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作者|張家欣

歌手版“演員的誕生”、劇情版“我是歌手”……人們迫不及待給《幻樂之城》這檔“國內首檔音樂創演秀”貼上較為明晰的標籤,但並不妨礙節目本身仍令人一頭霧水,不知重點在哪。

儘管,早在播出之前,《幻樂之城》就因為是天后王菲的內地綜藝首秀+洪濤在《歌手》結束、離職傳聞後的首檔芒果臺節目而備受矚目。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但在觀眾審美、綜藝模式已經相對定型的今天,創新的窘境同樣困擾著綜藝老大芒果臺。創新的勇氣值得肯定,效果卻未必盡如人意。在上週播出的第二期中,何炅一上來自己先解圍:“有的時候把大家的預期值提得很高,也許是一件不自量力的事情。”顯然也是對不算上佳的市場表現的一種回應。

《幻樂之城》第一期52城收視0.841%,第二期52城收視漲到0.93%,依然被《中餐廳》壓制。網播量也無法登頂,被《明日之子2》、《中餐廳2》、《我家那小子》、《中國好聲音5》 等同期綜藝豔壓。對於總製作費3億、王菲內地綜藝首秀、芒果臺暑期黃金檔頂級音綜來說,這幾乎是“仆街”的收視成績。

當然,我們會看到,在豆瓣、在知乎、在微博,還有硬糖君的業內朋友們,都對這樣一檔充滿創新勇氣和製作難度的節目給予高度肯定,可以說是好評不斷了。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曲高和寡?這屆觀眾不行?但凡是做產品的人都知道,用戶永遠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只能是不懂觀眾的自己。《幻樂之城》暴露出最明顯的問題,其實相當普遍——創作者的自嗨。夢中人不是王菲,是沉浸在藝術創作烏托邦中的節目組。

粉絲的意義

不論在豆瓣還是知乎,盛讚《幻樂之城》的觀眾,普遍具有粉絲屬性。光是王菲在節目開頭實時演唱3分鐘的《夢中人》,就足以讓菲迷熱淚盈眶。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豆瓣7.2分的口碑成績和不低的打分人數,比節目收視成績要好看得多。這其中王菲可謂是最大功臣。留下“吹爆王菲女士”評論的觀眾,大都打了5星。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王菲是《幻樂之城》最棒的噱頭和開頭,是這檔節目的流量。她的角色是“體驗官”,兩期節目看下來,這個職位的主要功能就是給各位明星+導演組合出謀劃策,類似拍片時的製片人或監製角色?小輩們則乖乖受教。在第二期伊能靜和大張偉組合起衝突時,她適時給出建議,還讓#王菲懂大張偉#上了熱搜。

其餘時間,王菲就坐在臺下擦擦淚、點評幾句、接受粉絲對女兒的表白。讓硬糖君有種“在電視上看王菲看電視”的感覺。

沒有“善用王菲”,是對《幻樂之城》質疑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其實王菲本人就曾直言,參加《幻樂之城》的理由是:“因為輕鬆,因為不是比賽,也不當評委。”

王菲不是高冷,也不是沒有綜藝感,她需要的就是讓自己仍處於舒適區的舞臺。但一個女神級別的吃瓜群眾,是不是就能帶動整個節目?目前看來,王菲的收視號召力可能都要因《幻樂之城》而被價值重估。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幻樂之城》需要王菲鎮場子,需要她的粉絲效應來吸引來種子用戶。而每期節目的明星嘉賓,則構成了另一種粉絲狂歡。

節目定義的“音樂創演秀”,用導演梁翹柏的話說,是“音樂+電影+現場”。而在觀眾來看,就是“播了4個現場MV”。4場mv主角的粉絲,自然會覺得值回票價。

每期四組搭檔,每組8分鐘的表演時間,首播黃曉明打頭陣,以《獨木橋》表現霸道總裁人到四十的矛盾與救贖,還是他一直急於向大眾展示的自我證明。而易烊千璽的節目《對不起》,則從年輕人與老人的代溝,講到地球資源枯竭,有點跳。但四字弟弟的演唱功力,表現超出預期。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第一期評價最好的是任素汐的《時光機》,講的是自己與去世父親的回憶。話劇經驗豐富的任素汐,對這種現場表演駕輕就熟,極具感染力。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但這種個人光彩和粉絲效應,仍然無法掩蓋節目整體的無的放矢、缺少抓手。光靠粉絲撐不起《幻樂之城》這種體量級的綜藝,而路人追這個節目的理由,是什麼呢?

難度的意義

除了王菲,被節目組和業內反覆談論的,是《幻樂之城》的“難度”

但“難度”是自己手上的,“好看”才是觀眾需要的。否則,光是給自己加難度的意義何在?胸口碎大石未必比猛男秀胸肌好看,儘管前者的難度大得多。

用一句話描述《幻樂之城》,就是明星和導演搭檔,在攝影棚中實唱實演實拍,將其內容實時播放給觀眾看。可以將它看作有劇本的直播,也可以看作現場的電影。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但硬糖君其實一直不太明白,最近綜藝都執著於強調“一鏡到底”、“無剪輯”、“無NG”的意義究竟何在?以《幻樂之城》而言,故事性的不足導致節目MV感強,節奏感差,內容密度不高,並不適應當代觀眾“高潮迭起”的爽感追求。說真的,沒準後期精修下還能好看點。我要是熱衷看原生態,就直接看直播了呀。

而本該是核心的4場live,卻被“技術課”搶了風頭。何老師的科普貫穿全場:我們後面的景有3000平方米,我們的演員必須現場one take過,我們剪輯、走位、燈光全都是現場配合完成的,我們還有現場交響樂隊……

觀眾有義務給高製作難度喝彩嗎?那又和粉絲口中的“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有何區別。從時長上看,4組8分鐘的現場表演,只佔了節目的32分鐘。沒能用表演給觀眾留下印象,剩下的就是空話,這是第一期暴露的問題。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當然,值得肯定的是,《幻樂之城》第二期明顯針對市場反饋有所調整。比起“唱”,開始更注重“演”。第二期四個故事都有“虐”的部分,馬思純賈乃亮都泣不成聲,讓第二期的感染力集中爆發,也符合現在內容領域追求“情感共鳴”的大方向。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同樣是關注殘疾人,賈乃亮的《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明顯比第一期雷佳的《虹光》更能打動人。前者通過演繹啞巴外賣員來表現主題,後者則給觀眾貢獻了一場民歌串燒,有種穿越到春晚之感。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綜藝的意義

“劇情感”甚至“電影感”,是目前國內綜藝普遍追求的新境界,也有其產業創新的道理。但看到《幻樂之城》對“電影感”做出的新努力,硬糖君對這個概念都開始產生一定的懷疑——

說實話,有時選擇看綜藝,就是因為不想全神貫注的看啊,就是想和家人一起嗑瓜子閒磕牙順便看節目啊。要觀眾高度集中、像看電影的綜藝,是不是在跨界中失去了本身的關鍵意義呢?

導演安德勝強調,《幻樂之城》是“一檔電影似的原創綜藝節目”。電影感,但是不夠娛樂;有情緒感染力,但是情緒有些“喪”,這些都是挑戰傳統綜藝審美的地方。

節目想做的東西太多,結果一口吃成個胖子,看起來並不那麼順眼。不僅模式上提出“音樂+電影+現場”這種前無古人的做法,還想在節目中展現該模式的技術難度,就連後續的IP開發也考慮到了——節目將與實景旅遊結合,大興東旅遊世界將接收節目的全部場景供遊客參觀。

而這些在最根本的唱演沒能抓住觀眾心的時候,就會顯得很膩。第一期中,就連粉絲都被塞滿了屬性——她“喜歡雷佳,呼喚王菲,表達對竇靖童的愛”,名字呢,叫楊穎。這個粉絲的設定,可以說是凝聚了綜藝製作老油條們的智慧,於是妥妥上了熱搜。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幻樂之城》充滿著商業訴求和創新壓力,連觀眾都能感受到這種緊張感。但觀眾看綜藝,其實是來尋求放鬆的,哪怕你咯吱我笑呢,也是個樂呵。也就難怪第一期播出後收穫瞭如下評價: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沒有競演,沒有任務,這對綜藝來說是反套路。但綜藝節目套路了這麼多年,其實已足見其合理性,未必所有反套路都是成功創新。

《幻樂之城》第二期明顯有增加傳統綜藝套路。開頭增加了導演選明星的環節,明星們焦急地等待通知電話,還搞了一個神秘嘉賓,這是迴歸綜藝的懸念;伊能靜和大張偉在討論創意時爆發的矛盾,是我們熟悉的綜藝衝突。節目播出後果然有網友開懟伊能靜,她則髮長微博解釋了一通;而大張偉唱演之後,又是模仿鄭鈞又是模仿那英,及時插入了一大段笑點,就更加綜藝感滿滿了。

耗資3億的《幻樂之城》收視“撲街”,觀眾不愛看,理由只有一個

洪濤不斷強調“100%原創”。確實,《幻樂之城》的原創精神和創新努力都值得肯定。它有一點主創的自嗨,也有一點創新的野望。但目前來看,並未從式微的臺綜中成功突圍,不是輸在體量,而是輸在缺少用戶思維。

人到了一定程度,都會渴望自我表達。但從來只有“作者電影”,誰又見過“作者綜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