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兰尖铁矿,这个我小时候就“如雷贯耳”的名字,却是我到如今也从未真正去过的地方。

虽然有幸远远看到过那被开采的如“工业梯田”般的矿山,但那“生硬而冰冷的遥远”总有一种拒人千里的清冷。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相比工业的冷漠,我还是更喜欢感受人文的“温暖”。于是决定走入最早的矿山生活区,去实地感受“搬运”矿山的那些人的生活。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公交1路的“小攀枝花”终点站正好位于兰尖铁矿一生活区(兰一区)和兰尖铁矿二生活区(兰二区)之间。从汽车站往密地桥方向下行,就来到了兰一生活区。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这里也是如今“攀枝花铁矿”机关所在地(2016年,攀钢矿业公司整合兰尖铁矿和朱家包包铁矿成立“攀枝花铁矿”)。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作为曾经“兰尖铁矿”的大本营(这个曾经鼎盛时期有过三千多人的“县团级单位”),这里应该配备的工作、生活设施基本齐全。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标配的办公楼、带主席台的露天活动场所、职工篮球场、卫生所(现在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生职工宿舍和临时住家职工楼,还有后来建立的职工活动中心。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当然,周边少不了的还有幼儿园和学校,以及菜市场。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在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这里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兰尖铁矿人和他们的后代就生活在其中。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相对曾经的朱矿,这里离瓜子坪还是很近的,所以,也能时不时去感受一下都市的“繁华”。

那时的瓜子坪,是冶金部攀枝花矿山公司(还没有和攀钢合并时的名称)机关所在地,在那个年代颇有些名气。

在东区,能与之呼应的也就只有大渡口了。其热闹和繁华,可想而知。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在如今家属区,到处贴着的不是那些令人生厌的“狗皮膏药”,而是各种“温馨”提示和问候,加之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让人走在其间很轻松。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和攀枝花许多老小区一样,这里老年人居多,没事聚在一起,互相开着玩笑,打牌娱乐、聊天,一派和谐景象。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过那些年代感很强的建筑,看到曾经熟悉的某些老物件,许多沉睡的记忆顷刻间被唤醒,同时伴随而来的是那过往时光的暖人心脾。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在小区里,居然看见了那个曾经在冶金部赫赫有名的设计院的“驻地”,那个曾经号称冶金部九大设计院之一的“冶金部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如今的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他从攀枝花矿山建设之初就一直陪伴着,立在这里的“不可移动物”,也体现着这份深深的矿山友谊。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这里有过往辉煌的历史见证,也有如今老一辈无可奈何的感慨:

“兰尖铁矿,当年几千人的大厂矿,如今就是个车间级别了”,“现在许多屋子都闲置了或是没几个人了,当初那人多了去了,热闹得很!”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在这里,还有一道很有特色的文化长廊相当“耀眼”。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不仅有介绍兰尖社区历史和现状的专栏,还有特别的“口号牌”,那些耳熟能详的充满革命热情的口号书写在其上。

“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那头去”、“三线建设 渡口很好”......

一下就能把你带入那个激情彭拜的年代。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这里生活着许多老一辈的“兰尖铁矿建设者”。他们退休后,仍情系矿山和社区,发挥特长献余热。

如今声名远播的“兰尖故事”微型博物馆里,就经常出现着他们志愿服务的身影。

说到这个博物馆,就在前不久,还作为“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分馆”被授牌。

这也算是对这些“老一代矿山人”的认可和褒扬吧。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出兰一区,经过一条铁路时,很“有幸”,被拦住了。因而得以看见运送矿石的火车缓缓经过,也近距离感受了一下工业生产。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铁路一端是原攀矿最早的学校,如今的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小学校教育集团小攀枝花外国语学校,曾经的“攀枝花小学”、“攀枝花中学”,再是后来校名不断变化的“兰尖铁矿学校”、“攀矿三中”、“攀钢十八中”、“攀枝花市二十七中小学”。

如今校园环境早已今非昔比了。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另一端是曾经的银江乡政府所在地(1998年银江乡机关从这里搬迁至倮果)。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经过铁路,再从一条高速公路的高架桥下穿过,就来到了兰二区。

这个就建在兰尖铁矿排土场坡脚前沿的小区,离矿山之近,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

这个更高山头的生活区,生活条件也相对差一点。不过随着防护林带的建立和宽阔的休闲活动场所修建,这里的生活条件也一定程度得到了改善。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但是,缺少年轻人的现实从空框的篮板还是可以看出。反正也没有年轻人玩,恢不恢复也就无所谓了。

开始我还以为是有机玻璃篮板,但如此透明又令我心生怀疑,走近一看,原来真的空得可以直接看到蓝天,没有一丝阻隔,哈哈哈哈。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这里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睦得令人羡慕。

也许正因为地理位置太偏,也没有多少不是兰尖铁矿的“外面人”来居住,邻里间极其熟悉。

路上女人之间时不时的打趣着“你家保安(男人)呢,怎么没有护送一下”。

还有些熟悉得连昨天和今天买的啥菜都清清楚楚,“你家昨天才吃了山药,今天又买,也太爱吃了嘛”。

这令我回想起小时候那邻里之间的“温情”。

那时,邻居家吃啥真的都一清二楚,小孩子还时不时串串“桌子”。多么美好的那些年,如今在这里又温习到,倍感亲切。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走在小区中,看见一栋闲置的宿舍和配套的食堂,一打听,说是叫“平峒宿舍”,我还纳闷,怎么起个这样特别的名字。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不过,很快我就懂了,就是在看到那个颇具年代感的“构筑物”时。

“攀枝花平峒”两旁那激荡的豪言壮语,“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再一次,激发我对那个奔腾年代的神往。一幕幕开山辟地,创造崭新世界的场景顿时浮现脑海。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站在小区边缘,远远看着那个耸立在矿山上的“碉堡”(当地居民这样称呼),心绪难平。

他在蓝天下格外挺拔,就像矗立在那儿,在对矿山宣战,也在誓表必定征服矿山的决心。

还有什么能够阻挡,矿山建设者锐意向上的攀登步伐。

此刻心中对矿山建设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走入矿山人的生活│行走在攀枝花原兰尖铁矿生活区

攀枝花的矿山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用他们的一生发扬光大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激励着我等后辈们人生路上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