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都是东亚黄种人,在很多运动项目上都有直接较量的日本和中国,马拉松硬实力孰强孰弱?罗列了中日男/女子及亚洲各种马拉松纪录(其中也包含了部分韩国数据),直面PK——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从2018年东京马拉松说起

2007年东京马拉松创办后一直为日本最受关注的比赛,日本本土高手也将东马视为最高竞技场,跑出过很多不俗成绩。

来看看2018年东京马拉松日本精英选手数据: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日本男子选手共计9人跑进2小时10分,这也打破了2003年福冈马拉松创下的6人纪录;

男子前十名的选手中有6名是日本选手,26岁的设乐悠太更是以2小时06分11秒拿下亚军,打破尘封16年的日本国家纪录,同时创造了全新的亚洲纪录。也收获1.09亿日元(约640万人民币)的奖金;

另一位日本选手,井上大仁也以2小时06分54秒的出色成绩(第五名)完成比赛;

女子前十名中有4人是日本选手,最快为吉富博子跑出的2小时30分15秒(第六名);

在东京马拉松前300名中,日本选手有141人

今年东京马拉松,中国选手中最快的是女子特邀选手张美霞,2小时33分02秒(第十名)。

对比同样是国家第一马拉松赛、也是首都马拉松的北京——2017年北京马拉松男子前20名中有10位中国选手,最好成绩是李子成的2小时17分36秒(第九名),3人跑进2小时25分,6人在2小时25分-2小时30之间;

北马女子前20中共12名中国选手,最好成绩是何引丽的2小时42分53秒(第五名),5人跑进2小时55分,3人在2小时55分-3小时整之间。

相比身为WMM马拉松大满贯之一的东京马拉松,北京马拉松相对吸引力要稍差一些,精英选手水平不如东京,中国国家队成员尤其男选手也不太跑北马。但整个职业精英档对比,北马与东马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亚洲马拉松历史纪录:日本霸榜,中国两女将曾经辉煌

创造全新的亚洲纪录后,日本人继续在亚洲纪录上霸榜。而中国曾经的两名女将,“东方神鹿”王军霞和孙英杰也创造过亚洲女子纪录: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中/日/韩东亚三国,马拉松最快成绩对比

既然亚洲马拉松历史纪录是日本一枝独秀、中国女子上榜的局面,顺带比较下中日两国的国家纪录对比(再拉上韩国一起)。

中国马拉松国家纪录是2007年青海选手任龙云在北京马拉松跑出的2小时08分15秒,当时他年仅20岁。这个纪录也已经过去11年了,并且中国迄今无人能跑进208大关。中国马拉松男子国家纪录相比日本2小时06分11秒、韩国2小时07分20秒要稍慢一些: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中国女子马拉松纪录是2003年孙英杰在北京马拉松上跑出的2小时19分39秒,一举创造了当时北马赛会、中国、亚洲三项历史第一

日本也是人才辈出。高桥尚子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2001年柏林马拉松以 2小时19分46秒刷新世界纪录、第一个打破220的女子。其后野口水木2004年雅典奥运会 冠军,2005年柏林马拉松以 2小时19分12秒 刷新亚洲纪录,至今霸榜;

韩国近年则成绩一直不佳,历史最快成绩是21年前权银珠在春川马拉松上创造。中国和韩国女子历史最快成绩相近,不过两国能跑进220的选手皆已经/即将退役。韩国女子无人跑进过225,成绩相差较多:

对比日本的国家纪录2小时06分11秒(男子)和2小时19秒12(女子),中日男子国家纪录差距较大,女子国家纪录比较接近——也都同样曾是亚洲纪录。韩国对比中日两国,男子纪录不错,女子纪录差强人意。

日韩两国此前都有归化东非长跑选手,寄望这些人可以代表国家争金夺银,同时保持在亚洲尤其是针对中亚国家归化选手的竞争力。

不过2017年2月初国际田联宣布禁止运动员随意更改国籍,收紧了归化政策,日韩两国在归化方面就稍有停滞了。

过去十年,中日马拉松谁更快?

只看过去十年(2008-2017年),日本在马拉松上每年的最好成绩,确实比我们领先很多: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近十年来,

日本每年最佳成绩皆突破210,而中国过去十年则很尴尬的无人跑进过210。并且,日本男子马拉松成绩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国相比并未见到明显的提升趋势;

女子成绩方面,最近五年日本开始拉开更大的差距,曾经辉煌过的中国女子马拉松目前也很难找出一个带头人来

中日两国国家纪录回顾

中日马拉松肉眼可见的成绩差距并非是一直以来都落后的,回顾两国的国家纪录,尤其是女子纪录,两国曾经相差并不远: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两国的男子国家纪录——

1957年,中国第一场马拉松赛事在安徽省举行。张亮友以2小时52分34秒6的成绩夺冠,也被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

此后30年间,中国马拉松纪录缩短至213,期间更是跑出了世界第十(1965年)和巴黎马拉松的季军(1980年),堪称辉煌;

1988-1997年,被称为“中国马拉松第一人”的胡刚军连刷三次国家纪录,更是成为国内首个突破210的选手,直至11年后国家纪录才被刷新。

日本方面,1987年日本选手児玉泰介在北京马拉松跑出2小时07分35秒,不仅从黑人军团手中夺下冠军,也创造了北马赛道纪录以及日本国家纪录,而这个赛道纪录直到27年后才被打破,日本国家纪录也是在14年后才被刷新;

到了1999年,日本迎来国家纪录刷新的小高潮。短短的三年变更2次,开始向着206关口迈进;

2018年东京马拉松,日本时隔16年之后将其国家纪录缩短5秒,而中国男子马拉松近10年来状态低迷未见破纪录的希望。

两国的女子国家纪录——

这张图数据有限,并无直接对比呈现。提一点,北京奥运会后的五年间,中日女子马拉松历年最快成绩曾比较相近各有领先,最近几年两国女将都很难说具备再次刷新国家纪录的实力,也尚未有高桥尚子、野口水木、王军霞等人的影响力,但中国的断层荒比日本要更严重一些。

只看奥运会马拉松,中日谁成绩更好些?

从东京马拉松说起,中日两国马拉松纪录大比拼

奥运会马拉松,中国男子选手跑出的最好名次都在25名开外,最快成绩为2016年董国建的2小时15分32秒(位列第29名)。最好排名则是北京奥运会邓海洋的25名(2小时16分17秒)。

日本男子马拉松跑出的最快成绩以及最好名次皆为1984年宗猛跑出的2小时10分55秒,第4名。

两国女子的奥运成绩耀眼不少——

中国女子马拉松跑出的最快成绩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朱晓琳的2小时24分48秒,最好名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春秀的第3名,也是中国唯一一枚奥运会马拉松奖牌

日本女子马拉松曾拿过2次奥运会冠军,分别是2000年高桥尚子的2小时23分14秒、2004年野口水木的2小时26分2秒。

因为2020东京奥运会的存在,加上近年马拉松热,中日两国在奥运马拉松上都有展望——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楠在2017年末举办的2017年田径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田径要在东京奥运会上力争两枚金牌的目标,并且在男子竞走、4×100米接力和马拉松等项目中“

绝对不能输日本”。

日本那边野心更大,日本媒体对奥运田径项目的夺金金牌项目的预测更加具体(如男子竞走、400米接力和马拉松等),日本田协的马拉松项目负责人瀬古利彦曾作出“马拉松项目必定拿下奖牌”的承诺。

在距离东京奥运会仅仅两年的情况下,中日两国的目标看起来都难度不小。

日本一直是跑步文化浓厚的国家,中国最近5年跑步和马拉松可以说是井喷式的增长,这份呈现的数据全部为国家队或职业精英选手层面的体现,并不能代表两国民间跑步的发展,但也可以看出一些,在论绝对成绩方面,中国马拉松距离日本的差距曾经不大,最近几年却有愈发拉大的趋势。

在马拉松彻底市场化前,中国的顶尖选手断层要比过去严重的多。


我们也采访了几位参加了今年东京马拉松的中国跑者,他们也是今年亚瑟士“东马追梦者”,完赛成绩在业余选手里属于比较不错的(男女皆跑进3小时30分以内),看看他们的意见:

Q:是否觉得中日跑者在实力上存在有明显的实力差别,两国跑者最不一样在哪些方面?

Nina:实力上肯定还是有差距的。从专业运动员的水平来说,东马赛道上看到迎面而来的第一集团有7、8个日本选手,大家也都知道最后209以内有6名日本选手;而第二集团目测有20名左右的日本本土选手,实力应该都在220以内,这是目前中国选手还远不能达到的水准。

从业余爱好者的水平来说,日本的跑马水平也很高,经常看到大叔们或者个子矮的女生,爬坡的时候嗖嗖嗖的就把我超了。三五个人的高水平跑者一起节奏跑训练非常常见。相比而言,国内似乎更多的是一群人浩浩荡荡休闲跑或者一个人自己配速跑训练,业余团体的专业化训练模式还是比较少。

储元丰:他们的女子选手(跑得快的那类)比我们要多出许多。不光是年纪轻的选手还有家庭主妇级别的,都好能跑。在国内赛事里这样女性真是少之又少。

王小花:跑东马时看到跟在300配速员后面的日本女子选手也特别多,日本男子和女子精英跑者都特别多。实力上我们确实有差别。我觉得日本跑步氛围和跑步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米高高高高高:从整体实力来说,当然日本高水平选手非常高,整体水平也比国内要高,但从最近几年参加国内比赛的感受是国内的整体水平正在提高,大概三年前3小时左右,完赛时基本可以在终点独享照片,最近两年,三小时队伍基本是从头到尾浩浩荡荡,到终点也是非常多人。

另外感受就是女子水平整体要比国内高很多,国内进三小时的女子选手基本都在几个或者十几个,但东马,比例非常高,我前面是按目标成绩255(最终306)来跑的,很多女子选手不断超越我。当然这跟我们起步晚有关,相信差距会越来越小。

潘晓俊:日本业余选手普遍比较强。我跟着300pacer(兔子)的时候,周围真的是一大群人。其中很多女性跑者。

日本选手比赛的时候不会举乱七八糟的团旗、不会推挤、倒是cosplay的人比较多。

Q:中日职业马拉松选手目前存在差距,你觉得中国是否还有机会赶超日本?

Nina:现在国内的跑步氛围和条件都在改善,还是有希望的吧。

潘晓俊:国内还是刚起步阶段,日本的体系已经很完整了。难度很大。

储元丰:短期内不太能追赶上。我们人口数量基数大,出好苗子的概率也会多,在年轻选手上多花些时间和功夫,相信再过个几年还是能追赶上他们的。

Q:中日是否有对东非黑人选手发起挑战的实力?

Nina:短期内很难,毕竟黑人选手的身体素质放在那。

潘晓俊:最近几场大赛日本和美国选手都有了和非洲跑者一较高下的实力,差距在慢慢缩小。将来还是有很大机会战胜非洲选手的。

储元丰:黑人选手在马拉松项目上不再会是一手遮天的情景,设乐悠太都扬言在9月柏林马拉松赛上挑战世界纪录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