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善人精神在,善事業績存——憶普安橋建設者們的感人往事

普安橋,位於醴陵市西部均楚鎮李婆塘村穿境而過的小河上。這座紅色條石石拱橋建於1935年,距今已有76年了。橋長16米,寬4米,其中跨江8.6米,系採用半園形起拱(拱高4.3米),雙層紅色條石(厚達8公寸)和用桐油、石灰、麻絲、糯米飯四合一搗成漿泥糊狀溝縫拱砌而成。橋的規模勝於黃田村的高橋,70多年來,不知經過多少次的洪水沖洗,至今沒有進行過維修。由於前人在建造時嚴格堅持了工程質量,目前,橋的基腳、拱身、護橋兩岸上下的擋、撇水八字,都沒有變形,外形依然美觀,完好無損。1965年修通公路,橋雖未加固改造,汽車照常通行,它的承載能力仍達40噸以上。這座橋的建成,方便了當地幾代人的生活。

善人精神在,善事業績存——憶普安橋建設者們的感人往事

說起這座石拱橋,大家都不會忘記當年建設者的功勞。最近,我們訪問了幾位當地8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回憶說:“在當時那樣艱苦的條件下,資金靠捐款,技術靠土法,施工靠人力。當年4月開工,歷時半年多,建設者克服重重困難,才終於完工”。從他們口中,我們得知了許多有關建橋者的感人故事。

父子善舉修橋

穿境而過的小河上,為解決行人過河,在橋址上游100米處,原架有一座木橋,既矮又窄,兩邊無護欄,存在安全隱患。在哪個年代對木材還沒有防腐的辦法,橋的使用壽命短,維修和更新成本很高。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橋址上鋪裡聚居著趙氏一族人。其中有一趙氏父子為了給後人做好事、做善事,主動為首,發出倡儀,興建普安橋。父親趙道生,時年已過花甲,他為人本份,主持公道,在百姓中有崇高的威望,同時又會“出主意,想辦法“,在民間有“秀才”之稱;兒子趙清培,時年30出頭,正值壯年,在父親的影響下,樂於堅持正義,愛施善事。這年冬,父子決議建橋,他們帶頭捐款、捐物,僱請施工技術人員,籌備建橋材料,組織施工,為修建大橋竭盡所能。

善人精神在,善事業績存——憶普安橋建設者們的感人往事

建橋期間,資金嚴重短缺。據後來的立碑記載,建橋開工時,當地人捐款的有200餘人,共收到銀元700餘塊(含現幣3萬餘元),但遠不夠建橋開支。見此情況,趙氏父子毅然將自家的20擔谷田(約合3.3畝)出賣,所得賣田收入全部用來償還建橋所欠債務。此等義舉,令當地百姓感動不已,至今記憶猶新。

石匠不畏艱辛

石拱橋,石材便是建橋的主要材料。由於橋址所在地附近沒有石材可取,建橋所需石材均是從8公里外的宋家祠堂(今株洲縣洲坪鄉午家橋村)後背取來的。為了保證石材質量、規格,村裡僱請了本地有名的石匠龍起發(今均楚鎮趙公嶺村六家坡人),由他帶領10多位同行,承擔加工石材的任務。他們分成兩組,一組取石材坯子,另一組戰鬥在建橋現場,按拱砌要求,將石材坯子加工成長、寬、厚不同規格的條石。因當時沒有電,加工全靠手工。在這種情況下,石匠們硬是靠著一把錘子,一根7、8寸長的鋼釺,一錘一錘、一鑿一鑿地把石材加工完成。時值高溫季節,石匠們不知流下了多少辛勞的汗水,奮戰了4個多月,終於按質按量完成了建橋所需的830餘塊大小不同規格的石材加工任務,為及時拱砌提供了材料保證。當地人看到石匠們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很受感動地說:“石匠們辛苦了,我們都要為建橋出一把力”。

善人精神在,善事業績存——憶普安橋建設者們的感人往事

百姓樂於奉獻

趙氏父子的善事和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人,石匠們的苦幹實幹作風鼓舞了人,建橋期間湧現了很多的感人的故事。

石材坯子的運輸就體現了百姓的奉獻精神。因當時沒有公路,所需830多塊(每塊重約200斤以上)石材坯子,全靠人力搬運,百姓都自告奮勇地參加運坯子。工地上常常出現了父親推車(土車)兒子拉,丈夫推車妻子拉,哥哥推車弟弟拉的感人場面。

善人精神在,善事業績存——憶普安橋建設者們的感人往事

建橋所需木材、木板也是當地人主動捐出或從山上砍伐下來的。村民文大進為了捐樹建橋,上山砍樹腳受重傷,殘疾終生,但他毫無怨言。

清基、拱砌所需普工都是助工,村民們不計報酬義務勞動。就這樣,歷時半年多的時間,普安橋勝利建成了。

2009年7月,醴陵市文物局開展文物(交通)普查時,對普安橋的設計造型、施工質量給予了充分肯定。

現在普安橋仍然屹立在小河上,默默地為當地人生產、生活和發展服務。建橋中的那些感人事蹟也永遠銘刻在村民心中。

善人精神在,善事業績存——憶普安橋建設者們的感人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