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人被斬首後,還會有意識嗎?法國科學家做了實驗:眨了11下眼睛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吾愛吾師,當更愛真理。在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心中,有時候真理比生命更加重要。

富蘭克林曾經為了做關於閃電的實驗,不惜在雷雨天時手執作為引線的風箏爬上屋頂。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藥的成分曾經把親人和自己搞得死亡和殘廢。

科學界中從來就不缺為了真理而獻身的科學家,今天我們要講的也是一位在生命盡頭仍然不忘科學事業的偉大科學家。

人被斬首後,還會有意識嗎?法國科學家做了實驗:眨了11下眼睛

“叛逆”的化學家

上中學時,我們接觸到化學這門科目的,都一定會聽說過拉瓦錫這位大名鼎鼎的化學家。

拉瓦錫,全名安託萬·拉瓦錫,出生於一個法國的律師家庭。原本,家裡人希望他能夠子承父業,同樣成為一名律師。

但是拉瓦錫不斷顯示出對化學的熱愛,儘管在1761進入巴黎大學法學院並順利取得律師資格後,他在課餘時間經常跟隨老師學習化學知識。

當時,歐洲的化學研究還比較原始,化學界充斥著很多錯誤的學說。當時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對“燃燒”現象的本質的解釋。

一般認為,17世紀的貝歇爾和施塔爾共同創立了燃素說的理論。由於缺乏準確的實驗結果的支撐,他們延續了很多古希臘關於化學的矇昧見解。

簡單來說,燃素說把火焰看成了一種神秘的、必要的物質,是由於火焰促成了化學的各種反應。

當初,為了駁斥廣為流行的燃素說,拉瓦錫做了一系列的嘗試。在著名的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中,拉瓦錫成功證明了空氣中含有氧氣和二氧化碳等多種成分。

拉瓦錫用自己的一大堆實驗結果為理論基礎,在1789年發表了《化學基本論述》,闡明瞭元素的一些基本概念。這本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受到一些年輕化學家的追捧。

到了1795年的歐洲,化學界對基礎的化學知識瞭解得更加深刻,拉瓦錫的理論廣為接受。拉瓦錫就這樣成為了早期的“化學之父”。

人被斬首後,還會有意識嗎?法國科學家做了實驗:眨了11下眼睛

名利中的風暴

當時的法國是一個強大的封建王國,國王從“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始,就不斷加強中央集權。路易十四不但重視政治,他還非常關注國內思想文化的統一。

因此,代表國家權威的法國皇家科學院成立了。在那個時候,加入法國皇家科學院是一件莫大的殊榮,除了能獲得權威的認可、尊貴的地位,還能得到優渥的工資。

作為傑出的化學家,拉瓦錫在25歲就成為了法國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同時,功成名就的拉瓦錫還在政府中擔任了包稅官的職務。

所謂包稅官,據說是拉瓦錫向包稅局政府投資了50萬法郎的鉅款換來的,拉瓦錫也因此得以承包對食鹽和菸草這兩大重要徵稅商品的徵稅權。

拉瓦錫通過“賣官鬻爵”擔任的包稅官撈取了大量錢財。

可是,一件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歷史大事件在之後爆發了。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了。當時的法國受到美國獨立戰爭民主意識的影響,又恰逢法國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法國末代皇帝路易十六無力控制局面,終於在召開的三級會議上引發了新興資產階級和底層市民階級對皇帝的強烈不滿。

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眾攻佔了巴士底獄,標誌著法國大革命徹底爆發。

革命使得法國社會上下都陷入了動盪,也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得以渾水摸魚。

當時,法國革命黨的一大領袖,也就是名畫《馬拉之死》的主人公馬拉,早年因為想進入法國皇家科學院,發表了《火焰論》的論文。

但是這篇論文被時任會長的拉瓦錫看到後,嘲諷馬拉的研究根本沒有學術價值。馬拉從此懷恨在心,在革命成功得勢的馬拉決定報復拉瓦錫。

人被斬首後,還會有意識嗎?法國科學家做了實驗:眨了11下眼睛

馬拉煽動人們對皇家科學院的仇恨,把封建皇權和科學研究捆綁在一起,直接把矛頭指向拉瓦錫。

當時的拉瓦錫不僅是一名科學家,他還是政府的議員,在這個風雨飄揚的時刻,他無疑是樹大招風。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一名科學院的科學家佛克羅伊同樣嫉妒拉瓦錫的地位。佛克羅伊跟革命黨人的關係密切,他一手策劃瞭解散皇家科學院的陰謀。

因為拉瓦錫始終不願意躲避這些風險,隨著革命形勢的越演越烈,他將迎來悲慘的命運。

1793年11月28日,拉瓦錫被捕入獄。執政政府不理會社會上對釋放拉瓦錫的請求,執意判處拉瓦錫死刑。

人被斬首後,還會有意識嗎?法國科學家做了實驗:眨了11下眼睛

臨終實驗

當時,為了高效處理革命中大量的死刑犯,約瑟夫·伊尼亞斯·吉約坦醫生髮明瞭後世聞名的“斷頭臺”,末代皇帝路易十六就是死於這種刑具之下。

拉瓦錫也被判處用斷頭臺處死的刑罰。

當時,民間傳聞拉瓦錫決定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後時刻,用自己親身實驗人被斬首後是否還能保持意識。於是拉瓦錫和劊子手約定,自己被斬首後會儘量眨眼睛,讓劊子手計數。

人被斬首後,還會有意識嗎?法國科學家做了實驗:眨了11下眼睛

據說,拉瓦錫在被斬首後,掉出來的腦袋一共眨了11下眼睛。

其實,不管這個傳說是真是假,人頭被切斷後,的確能殘留下一些短暫的生理反應。對於眨眼睛、張嘴巴這些死後也出現的現象,有人認為不過是神經受刺激的反應。

也有人認為,人被斬首後,的確存在殘留意識的可能性。但是這兩種說法至今都無法得到科學的確切證明,只是種猜測罷了。

人被斬首後,還會有意識嗎?法國科學家做了實驗:眨了11下眼睛

而人們流傳著這個傳說,也證明了民眾對拉瓦錫對人類做出的偉大貢獻的認可。我們常說,科學無國界,但這不意味著科學真的跟政治可以脫離。

事實上,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是生活在一起集體中。拉瓦錫的悲慘下場自然有他個人的缺陷,但是最終害死他的確實一場場陰謀,這實在是可惜。

我們不能忘記像拉瓦錫這樣的偉大科學家,同時也要謹記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間萬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