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最近這段時間,被“新冠君”這個“瘟神”鎖在屋裡,惶惶終日,不得安寧!近日西湖公園解封,四十多天沒有出過小區大門的我,最大的願望竟然是到“十里鋃鐺”去郎當上半天。

“十里鋃鐺”,其實就是山裡的步行道。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杭州之所以被稱作“天堂”,和西湖是分不開的;而西湖的美,和緊緊環繞著它的那些山,也是脫不了干係的。

西湖三面環山,一面瀕城。玉皇山、龍井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山美,名字也美!

山絕不算崔巍,也沒有巉巖峭壁,但與這湖放在一起,便是絕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山水輝映成趣,相得益彰!

山皆柔美秀麗,四季蔥蘢蒼翠,實在是增一寸太高,減一寸則太矮。“十里鋃鐺”,就是曾經的挑擔貨郎們在這些秀山裡抄近道時咂摸出來的一條路。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上到“十里鋃鐺”,有多條岔路,我選擇了離家最近的“雲棲竹徑”處。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雲棲竹徑” 位於五雲山南麓的雲棲塢, 在當地家喻戶曉。西湖的新八景或者是新十景究竟有些什麼,眾說云云,但不管你做何種歸類,“雲棲竹徑”總會囊括其裡。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雲棲竹徑”始於“三聚亭”。這是一座三開間的路亭,因處於梵村與雲棲、天竺合徑之處而得此名。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亭子面向梅靈南路。梅靈南路,是杭州最美的道路。雲棲竹徑、梅家塢、靈隱寺……——一個個頗有名氣的景點,像一塊塊碧綠的寶石,被串在這條平展展的道路上。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在這樣的季節,道路兩旁的楓香樹和梧桐樹的葉子早已脫落殆盡,只剩下蜿蜒虯曲的枝幹在半空中恣意地伸展著,但我依然能想象得到它們在夏日裡穹環於路面上空的樣子,彷佛還能看到那些秋日裡懸掛在樹上的萬紫千紅的葉子。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三聚亭”的對面,是路人皆知的“梅家塢”,滿山的龍井茶樹層層疊疊、郁郁青青。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由亭側右拐,便是竹徑入口。路旁的石碑上,陳雲同志題寫的“雲棲竹徑”四字遒勁有力。入口的兩側的兩隻神獸虎虎生威,叫人心生肅穆之感。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竹徑以青石板、鵝卵石和黛磚鋪就,——中間是青石板,兩邊鑲嵌著鵝卵石,二者之間又以黑磚相隔。當年,康熙皇帝曾四到雲棲,43年後,乾隆皇帝南巡至杭,又六到雲棲。古道上左右兩條黑磚線之間的這條青石板路,便是當初專供康熙、乾隆行走的“御道”。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向前移步,看到一個石頭的山門牌坊,眉稜上刻——“雲棲”, 門柱上鐫——“萬竿綠竹參天景,幾曲山溪不墜泉”。

過石坊,再向前時,方才看到售檢票亭。售票廳飛簷翹角,與公園其他景觀渾然一體。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有幾個工作人員前來詢問檢查,我趕緊出示了事先截屏保存在手機裡的綠色健康碼,他們連看都沒有看,立馬就笑了:那怎麼成呢?這健康碼可是實時的、動態的啊。我甚為窘迫,他們便又和善地笑了起來。

等到檢查門票,我又發現把市民卡落在了車上,她們於是耐心地指導我找到支付寶裡的公園年卡。看著他們在疫情面前不驚不慌、有條不紊的情形,我在心裡暗自佩服!

繼續沿“御道”前行。見路兩旁的竹林翠雲接天、遮雲蔽日。大雨剛過,又有微風襲來,春寒料峭。我冷得直打哆嗦,而眼前的這些修竹卻是頂天立地、泰然自若;葉葉生動、不板不凝,禁不住暗自讚歎!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望著眼前浩瀚的竹海,想想這世上的人們是多麼喜歡它們啊!明代書畫家黃鳳池說它清雅澹泊,有崇高堅勁之節,有虛懷若谷之心,視之為謙謙君子;宋代詩人蘇東坡說它有歲寒之心,在風欺雪壓之時尤見精神,他 “寧可食無肉”,也“不可居無竹”。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我想起李賀的哀怨——“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范成大的離愁——“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鄭板橋的憂心——“衙宅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一代偉人的譏諷——“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竹子,居然這樣地符合中國古人們的中庸思想,彷佛它是可以寄託任何情懷的!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我還想起板橋胸中的竹,夏昶畫筆下的竹,潑灑著娥皇和女英的血淚的竹,搖曳在絳珠仙子瀟湘館內的竹,我彷佛聽到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的小人兒兀自輕聲細語道:“我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的更覺幽靜。”尋思至此,心裡竟憑添了幾分憂鬱!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這樣走著、想著,便遇見了“洗心亭”。 亭裡十分清淨,亭前有一水池,清澈的山泉水從池中流過。入亭內,面池水坐片刻,憂傷煩悶竟滌盪殆盡,內心出奇地安寧起來,正應了亭子欄杆上的一句話——“客到洗心亭子坐,頓教塵慮一時湔。”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沿山塢向上走,越往上,竹徑越發縱深,道路兩旁的毛竹也越發修長茂密。行走於其間,恍如夢裡!——溪水潺潺,然不知來自何處;鳥鳴幽囀,卻不知發自何方。眼前只有一片墨綠色的海洋,和一條被竹林吞沒的小徑。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這樣在竹海中穿行著,不覺來到了兜雲亭。這座八柱三開間過路涼亭可真是非同小可,據說古時候,它能把雲給兜往了。在它的頂頭,常有五彩的祥雲徘徊棲息。這點我信,倒不是說這竹大林茂,能成妖成仙成佛;只是這樣竹多葉密、潮溼多雨的地方,又豈能不含水生雲、雲棲霧留呢?遇著乾淨的空氣、合適的氣象條件,出現五彩的雲也是不足為奇的!

我這時抬頭望去,見纏綿悱惻的雲霧氤氳瀰漫在茫茫竹叢中;細微的雨滴,從彎曲的竹梢上滾落下來,溻溼了蜿蜒的青石路徑。

在兜雲亭旁邊茂密的樹林中,有一方靜肅的小天地,這是蓮池大師的墓地。蓮池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首,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他自幼習儒學,32歲時忽然大悟,於是“世相一筆盡勾,專心事佛”。他於 1571年定居雲棲弘法,傳佈淨土信仰,對當時佛教的振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墓前石柱上,有張岱 《贈蓮池大師柱對》——“說法平臺,生公一語石一語。棲真斗室,老僧半間雲半間。”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兜雲亭東邊是皇竹亭,因康熙皇帝在這裡賜一株大竹名為“皇竹”而建此亭。亭旁一棵古楓香樹,有1030年的樹齡,老樹虯曲結節,姿態雄偉,是杭州最古老的楓香樹。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由此前行,路旁古樹漸多,名目繁富,楓香樹、七葉樹、豹皮樟、古苦櫧、糙葉樹……皆為150年以上樹齡,西湖古樹,大多雲集於此。四周竹子頂端的葉球,依樹枝半懸於空中,倒像是鳥兒們在老樹上造的鳥巢。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繼續向上,遇到迂迴點綴在竹徑兩邊的“回龍亭”、“遇雨亭”、密雲亭等諸亭之後,來到一豁然開朗處。 北宋乾德五年,吳越王為伏虎志逢禪師曾在此處建寺,名棲真寺。明代隆慶五年,寺廟毀於山洪暴發,名僧蓮池又重建,雲棲寺遂重振山門,復興成為湖上一大道場。清康熙、乾隆又多次遊歷此地。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那時的“雲棲竹徑”,叫“雲棲梵徑”,深山古寺,竹徑磬聲,仙得不可方物。每至中宵,梵唄之聲不絕於耳,朝魚、暮鼓,與天籟相應答,人們故云: “行久漸聞鐘磬聲,則雲棲寺在焉。”

隨著年久失修,雲棲寺逐漸頹圮坍塌,後人於是在舊址上建了新的建築物。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最後,我們來到海拔344.7米的五雲山頂,山頂平坦之處有一院落,這是“真際寺遺址”,現在裡面供奉著“十八路財神”。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因是疫情期間,院內一片闃靜,院門緊閉。倒是門前一棵1400多歲的老銀杏樹,四周熱熱鬧鬧地圍上了一大圈祈福的紅絲帶。那些絲帶密密匝匝、層層疊疊地掛在繩線上。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留意看了半晌,見絲帶上名字繁多,字體各異,祈福的名堂不一,有希望自己考上好高中的,有祝願家庭平安快樂的,有祈禱母親延年益壽的,有祝願子女變得優秀的……有一幀卻十分特別,說:“希望吳先生開很多店,然後認真養我。”讀後不知懷何種心情,只是啞然失笑。

“十里琅璫“話杭州(一)

倘要再往前走,便可到鋃鐺山;但見天色已晚,只好作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