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一年生產出4000萬個鍋,他用40年時間,從小鐵匠逆襲成為廚具大王

一年生產出4000萬個鍋,他用40年時間,從小鐵匠逆襲成為廚具大王

這幾年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品牌的意識逐漸的提升,對於炊具品質要求也逐漸的提高,各種高新技術被廣泛運用於炊具製造,不粘鍋、無油煙鍋和電壓力鍋、電飯煲、電磁爐等新品不斷推出。國內高端產品市場容量較小,基本被國際知名品牌佔據;中高端市場被愛仕達、蘇泊爾等少數國內著名品牌佔據。其中在不粘炊具領域,國產品牌愛仕達絕對是實力擔當,產能不僅是全球領先,綜合競爭力也是居世界同行業前列。

公開的資料顯示,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愛仕達是一家以生產廚房炊具、廚房小家電以及機器人應用為主的企業,致力於不粘鍋、壓力鍋、硬質炊具、刀具、杯具等廚房用具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一年的營業收入超過30億。

愛仕達的創始叫陳合林,最初他只是個一窮二白的小鐵匠,四十年來憑藉著過人的膽識打造出全國最大的廚具生產基地,逆襲成為“中國廚具大王”。

一年生產出4000萬個鍋,他用40年時間,從小鐵匠逆襲成為廚具大王

上世紀50年代,陳合林出生於浙江溫嶺的小鎮上,在中專畢業後,他在鎮上找了一份工作給人當鐵匠學徒,工作兩年後的他學有所成,逐漸成為鎮上小有名氣的小鐵匠。離開師傅後他背上籮筐開始走街串巷,開始給人家補鍋,修理鐵器等。

聰明的陳合林後來索性自己來做製作生產,隨著生意就越做越大,他也從一副扁擔走街串巷,發展成擁有兩臺自動化衝床、15個徒弟的五金廠。在上世紀80年代末,31歲的他累計到人生第一桶金十萬元。

不過,真正讓陳合林的企業起飛的是不粘鍋。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有位朋友拿著一款國外不粘鍋給他看。當時這在國內是個新事物。經過市場調查後,得知國內還沒有人生產後,陳合林很快的嗅到商機,為了搶佔先機,他四處的打探消息,後來知道貴陽有個專家懂不沾黏的技術,他連夜坐車趕往,幾經周折之後打動了該領域的專家,拿到生產不粘鍋的技術。

回到老家後,陳合林立即建設了不粘鍋生產線,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內,他生產出了國內第一個不粘鍋,由於好用方便產品一經問世,立刻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年產值達三百多萬元。嚐到甜頭後信心大增,於是他將目光轉向高壓鍋領域,開始貼牌生產,經過一系列的設計和改進包裝,在國內率先推出了自家牌子的壓力鍋,打造出當時最好的壓力鍋,此外品牌還入駐家樂福、沃爾瑪等5家國際大牌連鎖超市,僅用半年時間,銷售量就突破千萬。

一年生產出4000萬個鍋,他用40年時間,從小鐵匠逆襲成為廚具大王

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後,便開始大力的擴展海外市場,目前集團下有六大製造基地、三家海外分公司及國內50多個銷售分公司,擁有專利78項,員工近萬人,產品銷往歐美等地,同時也積極拓展自主品牌銷售,努力把愛仕達打造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近幾年,公司計劃推進三四級市場產品線,通過大數據分析,根據不同市場不同需求建立新的產品開發機制,加快實施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升級,穩步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實現了由“傳統制造”向“智能製造”的轉型。

經過40幾年的發展,公司成為國內炊具領域的龍頭,年產超過4000萬套。對於企業的成功陳合林認為,“一個企業只有不斷的進行技術改造,開發產品,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企業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