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解讀龍街之名:龍澤之鄉

解讀龍街之名:龍澤之鄉

《新編龍街村志》

解讀龍街之名:龍澤之鄉

解讀龍街之名:龍澤之鄉

龍街地圖

龍街,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古之有水的地方,就流傳著許多關於龍的傳說。龍街,也是如此,嘉麗澤主要源頭之水果馬河,就在龍街和普沙河交匯,腸子河水系並行不悖,如同三龍蜿蜒,河道彎彎,奔騰不息。古老的龍濟三孔橋,連接嵩明縣城交通的龍靜橋,上蓄下洩的水利河灣大閘,無不見證了龍街發達的水系。也就是說,龍街之名,因河道縱橫,自古就是龍澤之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龍街發達的水系,不僅孕育出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而且自古養殖業和水產業也十分發達,如龍街魚場,奶牛基地,魚鄉苑度假村,菱荷水鄉,黑土地農莊等,都是龍街不同時期的魚米之鄉的輝煌印跡。打開志書,感受到地肥水美、風光如畫,更加敬仰這裡的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其中獨特的花燈藝術,也是流傳深遠,積澱深厚。

龍街,地處嵩明壩區腹地,連接縣城和小街鎮的咽喉要道,在昔日嘉麗澤古海之濱,有“旱碼頭”之稱。很久之前,因民俗每逢屬狗、屬龍之日趕集,因此又叫狗街子。379年前,徐霞客從尋甸羊街冒雨入嵩明,來到龍街,稱這裡為狗街子,跨石袱木橋(今龍濟橋),過小倚伴,尋訪隱居在大倚伴的南京法師(法號金山),在龍街留下了遊聖徐霞客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