子烈士”差不多的年紀,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他們的犧牲換來的,我應該,也必須為他們書寫歷史,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我欠他們的。

很有趣的是,下午我寫文章的時候,跟老友鋼鐵時代2011相約,我寫完,你畫完,竟然同時完成。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題圖(作者:鋼鐵時代2011)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