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那個北大畢業後去賣豬肉的學生,現在怎麼樣了?

那個北大畢業後去賣豬肉的學生,現在怎麼樣了?

當年因為這個新聞,就聽身邊不少人調侃,念大學有什麼用,你看北大畢業生都去賣豬肉了。

而在2013年4月,這個北大畢業生名叫陸步軒的曾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他哽咽的說“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但事實是,你前半段的人生積累總會助長你後半段人生的發展。

這個逆思想潮流而上的北大高材生,天之驕子,沒有選擇體面儒雅的職業,而是選擇與自己形象學歷嚴重不符的賣豬肉行業。

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齡,陸步軒終於完成了人生的逆襲,曾經以給學校丟臉為口頭禪的豬肉大哥如今已身家過十億。

那個北大畢業後去賣豬肉的學生,現在怎麼樣了?

那麼這些年,陸步軒到底做了什麼,惹得眾人目瞪口呆?

事實上,他不但是北大和眾人眼中的嬌子,更是豬肉行業中的驕子。

從北大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廣州市委辦公廳。沒幾年,便辭職和他的師兄陳生決定聯手賣出北大水平豬肉,做符合高端豬肉需求的品牌豬肉。

他們養土豬,採用半開放式經營,讓豬自由活動,設音響給豬聽音樂。

此外,陸步軒憑著多年屠夫的經驗,和陳生合辦培訓職業屠夫的屠夫學校。

自編講義《豬肉營銷學》,親自授課,填補了屠夫專業學校和專業教材的空白。

2015年,兩人聯手打造的壹號土豬銷量超過10億,在國內成為響亮的土豬肉第一品牌。

他說:將賣豬肉做到極致,“應該也不算給母校丟人了”。

2016年,陸步軒趕上了互聯網的大潮,將壹號土豬成功登陸天貓,成為第一個“出欄”面向大眾消費者的互聯網+豬肉品牌。

如今陸步軒創辦的眼鏡豬肉店連鎖店也開至多家。

從陸步軒的人生經歷來看,雖然遭受過非議與坎坷波折,但皇天不負有心人,他還是為自己爭了一口氣,為母校挽回了光輝形象。

如今還有很大部分人認為念大學沒有什麼用,但事實上,正是因為你虛度了光陰或者是一種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才使得你有如此思想。

美國威廉·德雷謝維奇,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在耶魯大學擔任過10年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過5年研究生導師,在美國頂級名校中浸泡了24年的老教授,更是一名頗有影響力的文學評論家。

他在著作《優秀的綿羊》一書提到, 大學教育的真正使命是教給學生思考能力,幫助學生追尋自我和實現自我。

大學不僅僅是培養職業技能,更是對價值觀、信念、以及道德品質的累積培養。

而學生們的使命是要建立真正的自我意識,能享受成功的喜悅,也能承受失敗的痛苦。

通過思考、反思、內視,建立起思想和內心的交流通道,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個體。

創建真正的自我,創建屬於自己的生活,首先要找到方向。

就算畢業入職普通行業,比如成為一名公交司機,或者參加社會公益組織,又或者像陸步軒一樣從事賣豬肉看似不起眼的行業,

那個北大畢業後去賣豬肉的學生,現在怎麼樣了?

只要是自己的熱愛,堅持的做下去,依然可以過有意義的幸福的人生。

陸步軒的故事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勵志故事。

但我們要從中理解其真正的內涵與值得學習的經驗,才能讓未起步的或者正在路上的你堅持堅定的走下去。

要知道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這不只是好喝的雞湯,而是確確實實的至理名言。

在人生的這場馬拉松比賽中,堅守初心,堅持去做,相信你想要的就在下個路口的不遠處。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