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日前,中華老字號餐飲企業全聚德發佈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61億元,同比增長僅0.72%;淨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2.57%;2017年接待賓客804.07萬人次,同比上升4.35%;但人均消費和上座率均出現了2%到3%的下降。直觀的感覺就是烤鴨有點賣不動了。作為聞名全球的餐飲企業,全聚德也呈現出明顯下滑跡象,這足以引起全國餐飲行業的深思。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來臨,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也悄然的在發生變化,餐飲行業也需要把握好時代發展的脈搏,來尋求更新的發展機會,而首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對廣大用戶群的消費行為洞察,要對新經濟形勢下廣大用戶的消費習慣有更深入的理解認識,以做到更好地滿足需求。如今,隨著大數據的深入應用,通過多維度數據樣本解讀用戶消費行為特點,為餐飲行業的經營升級提供了參考依據。

3月28日,ofo小黃車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佈了《騎行大數據尋找城市熱點之標誌性餐飲篇》,通過對廣州茶點、昆明米線、成都火鍋、長沙小龍蝦和青島海鮮等標誌性特色餐飲場所的騎行大數據分析,顯示大眾對城市標誌性特色飲食消費的偏好,該報告為城市綜合商圈發展和餐飲品牌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

以廣州茶點為例,廣式早茶、下午茶、晚茶是廣東最火的餐飲業態這是眾所周知的。不過,用戶更喜歡早茶還是下午茶?哪些人群消費佔比最高?什麼時間客流最密集?不同年齡段消費者有哪些不同的偏好?這些數據估計現有人能回答出來。不過通過ofo小黃車出行大數據則可以讓這些細節問題清晰呈現。

ofo小黃車出行大數據顯示,在廣州用戶最愛的茶飲品牌中,網紅店“點都德”榮登榜首,“廣州酒家”緊隨其後排名第二,“表妹香港靚點餐廳”、“純再餐廳”、“稻香酒家”分別位居廣州茶點品牌的第三至第五名。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從大眾出行習慣來看,吃茶點並不侷限於早晨,“早茶”與“下午茶”都是深受寵愛的。尤其到了週末,17點-18點的“下午茶”出行訂單及出行偏好度明顯高於上午8點-9點的“早茶”。可以說,生活悠閒的廣州人在非工作日吃“下午茶”的喜好已經超越了“早茶”。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通過對廣州茶點愛好者的“人群畫像”顯示,80後、90後是廣式茶點的主力軍,分別佔比28.0%和39.4%,總體佔整個消費群體近70%。不過,雖然60前和60後用戶只佔整個消費年齡段的11.6%,但消費頻次高於80後和90後約40%,證明60年代群體對廣式茶點消費偏好更高。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此外,不同年齡段的用戶之間去廣州茶點的時間段也不同。數據顯示,60後、70後多偏愛吃“早茶”,10點-11點是他們吃茶點的高峰期;而90後多偏愛吃“晚茶”,晚上9點-11點是他們吃茶點的高峰期。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在這份報告中,對另一個“吃貨”聚集的城市成都也做出了詳細的數據解讀。成都不僅有美味的川菜,更有聞名海外的四川火鍋。在成都的四川火鍋品牌中,最受人們喜愛的品牌是“小龍飲老火鍋”,“大龍燚火鍋”位居第二,“蜀大俠火鍋”排名第三,“川西壩子”排名第四,“老碼頭火鍋”第五。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提到四川火鍋,人們首先會想到麻辣口味。但實際上,除了以麻辣以外,成都還有諸多口味以及新鮮花樣的火鍋,比如素食火鍋、泰式火鍋、牛蛙火鍋、魚火鍋等。根據ofo小黃車出行大數據顯示,“一葉一世界藏式素食火鍋”位居第一位,最受騎行者喜愛。“青檸記憶泰式火鍋”位居第二位,“首品澳門豆撈”、“味之絕美蛙魚頭”、“三隻耳火鍋”依次位列第三至第五位。雖然人氣略有差異,但足以證明各種口味火鍋在成都都有發展空間。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另外,成都人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火鍋,不過秋冬是吃火鍋旺季。報告顯示,10月、11月火鍋店的出行訂單量相較於4月份分別上漲了75%和94%;而且,吃火鍋的時間段多集中在中午,並持續到晚上8、9點。

做餐飲不研究好用戶習慣哪行?ofo“網紅餐廳”報告拿走不謝

行業專家表示,透過各城市標誌性餐飲的出行消費數據可以看出,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加快城市大眾生活出行節奏的同時,也更高效更緊密地連接了餐飲、休閒娛樂等消費場景,將這些行為數據分類提取出來,並進行針對性的總結分析,便可以精確的分析出廣大用戶的消費行為需求,可以助力城市餐飲、休閒娛樂的消費升級,提高整個產業的運營效率。

不難理解,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廣大消費者的餐飲消費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舉例來說,以前人們的餐飲消費多是食物需求、口味需求,如今則增加了諸如社交需求、辦公需求、文化消費、體驗消費等多種需求導向,並且對餐廳品質、營養搭配等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所謂細微知著點滴中,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只有把握住發展趨勢,緊隨時代潮流前端,更好地滿足新時代用戶需求,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