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看过一部很火爆的外国动画短片《ALIKE》,这个短片获得过64个大奖。短片讲的是一对普通的父子,父亲是个上班族,儿子是小学生。

父亲按照自己的育儿理念,要求孩子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不允许孩子多看一眼街头拉小提琴的艺术家。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在父亲的教育之下,本来活泼可爱极富想象力的儿子,一天天褪去了特有的"橙色",变得跟大人一样沉闷。


父亲最终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正在剪掉儿子想象的翅膀,并及时做出了改变。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这个动画只有8分多钟,没有一句语言,整个短片用表情和颜色"说话"。


动画里的故事,是绝大多数现实家庭的再现,短片里父亲的育儿方式究竟是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还是"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呢?


《ALIKE》给出的答案是后者。


片名ALIKE,中文意思是"相似"。编剧找出了父子俩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点也暴露出儿童教育的弊端。


第一处相似:父亲的公文包和儿子的书包的重量


儿子的书包里装满课本,背上书包被压得一个趔趄,差点站不住。但儿子还是勉强接受,还对父亲挤出一个笑容。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父亲的公文包装满了工作,拎着公文包只能弯腰驼背,但是西装革履的父亲在出门后却昂首挺胸,强作轻松。


送儿子上学后,公文包的重量让父亲无法平衡,只能斜着身子走路。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现实中的孩子们,一样需要在小小年纪背上沉重的书包,孩子们无法反抗,只能默默承受。


成年人的世界更不轻松,哪位父母不是被工作和生活压弯了腰,失去了平衡呢?


如果说父母的压力无法避免,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责任。那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孩子的压力是谁给的呢?这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重对孩子真的好吗?


第二个相似之处:父亲机械的工作和孩子枯燥的学习


短片中的父亲是个外表光鲜的白领,其实职位不高。每天大量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让他失去了创造力。所以父亲在上班时,就会从蓝色变成没有生机的灰色。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儿子在学校被老师要求,必须依葫芦画瓢地学习。当孩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业被老师和父亲一次一次地否定,孩子只能改变自己,开始循规蹈矩地学习。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孩子终于写出了初具雏形的"ABCD",但是他却不再快乐,慢慢失去色彩。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学写字、算数、学英语......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于是开始超前学习。


这种所谓的提前起跑,能让孩子赢得最终的胜利吗?


学习贯穿整个人生,所谓的提前起跑,或许能让孩子短暂领先,但是对于整个人生来说,这种暂时领先是微不足道的。


孩子在年幼时期,脑细胞特别活跃,思维没有固定模式的影响,是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


为了这暂时的领先,让孩子失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是愚蠢的做法。


第三个相似:父子倆相似的人生

父亲是儿子将来,儿子是父亲的过往。每一位古板的父亲都曾经是天真的孩童,绝大多数烂漫的孩子都将变成跟父母一样乏味的成年人。


短片里的父亲,也是个有色彩的青年。在办公室里,唯独孩子的父亲是有颜色的,蓝色的皮肤,蓝色的衬衫,配上橙色的领带。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一旦开始工作就会磨灭掉父亲仅剩的色彩,变成千篇一律的灰色。


孩子原本是灿烂的橙色,代表着令人炫目的活力,但最终会在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下慢慢褪色,变成跟能年人一样的灰色。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现实中,很多孩子走着跟父亲相似的到道路,过着跟父母相似的人生。


这看似最合理的生活,对于有天赋的孩子来说,其实是最大的摧残


街心公园里,橙色大树下拉小提琴的青年,他代表着梦想。梦想是美好的,所以这个青年一直都是彩色的。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然而青年虽坚持了许久,最终还是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结局,他或许放弃了梦想,或许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追梦。


成年人更懂现实的残酷,知道

理想是奢侈的。坚持梦想的人,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如果始终得不到认可,甚至连最正常的生活都无法维持。


所以当孩子表现出对小提琴的兴趣时,父亲坚决制止了,将重重的书包摆在孩子眼前,告诉孩子,你只能选择好好读书。

动画《ALIKE》火爆外网,荣获64个大奖,这些道理家长要知道

在父母看来,梦想是虚幻的,还不如现实些,好好读书,考个名牌大学,找份好工作,安安稳稳比什么都强。


父母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走上他们规划好的道路,认为这样才会少走弯路。


诚然,绝大多数人都会走上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养育下一代的人生道路。但每个人的人生道路还是会有些许不同,正是这小小的不同,让我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可能。


作为父母,不能过早地剥夺孩子梦想的权利,强迫让他们早早踏入设定的轨道之中。


更不要着急剪掉他们的"翅膀",飞起来可能会跌得很惨,但唯有飞翔才能遇见更美丽的景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