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聚美優品的陳歐淪落到微博賣貨?

“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當盛極一時的陳歐體爆紅全網的時候,因為廣告詞走心又共情,陳歐收穫了一大波的迷妹,微博粉絲一夜暴漲至154萬。估計陳歐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會跌的這麼快。曾是中國最年輕的富豪,卻3年輸掉89億,而今淪落到微博賣貨,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說起陳歐,就不得不說說他的聚美優品。2010年3月,聚美優品正式成立,陳歐擔任CEO;2011年,聚美優品用戶數量達到100萬,年銷售額超過5億;2013年聚美優品全年銷售突破60億美元,2014年,聚美優品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最高市值曾達56億多美元,聚美優品的發展之路暢通無阻。

聚美優品的陳歐淪落到微博賣貨?

那時候,京東還沒有上市,紅極一時的凡客誠品也還在股市外徘徊,可剛剛成立4年的聚美優品卻橫空出世,成了市場上的“黑馬”。可是,隨著陳歐漸漸淡出各大電視節目,聚美優品又被爆出股價暴跌、高管紛紛離職等醜聞,人們對陳歐的稱呼開始從“明星企業家”變成了“微博賣面膜的”。甚至還有人說他事業涼涼,已經淪為了“微商”。事實真的如此嗎?小編卻不這樣認為。

在我看來,陳歐在微博賣面膜,既顯示了他的不忘初心,也表明了他創業的態度,就像他的廣告詞說的那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陳歐公司業務發展的挺好的,所謂的在微博賣面膜,其實是一種運營微博的方式,陳歐的聚美優品本身就是美妝電商來的,他每天在微博裡分享、推薦面膜,難免給路人一股濃濃的微商代理感,但是對於他本人,以及聚美優品來說,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微博運營方式。

他的微博裡,與粉絲互動效果很好,立著時尚大叔的人設,給粉絲推薦美妝好物,送福利,粉絲也很開心。所以強調再強調,陳歐不是涼到要靠賣面膜為生,這只是美妝電商的一種運營方式。

這些年冒出來的風口,直播、共享經濟、短視頻、社區電商,別的企業個個都插一腳,陳歐也只入局了共享經濟,看上去很剋制,卻也錯失了一些紅利,連後起之秀小紅書的風頭都壓過了聚美。對比起來,陳歐的聚美優品已經從大眾視野中消失太久了。

開局大順的陳歐和他帶領的聚美,在這些日子裡,似乎走的艱難更勝以往,但這也的確是垂直髮展的瓶頸所在。為了從被淘寶、京東瓜分的電商市場夾縫求生,陳歐似乎帶領著聚美走上了曲線救國的道路。研究了聚美優品這幾年的動作後,發現陳歐的做法是,以聚美優品為基地平臺打造時尚科技王國。

發展影視娛樂行業投資拍攝電視劇《溫暖的弦》為聚美帶流量,投資寶寶樹並實現盈利,進軍共享充電寶行業,投資街電,還在做智能飲水器。投資了這麼多,雖然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陳歐的生意核心還是在獲取用戶。投資拍攝電視劇是為了吸引觀劇用戶,在劇中植入廣告,提升平臺同類產品搜索曝光率。投資寶寶樹,也是看中了寶寶樹面向的母嬰用戶群體。至於投資街電,做共享充電寶,則是看中了吸引年輕用戶的共享經濟。

聚美優品的陳歐淪落到微博賣貨?

陳歐的多元發展思維是好的,畢竟美妝電商這一垂直領域,被阿里、京東等電商大佬壓著無出頭之日,於是另闢蹊徑。相比小紅書的崛起,聚美現在還得靠用出售app開屏蹭明星熱度來博關注。

不過怎麼說,從成立到上市只花了4年時間的聚美,無疑已經相當成功了,比起如今還掙扎在上市道路上的許多企業,聚美早已贏在了起跑線上。曲線救國的陳歐在其他行業投資玩的風生水起,但對聚美本身來說,這到底是利是弊呢?尤其是在小紅書憑藉社區電商沉澱用戶,贊助創造101吸引大量關注,不斷獲得業內肯定的反襯下,陳歐和聚美,在路人眼裡則越來越被邊緣化。不過短短几年時間,聚美開始不斷被“售假”、“做空”等頻繁纏繞糾結,股價一跌再跌,曾經的創業明星陳歐和他的聚美逐漸沒落失去原有的輝煌。

要我說,這真是成也個人營銷,敗也個人營銷。初期的聚美的確沾了不少陳歐個人營銷的光,換句話說那時候陳歐是真的帶貨,但在風頭正盛的時候,陳歐未跟上時代和圍繞聚美優品優勢產業擴大產業鏈,過度的個人營銷,是他錯過了做大做強的最好時機。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陳歐最近一年來幾乎對媒體關上了對話的大門。他認為在公司瓶頸期,自己過多出現在舞臺中央給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關注度。

創業圈是個比娛樂圈更加瞬息萬變的場所,陳歐就像轉型期的偶像劇男主角,在實力派崛起的時代,陳歐的強勢流量期已經過去。現在,一位資深媒體人評述說,陳歐在遭遇挫折之後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加果敢一些。現在,陳歐正在尋求轉型,尋找新機會和新風口,他的舉動,也是在告訴大家:“陳歐不會賣一輩子化妝品。”

聚美優品的陳歐淪落到微博賣貨?


▼ 往期精彩文章TOP10回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