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聚力監督執紀 護航脫貧攻堅

四川新聞網瀘州6月25日訊(敘永紀委宣)按照省、市關於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要求,敘永縣將2018年作為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堅持力度不減、尺度不松、節奏不變,嚴肅查處發生在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建成烏蒙山精準脫貧示範縣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擰緊責任螺絲 吹響專項治理集結號

壓實責任,整體聯動“一盤棋”。縣委高度重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制定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其他相關縣領導任副組長,縣委辦等主責部門和23個扶貧專項牽頭單位為成員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組建專班,制定專項治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建立縣、鄉(鎮)兩級黨組織書記分級負責的責任落實機制,將專項治理工作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

宣教先行,打好治理“攻心戰”。利用LED滾動播放公益宣傳廣告2.4萬餘次,書寫、懸掛橫幅標語1000餘條,製作大型戶外廣告265幅,利用村村響、宣傳車等滾動播放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音頻資料5萬餘次,製作《以案釋紀》案例曝光系列海報發放到所有鄉鎮和村(社區),形成專項治理的濃厚氛圍。建立“當家人”微信群265個,制發“幹群連心卡”1.5萬餘張,暢通群眾訴求反映和監督渠道,形成“紀檢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一體化模式。對今年查處的,違紀行為發生在2016年1月1日後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通報2期11件13人,在“廉潔敘永”公眾號、電視臺等曝光典型案件5件8人,印發專項治理工作簡報10期。

找準攻堅戰術 助推問題線索大起底

瞄準靶心,問題排查“再發力”。以扶貧領域責任落實、政策落地、到戶幫扶、項目推進、信訪治理等工作為重點,建立紀檢監察機關與巡察、扶貧、財政、審計聯合的線索排查收集機制,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進行專項登記、臺賬管理、集中處置,每週分析研判,每月集中彙總。暢通“網、電、信、訪”舉報渠道;在各鄉鎮和23個扶貧專項牽頭部門設立信訪反映點、公佈舉報電話、專人值守,及時受理群眾訴求。2018年以來,全縣共收集排查出有效問題線索191條。

精準篩查,數據分析“深挖掘”。建立大數據分析制度,由縣紀委監委牽頭,抽調案件管理、紀檢監察、財政審計、計算機技術人員,組成大數據工作組,對全縣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進行收集、整理、比對、研判和處置。2018年以來,大數據工作組通過提取縣扶貧移民局、人社局、財政局、住建局、教育局、林業局、農業局等7個部門在編事業人員信息、養老金待遇發放記錄、公職人員工資發放明細、享受廉租房人員名單、公益林生態補助發放清單、村社幹部花名冊等相關數據共計40.1萬餘條,共發現存疑數據913條,可疑線索51條,現已轉初核36件,立案8件。

點面結合,精準巡訪“治蠅貪”。成立精準巡訪領導組和3個巡訪小組,通過入戶走訪、電話核實對扶貧資金落實情況開展“點對點”“背靠背”精準巡訪,對今年預脫貧的30個村,做到巡訪全覆蓋,對全縣25個鄉鎮隨機抽選一個重點村開展巡訪,做到鄉鎮全覆蓋。2018年以來,巡訪小組已對8個鄉鎮,10個村,72個社的510戶扶貧資金受益群眾開展了巡訪,收集問題線索48條。

堅持問題導向 推進監督問責常態化

整合力量,縱向監督“大體檢”。由縣脫貧辦牽頭,抽調各專項牽頭部門的業務骨幹,組建3個縱向監督檢查組,採取明查暗訪、查閱資料、入戶走訪、現場查看等方式,對專項牽頭部門和鄉鎮、村(社區)在實施扶貧專項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監督檢查。

直面問題,專項督查“硬碰硬”。由縣督查辦牽頭,抽調縣委辦、縣紀委監委、縣委政法委、縣委組織部、縣政府督查室、縣治理辦人員,組建5個督查組,採取“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定路線、直奔單位”的形式,以暗訪為主開展“焦點訪談”式督查,先到窗口單位、基層一線查真相、找問題,再到有關部門(單位)採取查看資料、個別談話、走訪瞭解等,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履行脫貧攻堅工作職責等情況,開展監督檢查。2018年以來,共督查鄉鎮部門42個49次,發現、通報並督促整改問題43個。

鐵拳執紀,專項治理“動真格”。完善“領導聯片、單位聯動、案件聯查、雙向承諾、帶卷審查、提級辦理”六項機制,劃定五個辦案協作區,調整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乾分工,完善反腐敗協調領導機構,加強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查辦力度,切實解決鄉鎮辦案末端力量薄弱的問題。2018年以來,共立案審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違紀案件79件,結案35件,處分3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