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南寧借力珠三角創新技術資源,做實“南寧渠道”

南寧新通道:粵企入邕,走向東盟

載滿玻璃瓶子的大貨車徐徐駛出南寧粵玻實業有限公司廠區大門。“這些瓶子將運回到廣東,出現在廣東人的廚房裡、餐桌上。”南寧粵玻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君說。

南宁借力珠三角创新技术资源,做实“南宁渠道”

南寧粵玻實業有限公司位於南寧市(簡稱“邕”)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而其總部粵玻集團,則在4小時高鐵車程距離外的佛山。

自2014年底南廣高鐵開通運營以來,南寧的“粵”字頭企業不斷增加,源正汽車、海王集團、深圳魯粵盛科技、四通電子科技等一批粵企來邕投資。

南宁借力珠三角创新技术资源,做实“南宁渠道”

從“東進”粵港澳,到“上行”提升內力,再到“南下”連結東盟,南寧正在發揮自身在粵桂黔高鐵經濟帶中的功能優勢,做實“南寧渠道”,打開發展的新通道。南寧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志剛說,作為北部灣區核心城市,南寧積極推動向東開放發展,以期引領廣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招商“東進”

企業從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北部灣

“我們每年運回廣東的瓶子,一年大概有5億個。”在梁君看來,東盟市場的開拓潛力大,企業在廣西設廠更多是出於企業長遠發展的考慮。

在南寧當地觀察發現,與粵玻一樣懷有相同想法的廣東企業並不在少數。單是在粵玻所在的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裡,便有珠江啤酒、津威乳酸菌飲料等廣東企業的身影。

南宁借力珠三角创新技术资源,做实“南宁渠道”

“這是我們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小分隊’到珠三角去招商的結果。”南寧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志剛說。從粵港澳大灣區到北部灣,依託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的快速連接,產業合作撬動更深層次的要素對接,正在推動先進的產業項目、技術、人才向南寧匯聚。

梁君介紹,在南寧的工廠,不論是技術還是廠房,都是集團內最好的。“我們的技術不會落後,廣東一有新技術,我們馬上跟進。”

南寧工信委向調研組提供了這樣一份招商“成績單”:近年來,南寧從廣東引進了源正汽車、海王集團、研祥集團、佳微電子、美鵬機械設備、深圳魯粵盛科技、四通電子科技、科利亞現代農業裝備等一批先進產業企業,逐步推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產業從“填空”到集群發展。

南宁借力珠三角创新技术资源,做实“南宁渠道”

其中,來自珠海的南寧源正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全鋁車身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2015年至今,已實現批量化生產,實現了“南寧公交南寧造”。

“向東向東再向東”,這是在南寧調研時聽到最多的話。如今,南寧“向東”,粵企“入邕”,效應的疊加正催動兩廣城市創新要素,沿著南廣高鐵疾馳飛奔。

產品“上行”

貴州高原菜打開新市場

從去年開始,南寧有約20個高檔小區的小超市裡,賣起了貴州產的高原菜。這些高原菜曾經的主要目的地是香港。把主要供港的高品質菜送到南寧餐桌上的,是一家名叫“農夫的菜”的南寧電商企業。

南寧市商務局市場建設科科長潘賢新介紹說,貴州高原菜原本已擁有6000畝種植面積,而農夫的菜給它們帶來了新的市場,目前,貴州正準備繼續擴大高原菜生產規模。

除了電商“走出去”,還把農產品順著高鐵線運回來。在南寧市內,電商與涉農產業也在以更緊密的方式加速融合。

南宁借力珠三角创新技术资源,做实“南宁渠道”

“我們養殖的新鮮河魚,有一些是通過電商出售的。客戶在平臺上下單,我們就把河魚裝進充氧包裡,再通過物流運輸送上門。”在南寧上林縣的覃排村一戶魚莊裡,魚莊的員工指著幾個充氧包裝盒介紹道。

同在上林縣,陸永村第一書記廖國雄也在忙活產品“上行”的事,希望能夠推動電商企業與村裡的合作社合作,把村裡的富硒大米,賣到村外面,並藉助電商帶來的信息與數據,倒逼陸永建立大米的可追溯體系。

上述種種,均是南寧市電商下村莊,農產品“上行”的一個個縮影。

南寧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副調研員、鄉村辦常務副主任寧光榮說,為推進產業富民,南寧市正積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推廣“電商+產業”模式,打造農產品“上行”平臺。

依託各電子商務運營商,南寧市正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立完善村屯快遞接收站,將城市物流服務延伸到鄉村,打造“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商貿流通體系。

全面“南下”

面向東盟做實“南寧渠道”

“電商不僅僅為了讓農村的產品‘走出去’”,南寧市商務局市場建設科科長潘賢新說,發展電商,是為了幫助解決農戶種養供給與市場需求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信息化推動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與智慧化,農產品供應鏈創新發展。最終目的則是搭建向南物流平臺,做實中國—東盟信息港,疏通南寧打通東盟的通道。

隨著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沿線城市互動的愈趨緊密,“向東”尋求供應鏈合作成為了南寧的選擇。

南宁借力珠三角创新技术资源,做实“南宁渠道”

潘賢新表示,現在南寧十分希望與廣東的供應鏈企業合作,通過引進數據與信息,指導產品生產,提升產品的標準化與品質化。“我們不僅希望廣東企業來南寧,也希望南寧的好產品能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潘賢新說。

這只是南寧計劃未來更好融入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的“一小步”。

在調研時,如何藉助“南寧渠道”的影響力,推動南寧深化與粵港澳合作,是不少政府部門正在思考的焦點問題。自2004年起中國—東盟博覽會每年在南寧舉辦,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達成《南寧共識》《南寧倡議》等多項共識,形成多個合作機制,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客商、政府與商界、雙方政府高層之間搭建了經貿合作、交流溝通、會晤磋商的“南寧渠道”。

南宁借力珠三角创新技术资源,做实“南宁渠道”

當前,南寧正在以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為依託,積極推動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加快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南寧綜合保稅區、南寧空港經濟區建設,打造面向東盟、聯動西南中南對內對外開放合作平臺,為粵桂黔高鐵沿線城市產業合作和走向東盟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南寧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志剛表示,南寧將推動“南寧渠道”升級,更好地融入粵桂黔高鐵經濟帶。

● 南方日報記者 袁紀琦 何帆燕 龔晶

主編:蔣長安、高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