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伊利未來潛在的增長點

(本文由公眾號散戶特訓營《baguazhanfa66》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伊利未來潛在的增長點


我覺得伊利的好日子還在後面:一是因為未來中國乳製品行業的增長主要依託縣城和鄉村,而伊利有絕對的渠道優勢;二是伊利能橫向拓展的領域也很大。


一個是中國乳品行業未來增長的部分來自量而不是價,而有渠道優勢的伊利將贏得先機。實際上,伊利在常溫奶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逐年穩步提升就是一個證據。第二個還是和渠道有關,就是伊利有機會開拓可以和常溫奶共享渠道的常溫飲料市場。


首先,大家要做知道中國的牛奶已經不便宜了,所以未來增長主要靠量。當然,這不意味著產品的差異化創新不重要,實際上消費品行業的三個重要競爭要素:渠道、品牌和單品中,單品往往是短期勝負手。


中國的牛奶價格,以伊利純牛奶為例,終端零售價差不多1.7美元/L,比日本明治Oishii牛乳的價格低8%,而金典純牛奶的價格比日本明治 Oishii牛乳價格高54%!這說明牛奶價格已經很高了,因為日本的人均收入比我們高很多。從消費支出比例也可以看到,2017年中國消費者人均牛奶消費支出在全年消費總支出中佔比為1.89%,日本是0.46% !


因此,我的第一個判斷是中國乳品價格已經不便宜了,未來的增長主要靠量。量來自哪裡?來自那些還怎麼喝奶的區域:低線城市和鄉村。根據乳製品工業協會的統計,2018年中國人均飲乳量是36 升/人,其中城鎮人口飲乳量達到50升/人,但是農村人口的飲乳量只有15 升/人!所以,這是真正看得到的空間。這個數據和圖來自華泰證券的研究報告。


伊利未來潛在的增長點


這時,得渠道者才能享有近水樓之利。伊利有超過500萬個終端網點,接近90%的縣城、85%的鄉鎮、70%的村都有覆蓋。這是驚人的成就,是他們從07年開始渠道下沉的結果,而且網點規模還在增加。渠道奠定了伊利在常溫奶領域的優勢地位,從華創證券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四年伊利常溫奶的市場佔有率在穩步提升。(圖表來自華創證券食品飲料研究報告)


伊利未來潛在的增長點


面對這種局面,蒙牛不得不尋找自己的差異化。於是在低溫奶領域找到自己的相對優勢。低溫奶對奶源、物流等要求都高很多,生意模式也更重。另外因為伊利佔據了渠道優勢,蒙牛必須在營銷方面投入更多才能找到平衡(實際上從從06年至今伊利銷售費用的複合增長率是16%,蒙牛是19%),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它們真正的淨利潤率相差挺多的。

伊利未來潛在的增長點


再次,我們看到渠道、品牌和單品全方面競爭下伊利越來越輕鬆。


第二大塊就是伊利未來的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常溫飲料市場。伊利有超過 500萬個終端銷售網點,他們有能力做出這種拓展。實際上,伊利已經在常溫乳酸菌飲料方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2011年均瑤推出常溫乳酸菌飲料“味動力”之後,伊利也隨之在2015年推出常溫乳酸菌飲料“暢意 100%”,市場份額從2015 年的6.1%上升到2017年的17.3%,成為行業第一。 這樣的例子未來應該會很多,常溫乳酸菌飲料、豆奶、功能飲料甚至包裝水都是非常大的市場,伊利可以依託渠道優勢能做的事情還很多。


實際上,從伊利2018年成立健康飲品事業部,很多目光敏銳的投資者就已經注意到這點了,所以資本市場也給了很高的估值。


基本上,伊利的好日子還在後面。如果說風險的話,主要是伊利管理層的執行力。當然,如果對這個不放心有的話,其實也不應該持有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